華文網

開陽縣楠木渡鎮:收集民間傳統文化,打造“傳統文化街區”

近日,開陽縣楠木渡鎮班子領導、文化中心工作人員走進新鳳村金坪甘溪。在這裡,八位老人為遠方的客人唱頌《薅秧歌》《跳龍門》《花燈》等傳統民謠,說起了快板。

八人合抱之粗的參天櫸木,黃柳依然在,坐北朝南,面山而居,依山而建的立木建築古風猶存,飲小嘬酒,喝杯涼茶,吃包穀飯的淳樸民風略寫珍貴。但傳統文化和歷史傳承在代代相傳中慢慢被淡化,為保護傳統文化,打造楠木渡鎮“傳統文化街區”,9月15起,楠木渡鎮組織工作人員,

進村入戶開展民間傳統文化搜集與整理工作。

此次收集與整理的內容包括:民間文學:如民間神話、民間傳統、民間故事等;民間藝術:如民間戲劇、民間歌謠、工藝美術等;民俗禮儀:如生產民俗、生活民俗、節慶民俗等。主要對老人、鄉賢、老文化人進行重點採訪。採取搜集實物、整理文字、錄音、照相、攝像等方式一併進行,力爭客觀、真實、典型。

據瞭解,新鳳村金坪甘溪現居住123戶572人,80歲以上老人15個,老人們積極、樂觀、勤勞得以長壽,全寨分為上、中、下三個村民組。早在清朝末年,甘溪一帶就已盛行龍華燈,素有“九龍鬧新春”之說,即居住在附近的八家大戶人家備一條龍燈,所有的幫工常年自發集資一條龍燈,在當時的回龍寺(現甘溪水庫)舞龍賀歲,

後來演變為“龍燈、花燈”共賀新春。每逢春節,整個隊伍便從廟宇到農戶舉行游演和唱誦,在當地傳統的民間鑼鼓和伴奏下,德高望重的老藝人們便根據不同的場合,以古今結合,即興發揮的方式,分“參佛朝禮調、抒情調、相思調、調侃調、勸學調、採茶調”,結合時節時令,歷史典故,民間傳說等,唱出悠美動聽的花燈曲子。

農耕文化盛行在解放後“大集體”時代,當時的農業生產以生產隊、作業隊為主,

男女分工,搶公分、抓生產,並在田間地頭以民間鑼鼓的形式即興歌唱助興,內容多以催進度、笑懶惰為主。

據介紹,甘溪一帶將作為“傳統村落”將進行保存和打造。同時,結合楠木渡鎮茶山關、楠木渡、桃子台等三個古渡口等厚重的紅色經典,鎮功能變數名稱優小吃等歷史文化,今年春節期間,該鎮將組織鎮域傳統文化大遊演,為打造楠木渡鎮“傳統文化街區”奠定基礎。

來源/開陽縣楠木渡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