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聚焦河長制|“一河一策”護生命之水——太湖流域片推進河長制工作調查

在上海市青浦區青西郊野公園,遊客在綠色天然的景色中迷醉,

用相機記錄下這一片綠色天堂。

在太湖新城的三船路港,河道保潔員正在認真清理河面垃圾,保持河道乾淨清潔。

在環山河橋上,一位老年遊客流連江南水鄉美景,欣然用手機拍照留念。

在越城區府山街道越都社區的環山河中,一位河道保潔員在認真清理河面垃圾,保持河道乾淨清潔。

青山綠水,草長鶯飛,湖魚起躍,楊柳輕垂,這是多少人夢想中的家園。面對江河湖泊中漂浮的垃圾以及變色的河水,

社區居民希望自己的家園能夠重歸舒適與乾淨。日前,記者深入浙江紹興、江蘇蘇州、上海等城市,與太湖流域片的河長們一同巡河,感受青山綠水的美好和夢想家園背後,太湖流域片所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經驗。

新手段確保巡查高效

河長責任如何落實?紹興河長通能夠記錄河長每天巡河的足跡,即時拍照上傳河中出現的污染源,

幫助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每個河長認真巡查,落實責任。

一位身穿筒裙的中年女士,柔和細雨中撐著傘,在浙江紹興越城區府山街道越都社區的環山河邊靜靜凝望。片刻後,她快速走到河邊石台,用樹枝撈起河邊行人丟棄的餐巾紙,扔進垃圾箱內。每天下午四五點,環山河越都社區段,都會出現她的身影。“我叫傅劍萍。”她的笑容含著江南女子特有的溫婉,“是環山河越都社區段的河長。

這一公里河段,我每天都要仔細巡查一遍。”傅劍萍介紹說,巡查的重點是河水是否乾淨,是否存在偷排偷放工業廢水、生活用水,以及路人扔入河中的垃圾。

“如果河長發現問題不上報,甚至沒有巡河怎麼辦呢?”面對記者提問,她打開了一個墨藍色的手機APP,“這是紹興地區河長的專用APP‘河長通’,如果發現河道有偷排偷放或者水質問題,就要直接拍照,並及時上報”。

記者看到,河長通頁面上還有“詳情”“問題”等按鈕,可以直接拍照並將照片傳到後臺系統。

此外,在形似地圖的頁面上,記者看到,有一條足跡線沿著河岸延伸了出去。“這是我巡河的記錄。你看我走到橋邊時,發現對岸有些疑似髒東西可能會污染河水,我就上橋走到對岸去觀察了一下,這些都被河長通準確記錄下來了。”傅劍萍指著手機螢幕上那條蜿蜒的藍線說,“它記錄著河長每天的巡河里程,防止河長偷懶不巡河”。

“保護這條河的可不止我一個人。”傅劍萍指著河對岸幾位穿著透明雨衣的大學生,他們也在河邊撿起雜物,扔進垃圾箱。“那是紹興文理學院的學生‘河小二’,是紹興水環境治理的青年志願者,也在河岸邊徒步巡查治理水污染,做好治理污水的‘最後一公里’。”

“居民生活用水污染看似不多,卻是河水污染治理的難點。”紹興市越城區北海街道西小路社區黨委書記、社區主任諸妙茵人如其名,透著江南水鄉的靈動與秀氣。“古老的江南文化離不開這緩緩流動的河網水系,但古老的生活習慣卻是把洗衣淘米和生活垃圾也潑進小河裡。久而久之,河水淤塞,水環境惡化嚴重。”說到這裡,諸妙茵皺了皺眉。

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黃衛良向記者介紹說:“治水情況複雜,單靠一個部門、一項措施往往難以解決。因此河長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牽頭統籌、綜合施策,解決水環境管理的頂層設計問題;另一方面河水治理的效果必須呈現在河道是否乾淨、水質是否有明顯提升上,這就需要河長下沉到每條河道,徒步巡查,解決河道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騰籠換鳥帶來金山銀山

