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所在地—山西代縣

原創 李永泉 西行

冬日下的雁門關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

據乾隆《代州志》載,代縣西周時屬並州,春秋期間為晉國土地,三國分晉後屬趙國。秦統一六國後,天下設立三十六郡,代縣屬太原郡。因地勢險要處於北方邊陲以及雁門關而名聞天下。

代縣名勝

雁門關

位於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

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甯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雁門關附近現在仍有許多的遺址,雁門關古道全長20公里,來了這裡才知道這裡才是真正頗有一種邊塞的雄渾氣勢,站在雁門關上真有一夫當關的感覺,感覺非常的豪邁,在關口的時候看到這些歷史的痕跡,感覺很震撼,仿佛回到了千年以前的古戰場。

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大破匈奴十余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

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據清乾隆《甯武府志》載,舊關在雁門山上,明洪武七年(1374年)移至今址。明萬曆二十五年(1579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現存雁門關為明代所築。長城雁門關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雁門關西門之上築有楊六郎廟,
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地利”。

by 趙捷581

北門未建樓頂,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雁門關”三個大字,左右嵌鑲磚刻對聯一副:“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寨尊崇第一關。”

代州文廟

by 狗猴的綠色心情

代縣文廟是華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廟。始建於唐朝,元明清均有修復,原是一座儒學學府,坐落於代縣城內。廟南向,分前、中、後三院。後院為崇聖祠。中院正北為主要建築大成殿,單簷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五間,殿及各坊以綠色琉璃瓦覆頂。是一座金碧輝煌、宏麗巍峨的古典建築。前院正北為戟門,戟門兩側有東西二便門以通中院。泮池位於戟門前,池前有唐槐兩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樓欞星門。

by 花落有聲555

門前有“萬仞”坊,兩側有“仰聖”、“育賢”二坊,東西對峙,中鑿“星聚池”,廣約數畝。文廟內東有忠義祠、文昌閣;西有明倫堂、節孝祠。忠義祠左右,清代設有學正、訓導二署,形成一組龐大的儒學建築群,宏敞偉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貴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

晉王墓

by 人文風水--

位於代縣陽明堡鎮七裡鋪村北,李克用,沙陀族人。西元882年,歸順唐朝,任代州刺史,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唐乾寧二年(895年)被封爵晉王。天祐五年(908年)卒,葬於此。墓地坐北朝南,由封土堆、墓道、甬道、墓室組成。墓道通長30余米,距墓門3.8米的墓道兩側,自上而下均為仿木結構磚雕、彩繪圖案粉飾。洞壁東西兩側各刊“出行圖”和“儀仗圖”。墓室為圓角方形石券穹隆頂結構,全部以石條砌成。腰部周圍均為仿木結構石雕鬥栱門窗。墓室內四周間隔立十二生肖石雕官服人像11尊。墓室東南方有墓誌銘1合,蓋上鐫刻隸書“晉王墓誌”。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代縣鼓樓

又名邊靖樓、譙樓。因樓置鼓,又為安定邊塞和極目賞景,故名,含有遠眺警戒來敵的意義。是代縣的標誌性建築。屬古建築,磚木結構,始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于成代七年(1471)火燒後,增台重建,清康熙、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年間重修。1999年大型重修。樓下為磚劵洞台基,基平面長方形,東西長十三丈,南北寬十丈,台高四丈,樓建于臺上,高八丈,總高十二丈。三層四簷歇山頂,面寬五間,進深三間,以明台計,統面寬29.65米,統進深19.30米。上一層施重簷五鋪作雙昂斗拱,第二層施平座斗拱五鋪作雙抄裡邊偷心,下層無斗拱,三層均有廊,整個建築雄偉壯觀。

by 鮁魚圈計畫大觀樓望美蘭

正面上懸“雁門第一樓”和“聲聞四達”兩巨匾,北面懸“威鎮三關”一巨匾。當你登臨鼓樓,細心地研究了她的建築結構之後,再來到樓下,觀賞—下代州城內各式各樣的民居,室內傢俱的構置,那一排排結構謹嚴渾厚的房舍,那一組組做工巧致的傢俱陳設,與這鼓樓的建造工藝相互輝映,會使你聯想到代州木工技藝的悠久歷史,為之而驚歎、感慨。

