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熱點聚焦」今日秋分!“春捂秋凍”怎麼捂怎麼凍,你知道嗎?

9月23日 星期六

4:01

農曆八月初四

秋分

秋分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當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為秋分點

“分”為“半”之意

按中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

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

平分了秋季

秋分秋分,晝夜平分

此時

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

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秋分也稱降分

過了秋分

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

氣候逐漸由熱轉涼

南方也開始入秋啦!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八月十五雨一場,

正月十五雪花揚。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

秋分見麥苗,寒露麥針倒。

勿過急,勿過遲,秋分種麥正適宜。

秋分麥粒圓溜溜,寒露麥粒一道溝。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麥。

秋分稻見黃,大風要提防。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葉落空。

一年辛勤盼個秋,棉花拾淨才說收。

秋分種,立冬蓋,來年清明吃菠菜。

梨行卸了梨,柿子紅了皮。

秋分過後,天氣漸冷!

秋分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

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

1. 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

2. 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

3. 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

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蟄蟲坯戶:

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巢穴中,並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防止寒氣侵入。

三候水始涸:

降雨量開始減少,天氣乾燥,河流湖泊中的水汽蒸發快,甚至很快乾枯。

品讀節氣

秋聲奪人

歐陽修有《秋聲賦》,“草拂之而色變,

木遭之而葉脫”,“聲在樹間”,描寫的是風中的肅殺之氣。更早時間,庾信有“樹樹秋聲、山山寒色”之句,聲也在樹間。木葉搖落時節,我以為最美的是秋水——所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光清淺、秋明空曠,此時那水讓天濾得淨透,任何色彩都恬靜地包容在他清瀲的微笑之中,杜甫因此而有詩“秋水為神玉為骨”。

我不喜歡秋風生哀、花落悲心,我喜歡那種清高與清銳中的秋聲浩蕩。

賈島有詩句“一點新螢報秋信”,意思說,秋天是隨螢火蟲而始。古人說螢火蟲是因腐草與竹根間本身的光感濕熱之氣變成,所以那漫天的忽明忽暗給人一種清嫋,也可謂清氣入肌。各種各樣的螽斯在這清嫋裡清舒、清晶、清亮、清越的鳴又組合成一種極強的生命力,反過來將那漫天本來陰氣氤氳的螢光裝飾得那樣壯麗。

現在,唱主角的成了蟋蟀。蟋蟀之鳴在一般意義上總是低沉的對即將逝去的無奈,但在我感覺中,它們也有那樣的激情奪人——午夜時分,從家裡的小木樓下到天井,那是一個清明月圓之夜,厚厚的月光如同凝脂。那時滿天井竟會是鳴聲沸騰,實在也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之感。那不是莊嚴,真正變成一種悲壯,那沸騰是在一個空間裡放大的那種曠野的感覺,月色涼階的淒清全部變成輝煌的耀亮。

這種耀亮凝滯成一種秋的告別。梧桐樹葉飄零,月色變淺,蟋蟀的鳴聲變成越來越痛苦疲憊的清虛悲咽應答,生物們有聲有色的一年也就又過去了。

節選自《四季小品》/朱偉 著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雲。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秋分習俗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由於月宮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的傳統。

豎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試驗。

吃秋菜

嶺南地區,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一種野莧菜。采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在南京,則流行吃“桂花鴨”,用普通的鹽水鴨,以桂花鹵入味。

品秋蟹

秋分時節,蟹肉肥美。螃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但螃蟹性寒,切勿大量食用。

節氣提示

秋分天氣

22日20時至23日20時,重慶北部、江南東北部降水增強。新疆北部、東北地區東部、青藏高原、西南地區大部、江漢中南部、江淮西部、江南東部、華南中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西藏東南部、重慶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大雨或暴雨(50~70毫米),內蒙古中部等地有4~6級風。

養生常識

胃部保暖,防止寒涼

秋分以後,氣候漸涼,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

飲食溫潤,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是涼燥,“燥令傷肺”,可適當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白蘿蔔、胡蘿蔔等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

