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邢秉懿:一代王妃為何竟落得被俘流產的下場

北宋末年,朝局混亂,國基空虛,靖康之恥發生後,直接導致北宋王朝覆滅。北宋靖康年間,金軍攻破東京,除了燒殺搶掠之外,還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

當時康王趙構的妻子邢秉懿也在被俘之列,趙構出使金國,將妻小都留在其藩地府邸,不料靖康之難起,邢秉懿與趙構其他兩位側室田春羅、薑醉媚以及五個女兒皆被擄走,已有身孕的邢秉懿在長途顛簸的過程中,墜馬流產,遭受初為人母痛失骨肉的巨大打擊,悲痛欲絕,至金國後,又遭受屈辱。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

邢秉懿嫁于趙構的時候,趙構仍為康王,邢秉懿被封為嘉國夫人,而這位親王正室卻在亂世之中淪為民族抗爭的犧牲品,成為了唯一未正式入主朝堂的皇后。

靖康之恥後,趙構建立南宋政權,遷都至臨安,即位後,是為宋高宗。金人將其相關女眷包括生母韋賢妃、妻妾邢秉懿與薑醉媚,

以及其兩個女兒趙佛佑、趙神佑等,皆送入洗衣院,做為對宋高宗的羞辱。

趙構稱帝后,只想偏安一隅,無意收復故土,但在冊立皇后方面卻顯得非常積極。當時,嫡妻邢氏生死未卜,而潘妃卻懷孕在身,趙構便有意立潘妃為皇后。大臣呂好問極力勸諫,趙構最終遙立邢氏為皇后。趙構之所以這麼做,除了與結髮之妻邢氏感情較好,

關鍵在於他想在政治上迷惑南宋臣民。立邢氏為皇后,在當時應該說是力圖收復失地的一種進取姿態,一種積極表現,趙構此舉在於籠絡人心,安撫民意,以鞏固僥倖得來的皇位。

趙構將生母韋賢妃和嫡妻邢氏分別冊立為皇太后和皇后的消息,

應該在她們被押送到會寧之前傳到了金太宗耳朵裡。到達會甯後,金太宗為了羞辱趙構,令韋太后和邢皇后這兩位南宋王朝最尊貴的女人一同為他侍寢,二人不得不就範。次日,中原民族幾千年來最恥辱的場景——獻俘大典,在金國的太廟前上映。除了徽欽二帝二後稍有點尊嚴外,其他所有被俘人員一律“肉袒”,邢皇后也逃脫不了在異族男人眾目睽睽下袒胸露乳的厄運。

獻俘禮結束後,韋太后、邢皇后連同其他宮嬪、公主共三百多人一同被遣送到“浣衣院”。從字面看,浣衣院好像是洗衣服的機構,其實不然。從與邢氏同入浣衣院的朱風英、趙嬛嬛“並蒙幸禦”來看,浣衣院實際上是供金國皇帝消遣的場所,也就是皇帝專用妓院。邢皇后和柔福帝姬也曾被金太宗一起召去侍寢。當時,南宋與金正處於交戰狀態,金人將韋太后、邢皇后等人送入“浣衣院”,不能不說是對南宋皇帝趙構的惡意侮辱。

西元1127年十月,徽欽二帝決定把在金國的情況告訴趙構,讓他設法營救。為此,他們選中了忠於大宋且身份不顯眼的曹勳潛回南宋。臨行前,宋徽宗將一件親筆寫有“可便即真,速來救我”的背心交給曹勳,讓他轉告趙構早早解救父母兄弟。邢皇后不久前得知宋徽宗有意派人南下後,也將趙構當年送她的定情之物——金環交給宋欽宗,讓他設法轉交給趙構,以勾起趙構的相思之情。環,即還,邢皇后逃出苦海的期望不言而喻。

對邢皇后來說,這根本就是一個無望的期待。一旦迎回徽欽二帝,趙構的皇位也就隨之泡湯。在私利面前,貪戀帝位的趙構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即多次派人到金國打探,企圖用重金贖回邢氏。但是,金人知道邢皇后的尊貴地位,更將她居為奇貨。南宋草創之初,百業凋零,無力滿足金人的要求;再說,不管徽欽二帝,先贖髮妻邢氏,於理不通,趙構只好作罷。

這個破鏡重圓的美好願景最終化為泡影,邢秉懿皇后在遙遠的外族土地上香消玉損,最終仍為逃離成為王朝覆滅的犧牲品如此的結局。

而宋朝,中國婦女的節烈論,從“靖康之難”開始被宋代道學家所注重。因為北宋後宮嬪妃、宗室婦女全部被擄往北方為奴為娼。這個恥辱使道學家們捨棄了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的觀念,轉而大力提倡婦女舍生命保貞節。由於當時的環境,這種觀念也逐漸被士大夫們所接受。到了明清之際,女性殉節的貞節牌坊日益增多,在生存與貞節之間,女性們只能選擇後者。

不能不說是對南宋皇帝趙構的惡意侮辱。

西元1127年十月,徽欽二帝決定把在金國的情況告訴趙構,讓他設法營救。為此,他們選中了忠於大宋且身份不顯眼的曹勳潛回南宋。臨行前,宋徽宗將一件親筆寫有“可便即真,速來救我”的背心交給曹勳,讓他轉告趙構早早解救父母兄弟。邢皇后不久前得知宋徽宗有意派人南下後,也將趙構當年送她的定情之物——金環交給宋欽宗,讓他設法轉交給趙構,以勾起趙構的相思之情。環,即還,邢皇后逃出苦海的期望不言而喻。

對邢皇后來說,這根本就是一個無望的期待。一旦迎回徽欽二帝,趙構的皇位也就隨之泡湯。在私利面前,貪戀帝位的趙構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即多次派人到金國打探,企圖用重金贖回邢氏。但是,金人知道邢皇后的尊貴地位,更將她居為奇貨。南宋草創之初,百業凋零,無力滿足金人的要求;再說,不管徽欽二帝,先贖髮妻邢氏,於理不通,趙構只好作罷。

這個破鏡重圓的美好願景最終化為泡影,邢秉懿皇后在遙遠的外族土地上香消玉損,最終仍為逃離成為王朝覆滅的犧牲品如此的結局。

而宋朝,中國婦女的節烈論,從“靖康之難”開始被宋代道學家所注重。因為北宋後宮嬪妃、宗室婦女全部被擄往北方為奴為娼。這個恥辱使道學家們捨棄了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的觀念,轉而大力提倡婦女舍生命保貞節。由於當時的環境,這種觀念也逐漸被士大夫們所接受。到了明清之際,女性殉節的貞節牌坊日益增多,在生存與貞節之間,女性們只能選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