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約車全球結盟:滴滴易到分列兩大陣營

對於網約車平臺來說,全球化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怎麼要的問題。與先行者Uber一城一池的佈局全球化不同,國內網約車滴滴和易到在全球化的佈局中先行選擇了結盟的方式,

並且業已形成了全球網約車的兩大聯盟。

滴滴:“全球反Uber聯盟”

9月7日晚, 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出現在北京一家餐館,和他一起的還有東南亞的Grab、印度的Ola、歐非地區的Taxify,和中東北非的Careem這幾家網約車平臺的創始人。

餐桌上的各家打車軟體,因為滴滴的投資而形成一種聯盟關係,

有人把他們稱為“全球反Uber聯盟”。

滴滴自 2015 年與快的合併為「滴滴快的」之後,立即通過投資入股其他國家網約車巨頭的方式進行全球化投資佈局,從2015年5月到2017年8月,兩年時間裡,滴滴一共投資了 6 家海外汽車出行領域的公司,覆蓋了亞、歐、非、美四大洲。

這種投資入股的方式相對Uber一城一池的攻城掠地其實更高效,Uber要親自培養和訓練自己的將軍和士兵,而滴滴直接花錢聘請了一支支的雇傭軍,在全球化時不我待的形勢下,雇傭軍顯然要比自己一個個的培養和訓練更快,所付出的成本更小,所獲得的利益更大。

因為滴滴進軍海外市場的時候,全球主要國家都已經有了各自的網約車龍頭企業。如果滴滴採取跟Uber一樣的策略,

勢必處處都是血戰。鑒於Uber中國在中國客場作戰被滴滴並購的前車之鑒,滴滴在海外客場作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甚至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與其血拼雙輸,不如合作共贏。

因此滴滴採取了金錢開路、化敵為友的全球擴張策略。

易到:Splyt全球出行聯盟

易到2010年5月份創辦於北京,是國內網約車的鼻祖。

但一路走來,歷盡千辛萬苦,兩次浴火重生。

不過雖然道路曲折,

但方向始終向前。

這不,易到也不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分一杯羹。

9月份,易到與Splyt全球出行聯盟合作落地,正式打通這一國際出行聯盟平臺,這意味著易到與聯盟80餘國家的網約車市場建立對接,國內網約車首次實現跨境一站式無障礙叫車服務。

Splyt出行聯盟於2014年8月在倫敦成立,成員覆蓋全球80餘國家。包括中東的Careem,巴西的Wappa,法國的Taxis Bleus,比利時的Taxis Verts,波蘭的iTaxi等,多為各國互聯網出行領域獨角獸企業。

與Uber作為先行者必須親力親為不同,與滴滴背靠阿裡和騰訊財大氣粗因此可以金錢開路不同,對於易到的全球化來說,性價比最高的策略是共用資源,全球結盟。

對於實體經濟來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互換資源,各自仍然只有一個蘋果。

但對於互聯網經濟來說,你有100萬個用戶,10萬台車,我也有100萬個用戶,10萬台車,我們達成聯盟,共用資源,彼此就相當於有了200萬個用戶,20萬台車。

與滴滴的“全球反Uber聯盟”陣營中的網約車企業都是各自國家的獨角獸相比,易到參與的Splyt全球出行聯盟陣營的角色其實是稍遜一籌的。

但對易到他們來說,在國內競爭日漸蔓延成全球競爭的緊迫形勢下,結盟共贏成為大勢所趨,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易到這一步邁的難以比滴滴大,但顯然踩的很准。

聯盟:有且只能有兩個

戰國爭霸,有合縱聯盟,有連橫聯盟,沒有第三個聯盟。

一戰期間,有同盟國集團,有協約國集團,沒有第三個集團。

二戰期間,有軸心國集團,有反法西斯同盟國集團,沒有第三個集團。

冷戰時期,有華約組織,有北約組織,沒有第三個組織。

網約車行業,有“全球反Uber聯盟”,有Splyt全球出行聯盟,肯定不會再有第三個聯盟。

因為當兩大聯盟成立之後,主要的網約車企業都囊括其中了,剩餘的網約車企業要麼被兼併,要麼自己玩,根本無力再組織一個像樣的聯盟了。

網約車是共用經濟,網約車聯盟就是共用經濟的共用經濟。

Uber單打獨鬥的全球化正在收縮,目前已經退出了中國和俄羅斯市場。

而滴滴的“全球反Uber聯盟”和易到的Splyt全球出行聯盟正在揚帆出海,攻城掠地。

但對於互聯網經濟來說,你有100萬個用戶,10萬台車,我也有100萬個用戶,10萬台車,我們達成聯盟,共用資源,彼此就相當於有了200萬個用戶,20萬台車。

與滴滴的“全球反Uber聯盟”陣營中的網約車企業都是各自國家的獨角獸相比,易到參與的Splyt全球出行聯盟陣營的角色其實是稍遜一籌的。

但對易到他們來說,在國內競爭日漸蔓延成全球競爭的緊迫形勢下,結盟共贏成為大勢所趨,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易到這一步邁的難以比滴滴大,但顯然踩的很准。

聯盟:有且只能有兩個

戰國爭霸,有合縱聯盟,有連橫聯盟,沒有第三個聯盟。

一戰期間,有同盟國集團,有協約國集團,沒有第三個集團。

二戰期間,有軸心國集團,有反法西斯同盟國集團,沒有第三個集團。

冷戰時期,有華約組織,有北約組織,沒有第三個組織。

網約車行業,有“全球反Uber聯盟”,有Splyt全球出行聯盟,肯定不會再有第三個聯盟。

因為當兩大聯盟成立之後,主要的網約車企業都囊括其中了,剩餘的網約車企業要麼被兼併,要麼自己玩,根本無力再組織一個像樣的聯盟了。

網約車是共用經濟,網約車聯盟就是共用經濟的共用經濟。

Uber單打獨鬥的全球化正在收縮,目前已經退出了中國和俄羅斯市場。

而滴滴的“全球反Uber聯盟”和易到的Splyt全球出行聯盟正在揚帆出海,攻城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