東段景遺址把代縣的歷史上溯到石器時代

位於滹沱河南岸,大丘陵地上,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00米。未調查發掘。據遺址斷層觀察,第一層為耕土層,厚二十釐米,第二層灰黃土層,是文化層,厚一米以上。部分地段文化層距地表0.7釐米,文化層厚度達2.5米。在遺址中部發現有墓葬,陪葬器物有陶罐、陶壺、陶鬲、陶豆、陶碗。陶器的陶質有夾沙灰陶、泥質灰陶、紅陶。遺址中的遺跡有灰坑、陶窯。遺址東段發現四處灰坑,寬兩米,深一米五。遺址中的遺物有大量的陶片、石器。石器多為磨制石器,有石斧、石鏟、石刀。還有少量動物骨骸、牙齒等,紋飾多為粗、細繩紋、藍紋、附加堆紋、三角棱紋等。

邊塞第二道防線遺跡

磨坊堡(曾名清淳堡) by 人文風水--

歷史上重要軍事設施之一,說得是永和堡等三十九堡軍事防禦遺跡。始建于漢,宋明興盛,元清衰落。東西綿延約40公里,與雁門關長城幾乎平行相向,各堡大部分設置在滹沱河北岸人口稠密的村莊。

段村堡 by 人文風水

三十九堡中較大的十二堡(俗稱十二連城)為:陽明堡、馬站、七裡鋪、東關、西關、北關、平城、十裡鋪、二十裡鋪、磨坊堡、段村堡、永和堡。

代州美食

代縣擀豆麵

代縣由於地處邊關要塞,守兵烽屯,官宦蟻雜,糧草遠距徵集、蔬菜就地調劑成為歷史的需要,也形成了代縣人講究吃菜的民風民俗,故人稱“菜代州”。如今切鹹菜、擀豆麵、剪窗花、繡花鞋仍是人們荼餘飯後,街頭巷尾評判的巧媳婦的幾個起碼條件。

山西醃菜 by 黑麥

凡在代州鄉下呆過一段時間的人,總會說起代州醃菜來。其花樣齊全,製作考究,色香味美,刀工精細也真叫絕!一碟碟油露露、黃淋淋的醃菜往飯桌上一端,再加上一碗白生生、香噴噴的大米撈飯,或黃橙橙、軟溜溜的黃米糕,甭端起來,就是看那顏色,聞那味道,也足饞得人大口大口地咽口水。一道道數給你聽聽那也足是一頓美美的精神會餐。

代縣大米:

代縣滹沱河兩岸東起峨口鎮、西至陽明堡有5萬多畝灘塗。這裡氣候濕潤溫和,無霜期長達170天,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3%,PH值8.4,河水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由這些條件構成了水稻理想的生長環境。代縣大米以顆粒大,潔白細膩,蛋白質高,適合性強而著稱。一般大米蛋白質含量在6.5—9%,但代縣大米蛋白質含量超過10%,達到了出口標準,脂肪、澱粉等含量及有關指標,均屬上乘。代縣精大米色白、味香,似江南魚米,就連毛主席1948年4月6日從延安至西柏坡途經代縣時都說:“沒想到黃土高原能產這麼好的大米,我多吃了一碗。

代縣醃菜:

種類有大菜、小菜;醃制方式分單醃、混醃;醃制方法包括醃、拌、發、曝等。代州醃菜品種花樣數以百計,但就醃制過程看,要麼以鹽、糖、蒜等為輔料,增加醃菜細胞濃度,要麼加溫消毒,悶缸密封。而更多的品種要進行發制。]進行生化處理,控制雜菌感染防止醃菜腐爛變質,提高醃菜的營養價值和適口性。代縣醃菜工序嚴密,製作精細,是當地人民長期實踐的智慧結晶。“菜代州”的美名將永久不衰。

代州熬魚:

by 金鼎智贏

始於五六十年代的代縣、雁北一帶,其特點是魚骨酥軟、肉嫩味美、口味極佳。

代縣火燒:

形似煎餃,為代縣人常吃的一種麵食。剛出爐的火燒外焦裡嫩,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代州面麻片:

歷史悠久,以片薄、質脆、香甜可口著稱,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據說,清朝末年,一位在江蘇做官的代州人特別喜歡吃江蘇的麻片。告老還鄉時,便帶了一名專做麻片的廚師回鄉,在家做麻片,供自己食用。後來這位廚師將其技藝傳給了代州人,經代州人的改進,製成了獨具特色的代州麻片。代州城有名的商號“聚星瑞”、“興盛齋”、“富成齋”、“天興昌”、“巨盛齋”、“福盛魁”等,主營面麻片,並向州外推銷,享譽山西。