如何保住綠水青山?要綠水青山並不意味著不要經濟發展。通過積極轉型升級,騰籠換鳥,引進更加環保的專案,可以實現經濟健康發展。

緊靠蘇州市吳江區太湖新城的東太湖,湖水拍岸,讓城中彌漫著清新的空氣。湖中巨大的閱湖台噴泉,與蘇州灣CBD和東太湖生態園交相輝映。“生態園、閱湖台都是不收費的,我們可以隨時來這裡遊玩,享受綠色環保帶來的舒適感覺。”一位來此遊玩的市民邊拍照邊說。

然而幾年前,東太湖卻與今日的宜居景象大相徑庭。“那時候這一帶住的都是漁民,主要產業就是大閘蟹養殖。”東太湖生態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大閘蟹養殖所投的餌食沉澱後污染水體,使得東太湖流域的水質變差,那時候空氣中都飄著一股怪味。然而由於大閘蟹利潤不低,越來越多漁民選擇養殖大閘蟹,對水質影響越來越壞。”

為了有效解決生態環保問題,東太湖區域在推行河長制基礎上,進行了整體戰略規劃設計,推動了東太湖生態園和蘇州灣CBD建設,主要產業由大閘蟹養殖轉為文化旅遊消費、服裝設計、商業出租等。遙望生態園一處大草坪上,一場婚禮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這裡的風景很美,草坪也經常出租給置辦婚禮的伴侶,很受歡迎。”負責人笑著說。

轉型升級的典型,當屬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酷玩小鎮”。柯橋曾經有“中國輕紡城”的美譽,當地化纖產業、印染產業發達,但印染造成的污水排放也成為非常頭疼的問題。柯橋區下決心關停、遷移造成大量污染的紡織印染企業,並騰籠換鳥,在柯橋開啟了東方山水風情園、喬波冰雪世界、浙江國際賽車場等項目,“這些娛樂專案帶動了基建、服務產業發展,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紡織等產業遷移或關停帶來的經濟下滑、勞動力失業等問題。”柯橋區柯岩街道紀工委書記陳旭鵬指向酷玩小鎮東方山水風情園一期項目:“東方山水風情園一期投資達80多億元,今年初夏正式開園。它給居民百姓帶來了綠水青山,也一定能帶來金山銀山。”他的眼中充滿了憧憬。

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明確指出,各級河長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護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強化考核問責,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多頭管水的“部門負責制”,將向“首長負責、部門共治”邁進。

“治水情況複雜,同時也有騰籠換鳥、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因此單靠一個部門、一項措施往往難以解決。”黃衛良向記者介紹道,“河長尤其是黨政一把手河長的重要任務,就包括牽頭統籌、綜合施策,解決水環境管理的頂層設計問題,同時確保經濟不掉隊”。

頂層設計“一河一策”

治水中遇到的特殊問題怎麼處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紹興滌蕩湖和上海治理“以船為家”的船屋,就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了不同措施,起到了良好效果。

“各地水問題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加強頂層設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流域、不同支流甚至具體的河道,規劃設計不同的解決方案,施行‘一河一策’。”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長吳文慶在太湖流域片第二次河長制工作交流會後說。

事實正是如此。“一河一策”政策的推行,給予河長們針對河道具體問題,提出解決之道以空間。紹興市高新區就面臨這樣的問題,“整個紹興地區地勢南高北低,高新區這裡也不例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秦國金站在滌蕩湖前向記者介紹,“而南北水系相互隔離,每逢雨季,湖水上漲,給防洪帶來不小的壓力”。為了解決問題,高新區開掘滌蕩湖工程,並在南北兩端設置8個涵洞,打通南北水系,大大減輕了防洪壓力。如今湖水搖曳,白鷺在水邊的蘆葦蕩上梳理潔白的羽毛,時而躍上水面,靜靜飛翔。“滌蕩湖同樣設有河長,將防洪與環保結合在一起,符合高新區水系的環保要求,成效也很顯著。”

