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河一策”!大亞灣16條河流8座水庫納入河長制管理

石頭河兩岸的河堤已修葺一新。

蜿蜒流淌的石頭河,

如今河水清澈,河堤兩岸整潔有序;坪山河水質明顯得到改善;淡澳河入海口則紅樹連片、白鷺翱翔,環境優美……這是記者日前在大亞灣走訪水環境治理工作時看到的情景。

記者從大亞灣區獲悉,當前該區正嚴格按照中央、省市區部署,實施推行河長制,制定“一河一策”開展科學精准治水,高標準完成好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等任務,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總目標。

16條河流8座水庫均設三級河長

為加強對全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統籌協調,區委、區管委會於9月9日成立大亞灣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河長制工作的組織領導。目前各街道全面推行河長制領導小組均正式成立。同時,全區16條河流、8座水庫已設立區、街道、村(社區)三級河長,其中區級河長11人、鎮級河長15人、村級河長21人。

根據市下達的水系名錄,

大亞灣境內河湖分為兩大水系,即淡水河水系和沿海諸小河水系。為加強責任落實,區委、區管委會負責人分別擔任區總河長、副總河長,全區16條河流及8座水庫也由相關區領導擔任區級河長。

“當前,各街道、各責任單位積極參與河長制工作,先後開展了江河湖庫垃圾清理、入河排污口排查等行動。”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9月20日,全區共出動機械19台、工人95人對全區65處河湖垃圾點和河面垃圾進行清理,

成效初步顯現。

分類治理建設水清岸綠景美環境

“大亞灣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可靠的水資源和良好的水環境。要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 ‘三條紅線’。”大亞灣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該區正參照省、市做法,加快設置相應的專職機構並配備人員,並計畫在各街道參照市、區的架構設置相應的河長制專職辦事機構,

確保推行河長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核定完善河長名單,在9月底前公佈區、街道、村(社區)三級河長名單,並在河湖顯著位置設立河長制公告牌。

為從嚴控制污染物排放,分片區、分階段、分步驟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該區以改善水環境品質為核心,堅持問題導向,壓實責任,對症施策,確保整治效果,按照“一河一策”的治理思路,

著手開展河湖的“一河一策”實施方案編制的前期工作。同時,該區提出強化分類治理,建設水清岸綠景美環境。加強規劃管控,繼續實施最嚴格的專案審批制度,落實流域限批政策,嚴把產業政策、環保政策關口,嚴格執行專案“三個限批”和“三個一律不批”,從嚴執行環保 “一票否決”,從源頭控制污染。

按照區工作方案要求,該區正加快制定出臺適合區內河長制工作的相關制度,完善落實各級河長巡河工作機制。其中包括督辦制度、重大問題報告制度、資訊共用報送制度、考核問責機制與激勵機制、河湖管理保護長效機制和投入機制、部門聯合執法長效機制、資訊化技術保障等機制;區河長辦將督促相關街道河長及村級河長開展日常巡查活動,力爭形成河長巡查常態化,對河長巡查發現的問題則督促相關部門和地區抓好整改,切實推動河湖管理保護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完善落實各級河長巡河工作機制。其中包括督辦制度、重大問題報告制度、資訊共用報送制度、考核問責機制與激勵機制、河湖管理保護長效機制和投入機制、部門聯合執法長效機制、資訊化技術保障等機制;區河長辦將督促相關街道河長及村級河長開展日常巡查活動,力爭形成河長巡查常態化,對河長巡查發現的問題則督促相關部門和地區抓好整改,切實推動河湖管理保護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