代州黃酒:

北芪黃酒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金代名士禮部尚書趙秉文(號閑閑老人),在其《代州書事》中有“金波沉醉雁門州,端有人間六月秋”之詩句描述代州黃酒。那時的酒,只是初級黃酒,生產規模小,屬於家庭釀制。代縣黃酒採用北方典型的生產工藝,把當地盛產的黃芪藥材熱浸勾兌陳釀而成為北芪黃酒,其特點澤金黃,清晰透明,甘甜適口,味道鮮美。具有補中益氣,健身活血,提神禦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氣之功效,醫學上也常用為藥引,也可作烹調佳料,經常飲用可延年益壽。

代縣民俗文化

代縣獅子舞

就是獅子一對,手拿繡球、身著古裝英雄服的鬥獅者兩人,每只獅子由兩人組成,一首一尾進行表演。相傳清代初期已流行於城關、陽明堡、新高一帶。常見表演節目有獅子滾繡球、跳桌子、鑽火圈等。獅舞源於佛教,最早以“花會”形式出現,肇始于唐代,盛行於明清。鄉村的房屋門口,橋頭兩側、公共場地等尚分佈著形態各異的石獅,人們以獅子為避邪之物、吉祥象徵,並在敬神祭祖時,以舞獅習俗寄託豐收、太平的良好願望。獅舞一般在正月或喜慶節日由獅子班這一特定組織進行活動。

代縣上陽花社火

據縣誌記載,代縣上陽花村曾是周朝諸侯封地代國的一個軍事基地。千百年來,村民尚武習武的風俗一直沿襲至今。其演武陣容屬於廣場表演的群眾文娛活動。如今,代縣上陽花社火,已經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縣一種鮮活的獨具地域標誌性文化符號的經典“武場”劇碼,流行於上陽花村及周邊村落,也曾傳到本縣灘上、上苑、半梁、西溝、三家村等地。每年農曆元宵節進縣城演出。村民透露,這種民間武風經歷史風雲的洗禮和代縣多元文化的浸潤,其演武活動漸進成規,基本形成一套多味素的充滿濃郁風情的雁門特色。

代縣面塑:

是具有審美情趣的漢族民俗藝術品。它深藏於民間,紮根於民間,和漢族民俗活動緊密相依,是逢時過節、婚喪嫁娶、祭祀祈福時的必備之物。代縣面塑形式五花八門,內容豐富多彩。春節期內要敬神蒸供。春節前,把發好的麵團,捏製成佛手、石榴、蓮花、桃花、菊花、馬蹄等各種形狀的供物,清明節要捏“寒燕兒”捏好蒸熟的的寒燕兒,再用顏色加以點染,插在樹枝上。寒燕兒相傳與寒食節有關。十五過後,幾乎家家戶戶都掛著一串串面塑,農曆八月十五,要蒸花糕,花糕中間往往插以紅棗,即有裝飾性,又是營養品、調味品、饋贈品,很受歡迎。

by 阿峰

漢族民間在婚娶之日,男女兩家都蒸很多喜饃。這些大喜饃,要擺在桌子上供人們欣賞、品味,在壽誕之期,也常蒸制喜饃,喜饃多以桃形為主體,上面加上各種寓意吉祥長壽的小裝飾物,點染色彩,做為壽饃贈送親友之用。辦喪事時,當地人還要捏制一種在靈堂前面供奉的大祭面塑,這種面塑有的捏成棗卷,有的捏成各種水果、小動物形象,甚為精巧別致,有的蒸熟後點染,有的涼幹後點染。在代縣一帶,有一種以胖娃娃為題材的人物面塑。同時,還有一種玲瓏小巧,不點染顏色、白胖素雅的小面人。這種小面人,有著爬、臥、抱花、啃瓜的各種姿態。有時,還將其置於染成大紅大綠的大面花之中,相傳,這類面塑是當地群眾為上五臺山佛教寺院拜佛求子專門製作的供品。作為一種漢族民俗文化,還有塑造生、旦、淨、未、醜等戲劇人物面塑,甚至拿到廟會的市場上出售。

代縣剪紙

已在代縣民間流傳了300多年,內容以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日常所見的飛禽、以及歷史故事為主,質樸天然,小巧玲瓏。