進補有度,切勿過量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但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進補應分清虛實,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只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適量運動,輕鬆平緩

秋令時節,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季以養“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實在沒時間,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鐘,也大有裨益。

此外,可選擇一些寧心安神的娛樂活動,如書法、繪畫等,也可登高望遠,以開闊心胸,使內心豁達,從而安定神志。

秋季穿衣 要凍也要捂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過,這是相對而論的,是有條件的。

· 年輕人、身強力壯之人,添加衣物的時候可以晚點、強度都可以稍大些;

· 老年人、身體虛弱的人,特別是心腦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則要注意分寸,甚至要春捂秋也捂。

因為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會使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即使正常的秋凍,頭、肚臍、腳是要嚴加保護的。

入秋後外出的時候最好戴帽子,洗頭時用水要比平時熱一點,額頭上出汗水時不能見風。這是因為頭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部。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溫的人和易感風寒的人,尤其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肚臍

溫暖肚臍可以鼓舞體內陽氣,特別是一些脾胃虛弱,怕冷、易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還可以採取經常在肚臍熱敷的方法,驅寒助陽。

腳是人體各個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經的路程也最長,而腳又彙集了全身的諸多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足部寒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腳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但在我感覺中,它們也有那樣的激情奪人——午夜時分,從家裡的小木樓下到天井,那是一個清明月圓之夜,厚厚的月光如同凝脂。那時滿天井竟會是鳴聲沸騰,實在也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之感。那不是莊嚴,真正變成一種悲壯,那沸騰是在一個空間裡放大的那種曠野的感覺,月色涼階的淒清全部變成輝煌的耀亮。

這種耀亮凝滯成一種秋的告別。梧桐樹葉飄零,月色變淺,蟋蟀的鳴聲變成越來越痛苦疲憊的清虛悲咽應答,生物們有聲有色的一年也就又過去了。

節選自《四季小品》/朱偉 著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雲。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秋分習俗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由於月宮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的傳統。

豎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試驗。

吃秋菜

嶺南地區,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一種野莧菜。采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在南京,則流行吃“桂花鴨”,用普通的鹽水鴨,以桂花鹵入味。

品秋蟹

秋分時節,蟹肉肥美。螃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但螃蟹性寒,切勿大量食用。

節氣提示

秋分天氣

22日20時至23日20時,重慶北部、江南東北部降水增強。新疆北部、東北地區東部、青藏高原、西南地區大部、江漢中南部、江淮西部、江南東部、華南中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西藏東南部、重慶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大雨或暴雨(50~70毫米),內蒙古中部等地有4~6級風。

養生常識

胃部保暖,防止寒涼

秋分以後,氣候漸涼,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

飲食溫潤,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是涼燥,“燥令傷肺”,可適當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白蘿蔔、胡蘿蔔等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

進補有度,切勿過量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但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進補應分清虛實,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只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適量運動,輕鬆平緩

秋令時節,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季以養“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實在沒時間,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鐘,也大有裨益。

此外,可選擇一些寧心安神的娛樂活動,如書法、繪畫等,也可登高望遠,以開闊心胸,使內心豁達,從而安定神志。

秋季穿衣 要凍也要捂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過,這是相對而論的,是有條件的。

· 年輕人、身強力壯之人,添加衣物的時候可以晚點、強度都可以稍大些;

· 老年人、身體虛弱的人,特別是心腦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則要注意分寸,甚至要春捂秋也捂。

因為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會使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即使正常的秋凍,頭、肚臍、腳是要嚴加保護的。

入秋後外出的時候最好戴帽子,洗頭時用水要比平時熱一點,額頭上出汗水時不能見風。這是因為頭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部。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溫的人和易感風寒的人,尤其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肚臍

溫暖肚臍可以鼓舞體內陽氣,特別是一些脾胃虛弱,怕冷、易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還可以採取經常在肚臍熱敷的方法,驅寒助陽。

腳是人體各個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經的路程也最長,而腳又彙集了全身的諸多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足部寒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腳是個非常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