對上海來說,以船為家的漁民是上海河道的一大特色,但也是環保壓力的一大來源。許多漁民以無船名船號、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的“三無”船為家,在河道中漂泊,也將廢棄物、糞便等直接拋入河道中,給水污染治理帶來巨大壓力。“然而相關部門查處‘三無’船屋時,這些船屋就會沿河道東躲西藏,頂多繳納罰款,之後就躲進鄰省,等風波過去再開回來。”上海市河長辦常務副主任劉曉濤向記者表達了無奈。“為了解決船屋對河道污染,上海市採取了就地銷毀‘以船為家’的‘三無’船屋的辦法。在對船屋進行查禁時,查獲一艘船屋,立刻就地銷毀一艘。各條河道履行河長的監督職責,發現船屋立即上報,堅持查禁銷毀非法船屋。同時也會給船屋寄居者一定補償,幫助其上岸租房,穩定就業。”截至目前,上海列入整治計畫的471條段、總長631公里的中小河道均已基本完成“一河一策”編制任務,取得良好成效。

《意見》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立足不同地區不同河湖實際,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實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決好河湖管理保護的突出問題。“北方有河皆幹,南方有水皆汙”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南北方不同的水環境問題,確實要因河施策。更進一步說,不同流域甚至不同河流,都有其特殊之處。在不互相推諉責任的前提下,找到河流污染的癥結,才能夠“一河一策”對症下藥,解決複雜的河水污染問題。

防止河長偷懶不巡河”。

“保護這條河的可不止我一個人。”傅劍萍指著河對岸幾位穿著透明雨衣的大學生,他們也在河邊撿起雜物,扔進垃圾箱。“那是紹興文理學院的學生‘河小二’,是紹興水環境治理的青年志願者,也在河岸邊徒步巡查治理水污染,做好治理污水的‘最後一公里’。”

“居民生活用水污染看似不多,卻是河水污染治理的難點。”紹興市越城區北海街道西小路社區黨委書記、社區主任諸妙茵人如其名,透著江南水鄉的靈動與秀氣。“古老的江南文化離不開這緩緩流動的河網水系,但古老的生活習慣卻是把洗衣淘米和生活垃圾也潑進小河裡。久而久之,河水淤塞,水環境惡化嚴重。”說到這裡,諸妙茵皺了皺眉。

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黃衛良向記者介紹說:“治水情況複雜,單靠一個部門、一項措施往往難以解決。因此河長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牽頭統籌、綜合施策,解決水環境管理的頂層設計問題;另一方面河水治理的效果必須呈現在河道是否乾淨、水質是否有明顯提升上,這就需要河長下沉到每條河道,徒步巡查,解決河道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騰籠換鳥帶來金山銀山

如何保住綠水青山?要綠水青山並不意味著不要經濟發展。通過積極轉型升級,騰籠換鳥,引進更加環保的專案,可以實現經濟健康發展。

緊靠蘇州市吳江區太湖新城的東太湖,湖水拍岸,讓城中彌漫著清新的空氣。湖中巨大的閱湖台噴泉,與蘇州灣CBD和東太湖生態園交相輝映。“生態園、閱湖台都是不收費的,我們可以隨時來這裡遊玩,享受綠色環保帶來的舒適感覺。”一位來此遊玩的市民邊拍照邊說。

然而幾年前,東太湖卻與今日的宜居景象大相徑庭。“那時候這一帶住的都是漁民,主要產業就是大閘蟹養殖。”東太湖生態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大閘蟹養殖所投的餌食沉澱後污染水體,使得東太湖流域的水質變差,那時候空氣中都飄著一股怪味。然而由於大閘蟹利潤不低,越來越多漁民選擇養殖大閘蟹,對水質影響越來越壞。”

為了有效解決生態環保問題,東太湖區域在推行河長制基礎上,進行了整體戰略規劃設計,推動了東太湖生態園和蘇州灣CBD建設,主要產業由大閘蟹養殖轉為文化旅遊消費、服裝設計、商業出租等。遙望生態園一處大草坪上,一場婚禮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這裡的風景很美,草坪也經常出租給置辦婚禮的伴侶,很受歡迎。”負責人笑著說。