代縣的女子大多熟諳剪紙技藝,並將剪紙作為房間裡的主要裝飾品,每逢春節等一些傳統喜慶的日子裡,幾乎每家每戶的門窗上都貼滿了自製的剪紙。代縣剪紙形式多樣。窗花中有走簷花、角隅花、小花;娶親時用喜花、全花、臉盆花;神像、桌沿有簾幔花、刺繡衣物有底樣花;還有驅五毒的端陽雞、看家護院抓髻娃……依時傍節,為人民祈福,為生活添彩。

代縣剪紙中最具神采者為窗花中的“小花”,盈寸之間卻包羅萬象,人物、花草、飛禽、走獸應有盡有。造型概括精到,拙中寓巧,玲瓏剔透,美不勝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代縣民間剪紙聲譽鵲起,新聞媒體多有介紹報導。近萬件作品頻頻參加全國各種展覽並獲獎,數百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院及日本、德國、臺灣等國內外機構人士收藏。

秦巴美好江山,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泮池位於戟門前,池前有唐槐兩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樓欞星門。

by 花落有聲555

門前有“萬仞”坊,兩側有“仰聖”、“育賢”二坊,東西對峙,中鑿“星聚池”,廣約數畝。文廟內東有忠義祠、文昌閣;西有明倫堂、節孝祠。忠義祠左右,清代設有學正、訓導二署,形成一組龐大的儒學建築群,宏敞偉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貴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

晉王墓

by 人文風水--

位於代縣陽明堡鎮七裡鋪村北,李克用,沙陀族人。西元882年,歸順唐朝,任代州刺史,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唐乾寧二年(895年)被封爵晉王。天祐五年(908年)卒,葬於此。墓地坐北朝南,由封土堆、墓道、甬道、墓室組成。墓道通長30余米,距墓門3.8米的墓道兩側,自上而下均為仿木結構磚雕、彩繪圖案粉飾。洞壁東西兩側各刊“出行圖”和“儀仗圖”。墓室為圓角方形石券穹隆頂結構,全部以石條砌成。腰部周圍均為仿木結構石雕鬥栱門窗。墓室內四周間隔立十二生肖石雕官服人像11尊。墓室東南方有墓誌銘1合,蓋上鐫刻隸書“晉王墓誌”。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代縣鼓樓

又名邊靖樓、譙樓。因樓置鼓,又為安定邊塞和極目賞景,故名,含有遠眺警戒來敵的意義。是代縣的標誌性建築。屬古建築,磚木結構,始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于成代七年(1471)火燒後,增台重建,清康熙、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年間重修。1999年大型重修。樓下為磚劵洞台基,基平面長方形,東西長十三丈,南北寬十丈,台高四丈,樓建于臺上,高八丈,總高十二丈。三層四簷歇山頂,面寬五間,進深三間,以明台計,統面寬29.65米,統進深19.30米。上一層施重簷五鋪作雙昂斗拱,第二層施平座斗拱五鋪作雙抄裡邊偷心,下層無斗拱,三層均有廊,整個建築雄偉壯觀。

by 鮁魚圈計畫大觀樓望美蘭

正面上懸“雁門第一樓”和“聲聞四達”兩巨匾,北面懸“威鎮三關”一巨匾。當你登臨鼓樓,細心地研究了她的建築結構之後,再來到樓下,觀賞—下代州城內各式各樣的民居,室內傢俱的構置,那一排排結構謹嚴渾厚的房舍,那一組組做工巧致的傢俱陳設,與這鼓樓的建造工藝相互輝映,會使你聯想到代州木工技藝的悠久歷史,為之而驚歎、感慨。

東段景遺址把代縣的歷史上溯到石器時代

位於滹沱河南岸,大丘陵地上,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00米。未調查發掘。據遺址斷層觀察,第一層為耕土層,厚二十釐米,第二層灰黃土層,是文化層,厚一米以上。部分地段文化層距地表0.7釐米,文化層厚度達2.5米。在遺址中部發現有墓葬,陪葬器物有陶罐、陶壺、陶鬲、陶豆、陶碗。陶器的陶質有夾沙灰陶、泥質灰陶、紅陶。遺址中的遺跡有灰坑、陶窯。遺址東段發現四處灰坑,寬兩米,深一米五。遺址中的遺物有大量的陶片、石器。石器多為磨制石器,有石斧、石鏟、石刀。還有少量動物骨骸、牙齒等,紋飾多為粗、細繩紋、藍紋、附加堆紋、三角棱紋等。

