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交通事故中城市和農村的認定標準

交通事故案件中傷殘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往往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問題。

由於目前我國農村、城鎮賠償標準的巨大差異,出了交通事故,受害方如果是農村戶口,但是在城鎮居住和生活,到底是按農村標準賠償還是城鎮標準賠償呢?下面微法官帶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交通事故中的城鎮、農村標準問題。

法律依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經常居住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

(2005民一他字25號)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羅xx等五人與雲南xx交通運輸集團公司旅客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所涉法律理解及適用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覆如下: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應當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結合受害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等因素,確定適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的標準。

本案中,受害人唐順亮雖然為農村戶口,但在城市經商、居住,其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

法律解讀:

根據上文中的答覆可以看出如果受害人的戶口在農村,但發生交通事故時已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在計算賠償數額時按城鎮居民的標準對待。

這裡可是要求的居住和工作雙重標準奧。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你是學生或者是老人,沒有工作,當然這種情況下也不能工作,戶籍為農村,但是也長期在城鎮上學或者居住,那麼是按什麼標準計算傷殘賠償金呢?

微法官提醒:這種情況下,農村居民到城鎮、城市生活、學習,由於老人和學生特殊身份以至於其無法參加工作,這種情況下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居所地至起訴時已經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的規定,

可以按經常居住地的標準確定賠償。也就是說戶籍性質為農業戶,但在城鎮學習、生活、居住一年以上的,應當按照城鎮標準賠償。

如何提供城鎮標準的相關證據呢?

一、證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證據

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條)。

可以提供的證據主要有:

1、暫住證或者居住證,以及當地管轄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等;

2、街道、居委會、社區出具的證明等;

3、房屋權屬證書;

4、房屋出租人出具的證人證言,房屋租賃合同書,房租繳費收據等;

5、各種繳費證明,如取暖費、電費、水費、衛生費、物業費等等的繳費憑證;

6、其他如受害人同事、朋友的證人證言等;

二、證明主要收入來源地在城鎮的證據

可以提供的證據主要有:

1、用人單位出具的工作證明,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工資單,考勤記錄,職工花名冊,押金收據等;

2、向工商、稅務等行政管理機關繳納管理費的憑據;

3、工作單位的負責人、同事的證人證言;

4、交納“五險一金”的憑證和管理機關的檔案記錄等。

三、需要說明的是,在城市經商、居住的農村戶口的受害人,應當同時提交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的證據,二者不能或缺。

如取暖費、電費、水費、衛生費、物業費等等的繳費憑證;

6、其他如受害人同事、朋友的證人證言等;

二、證明主要收入來源地在城鎮的證據

可以提供的證據主要有:

1、用人單位出具的工作證明,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工資單,考勤記錄,職工花名冊,押金收據等;

2、向工商、稅務等行政管理機關繳納管理費的憑據;

3、工作單位的負責人、同事的證人證言;

4、交納“五險一金”的憑證和管理機關的檔案記錄等。

三、需要說明的是,在城市經商、居住的農村戶口的受害人,應當同時提交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的證據,二者不能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