轉型升級的典型,當屬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酷玩小鎮”。柯橋曾經有“中國輕紡城”的美譽,當地化纖產業、印染產業發達,但印染造成的污水排放也成為非常頭疼的問題。柯橋區下決心關停、遷移造成大量污染的紡織印染企業,並騰籠換鳥,在柯橋開啟了東方山水風情園、喬波冰雪世界、浙江國際賽車場等項目,“這些娛樂專案帶動了基建、服務產業發展,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紡織等產業遷移或關停帶來的經濟下滑、勞動力失業等問題。”柯橋區柯岩街道紀工委書記陳旭鵬指向酷玩小鎮東方山水風情園一期項目:“東方山水風情園一期投資達80多億元,今年初夏正式開園。它給居民百姓帶來了綠水青山,也一定能帶來金山銀山。”他的眼中充滿了憧憬。

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明確指出,各級河長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護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強化考核問責,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多頭管水的“部門負責制”,將向“首長負責、部門共治”邁進。

“治水情況複雜,同時也有騰籠換鳥、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因此單靠一個部門、一項措施往往難以解決。”黃衛良向記者介紹道,“河長尤其是黨政一把手河長的重要任務,就包括牽頭統籌、綜合施策,解決水環境管理的頂層設計問題,同時確保經濟不掉隊”。

頂層設計“一河一策”

治水中遇到的特殊問題怎麼處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紹興滌蕩湖和上海治理“以船為家”的船屋,就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了不同措施,起到了良好效果。

“各地水問題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加強頂層設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流域、不同支流甚至具體的河道,規劃設計不同的解決方案,施行‘一河一策’。”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長吳文慶在太湖流域片第二次河長制工作交流會後說。

事實正是如此。“一河一策”政策的推行,給予河長們針對河道具體問題,提出解決之道以空間。紹興市高新區就面臨這樣的問題,“整個紹興地區地勢南高北低,高新區這裡也不例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秦國金站在滌蕩湖前向記者介紹,“而南北水系相互隔離,每逢雨季,湖水上漲,給防洪帶來不小的壓力”。為了解決問題,高新區開掘滌蕩湖工程,並在南北兩端設置8個涵洞,打通南北水系,大大減輕了防洪壓力。如今湖水搖曳,白鷺在水邊的蘆葦蕩上梳理潔白的羽毛,時而躍上水面,靜靜飛翔。“滌蕩湖同樣設有河長,將防洪與環保結合在一起,符合高新區水系的環保要求,成效也很顯著。”

對上海來說,以船為家的漁民是上海河道的一大特色,但也是環保壓力的一大來源。許多漁民以無船名船號、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的“三無”船為家,在河道中漂泊,也將廢棄物、糞便等直接拋入河道中,給水污染治理帶來巨大壓力。“然而相關部門查處‘三無’船屋時,這些船屋就會沿河道東躲西藏,頂多繳納罰款,之後就躲進鄰省,等風波過去再開回來。”上海市河長辦常務副主任劉曉濤向記者表達了無奈。“為了解決船屋對河道污染,上海市採取了就地銷毀‘以船為家’的‘三無’船屋的辦法。在對船屋進行查禁時,查獲一艘船屋,立刻就地銷毀一艘。各條河道履行河長的監督職責,發現船屋立即上報,堅持查禁銷毀非法船屋。同時也會給船屋寄居者一定補償,幫助其上岸租房,穩定就業。”截至目前,上海列入整治計畫的471條段、總長631公里的中小河道均已基本完成“一河一策”編制任務,取得良好成效。

《意見》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立足不同地區不同河湖實際,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實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決好河湖管理保護的突出問題。“北方有河皆幹,南方有水皆汙”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南北方不同的水環境問題,確實要因河施策。更進一步說,不同流域甚至不同河流,都有其特殊之處。在不互相推諉責任的前提下,找到河流污染的癥結,才能夠“一河一策”對症下藥,解決複雜的河水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