邊塞第二道防線遺跡

磨坊堡(曾名清淳堡) by 人文風水--

歷史上重要軍事設施之一,說得是永和堡等三十九堡軍事防禦遺跡。始建于漢,宋明興盛,元清衰落。東西綿延約40公里,與雁門關長城幾乎平行相向,各堡大部分設置在滹沱河北岸人口稠密的村莊。

段村堡 by 人文風水

三十九堡中較大的十二堡(俗稱十二連城)為:陽明堡、馬站、七裡鋪、東關、西關、北關、平城、十裡鋪、二十裡鋪、磨坊堡、段村堡、永和堡。

代州美食

代縣擀豆麵

代縣由於地處邊關要塞,守兵烽屯,官宦蟻雜,糧草遠距徵集、蔬菜就地調劑成為歷史的需要,也形成了代縣人講究吃菜的民風民俗,故人稱“菜代州”。如今切鹹菜、擀豆麵、剪窗花、繡花鞋仍是人們荼餘飯後,街頭巷尾評判的巧媳婦的幾個起碼條件。

山西醃菜 by 黑麥

凡在代州鄉下呆過一段時間的人,總會說起代州醃菜來。其花樣齊全,製作考究,色香味美,刀工精細也真叫絕!一碟碟油露露、黃淋淋的醃菜往飯桌上一端,再加上一碗白生生、香噴噴的大米撈飯,或黃橙橙、軟溜溜的黃米糕,甭端起來,就是看那顏色,聞那味道,也足饞得人大口大口地咽口水。一道道數給你聽聽那也足是一頓美美的精神會餐。

代縣大米:

代縣滹沱河兩岸東起峨口鎮、西至陽明堡有5萬多畝灘塗。這裡氣候濕潤溫和,無霜期長達170天,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3%,PH值8.4,河水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由這些條件構成了水稻理想的生長環境。代縣大米以顆粒大,潔白細膩,蛋白質高,適合性強而著稱。一般大米蛋白質含量在6.5—9%,但代縣大米蛋白質含量超過10%,達到了出口標準,脂肪、澱粉等含量及有關指標,均屬上乘。代縣精大米色白、味香,似江南魚米,就連毛主席1948年4月6日從延安至西柏坡途經代縣時都說:“沒想到黃土高原能產這麼好的大米,我多吃了一碗。

代縣醃菜:

種類有大菜、小菜;醃制方式分單醃、混醃;醃制方法包括醃、拌、發、曝等。代州醃菜品種花樣數以百計,但就醃制過程看,要麼以鹽、糖、蒜等為輔料,增加醃菜細胞濃度,要麼加溫消毒,悶缸密封。而更多的品種要進行發制。]進行生化處理,控制雜菌感染防止醃菜腐爛變質,提高醃菜的營養價值和適口性。代縣醃菜工序嚴密,製作精細,是當地人民長期實踐的智慧結晶。“菜代州”的美名將永久不衰。

代州熬魚:

by 金鼎智贏

始於五六十年代的代縣、雁北一帶,其特點是魚骨酥軟、肉嫩味美、口味極佳。

代縣火燒:

形似煎餃,為代縣人常吃的一種麵食。剛出爐的火燒外焦裡嫩,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代州面麻片:

歷史悠久,以片薄、質脆、香甜可口著稱,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據說,清朝末年,一位在江蘇做官的代州人特別喜歡吃江蘇的麻片。告老還鄉時,便帶了一名專做麻片的廚師回鄉,在家做麻片,供自己食用。後來這位廚師將其技藝傳給了代州人,經代州人的改進,製成了獨具特色的代州麻片。代州城有名的商號“聚星瑞”、“興盛齋”、“富成齋”、“天興昌”、“巨盛齋”、“福盛魁”等,主營面麻片,並向州外推銷,享譽山西。

代州黃酒:

北芪黃酒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金代名士禮部尚書趙秉文(號閑閑老人),在其《代州書事》中有“金波沉醉雁門州,端有人間六月秋”之詩句描述代州黃酒。那時的酒,只是初級黃酒,生產規模小,屬於家庭釀制。代縣黃酒採用北方典型的生產工藝,把當地盛產的黃芪藥材熱浸勾兌陳釀而成為北芪黃酒,其特點澤金黃,清晰透明,甘甜適口,味道鮮美。具有補中益氣,健身活血,提神禦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氣之功效,醫學上也常用為藥引,也可作烹調佳料,經常飲用可延年益壽。

代縣民俗文化

代縣獅子舞

就是獅子一對,手拿繡球、身著古裝英雄服的鬥獅者兩人,每只獅子由兩人組成,一首一尾進行表演。相傳清代初期已流行於城關、陽明堡、新高一帶。常見表演節目有獅子滾繡球、跳桌子、鑽火圈等。獅舞源於佛教,最早以“花會”形式出現,肇始于唐代,盛行於明清。鄉村的房屋門口,橋頭兩側、公共場地等尚分佈著形態各異的石獅,人們以獅子為避邪之物、吉祥象徵,並在敬神祭祖時,以舞獅習俗寄託豐收、太平的良好願望。獅舞一般在正月或喜慶節日由獅子班這一特定組織進行活動。

代縣上陽花社火

據縣誌記載,代縣上陽花村曾是周朝諸侯封地代國的一個軍事基地。千百年來,村民尚武習武的風俗一直沿襲至今。其演武陣容屬於廣場表演的群眾文娛活動。如今,代縣上陽花社火,已經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縣一種鮮活的獨具地域標誌性文化符號的經典“武場”劇碼,流行於上陽花村及周邊村落,也曾傳到本縣灘上、上苑、半梁、西溝、三家村等地。每年農曆元宵節進縣城演出。村民透露,這種民間武風經歷史風雲的洗禮和代縣多元文化的浸潤,其演武活動漸進成規,基本形成一套多味素的充滿濃郁風情的雁門特色。

代縣面塑:

是具有審美情趣的漢族民俗藝術品。它深藏於民間,紮根於民間,和漢族民俗活動緊密相依,是逢時過節、婚喪嫁娶、祭祀祈福時的必備之物。代縣面塑形式五花八門,內容豐富多彩。春節期內要敬神蒸供。春節前,把發好的麵團,捏製成佛手、石榴、蓮花、桃花、菊花、馬蹄等各種形狀的供物,清明節要捏“寒燕兒”捏好蒸熟的的寒燕兒,再用顏色加以點染,插在樹枝上。寒燕兒相傳與寒食節有關。十五過後,幾乎家家戶戶都掛著一串串面塑,農曆八月十五,要蒸花糕,花糕中間往往插以紅棗,即有裝飾性,又是營養品、調味品、饋贈品,很受歡迎。

by 阿峰

漢族民間在婚娶之日,男女兩家都蒸很多喜饃。這些大喜饃,要擺在桌子上供人們欣賞、品味,在壽誕之期,也常蒸制喜饃,喜饃多以桃形為主體,上面加上各種寓意吉祥長壽的小裝飾物,點染色彩,做為壽饃贈送親友之用。辦喪事時,當地人還要捏制一種在靈堂前面供奉的大祭面塑,這種面塑有的捏成棗卷,有的捏成各種水果、小動物形象,甚為精巧別致,有的蒸熟後點染,有的涼幹後點染。在代縣一帶,有一種以胖娃娃為題材的人物面塑。同時,還有一種玲瓏小巧,不點染顏色、白胖素雅的小面人。這種小面人,有著爬、臥、抱花、啃瓜的各種姿態。有時,還將其置於染成大紅大綠的大面花之中,相傳,這類面塑是當地群眾為上五臺山佛教寺院拜佛求子專門製作的供品。作為一種漢族民俗文化,還有塑造生、旦、淨、未、醜等戲劇人物面塑,甚至拿到廟會的市場上出售。

代縣剪紙

已在代縣民間流傳了300多年,內容以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日常所見的飛禽、以及歷史故事為主,質樸天然,小巧玲瓏。

代縣的女子大多熟諳剪紙技藝,並將剪紙作為房間裡的主要裝飾品,每逢春節等一些傳統喜慶的日子裡,幾乎每家每戶的門窗上都貼滿了自製的剪紙。代縣剪紙形式多樣。窗花中有走簷花、角隅花、小花;娶親時用喜花、全花、臉盆花;神像、桌沿有簾幔花、刺繡衣物有底樣花;還有驅五毒的端陽雞、看家護院抓髻娃……依時傍節,為人民祈福,為生活添彩。

代縣剪紙中最具神采者為窗花中的“小花”,盈寸之間卻包羅萬象,人物、花草、飛禽、走獸應有盡有。造型概括精到,拙中寓巧,玲瓏剔透,美不勝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代縣民間剪紙聲譽鵲起,新聞媒體多有介紹報導。近萬件作品頻頻參加全國各種展覽並獲獎,數百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院及日本、德國、臺灣等國內外機構人士收藏。

秦巴美好江山,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