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低碳新區——“變廢為寶”的迴圈經濟打造綠色新區

本月26號,鎮江舉辦第二屆低碳大會,新區將設立分會場,圍繞“低碳技術、低碳理念”,展示新區近年來在迴圈化改造、綠色建築、新材料等領域走出的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走創新,謀發展,

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整合多方資源優勢,不再走鎮江傳統發展重工業的老路,在創新過程中,政策轉變是實現發展創新的關鍵所在。2013年,新區被確定為國家迴圈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極大促進新區迴圈化改造的實際落地。四年來,新區以“一個迴圈產業體系、四大重點迴圈產業鏈、六大循環化改造重點任務”的總體目標,全面開展迴圈經濟改造工作,打造園區、產業及企業三個層面的迴圈產業鏈。
多元優勢的整合以及多年來資源浪費惡果的倒逼,在迴圈發展的大勢之下,新區眾多企業積極依託科技創新,走出了一條低碳發展新路。

 污泥變紙蓋,廢物成寶貝

生產、生活用水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泥,如何清理污泥淤積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而這個問題在新區找到答案,不僅問題被解決,而且成了企業生財之道。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破解問題的法寶——污泥生產紙蓋板。據悉,該方法採用廢水處理中所產生的污泥和造紙生產中的廢棄木渣為原料,經過成型、烘乾、切割、粘膠、包邊等工序,形成5毫米厚的紙蓋板,供企業包裝整理使用,可有效實現資源的減量化、迴圈化和再利用。

為瞭解實際情況,記者來到了金東紙業,進入現場後,記者看到的卻是一個不起眼的生產空間,然而,它就是變廢為寶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宣處處長張笑如告訴記者,企業在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沉澱污泥纖維含量較高,資源化回收再利用價值高。在經過專業調研後,實施污泥生產包裝用紙蓋板方案專案,總投資約350萬元。

據張處長介紹,該項目2011年10月進行基礎建設,

第二年7月就正式投產了。每月可產四萬片紙蓋板,用作金東成品紙的一個包裝上蓋板,替代了外部的請購,每年有效收益120萬元,實現了資源化利用污泥4000噸/年,減少COD排放量25噸/年。從這些資料統計中,實實在在感受到走低碳生產、迴圈化改造帶來的實效,而金東紙業很好地踐行了迴圈經濟、低碳發展的理念。

 廢材變新材 迴圈促發展

為深化工業轉型,新區積極推進區域工業迴圈化,

走迴圈經濟發展的新路,改革傳統工業產能消耗嚴重的舊路。

“這個是江南化工的母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團的自由智慧財產權的一個落地應用,氯元素在草甘膦和有機矽行業的一個迴圈經濟,那麼這項迴圈經濟按照我們目前的產能,就是5萬噸草甘膦原料和10萬噸有機矽單體,在這樣的規模下,體現出來的成本效益,每年將近8千萬元,帶給江南的成本下降。”江南化工有機矽廠廠長孟慶曦說道。

江南化工有機矽廠減持“綠色化工,永續發展”的企業理念,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迴圈高效之路。作為一家老牌的化工企業,江南化工成為了物料迴圈產業鏈的典範。通過收購宏達利洪矽材料,形成重組後的“大循環”,打通了草甘膦和有機矽兩大產業形成的氯元素迴圈產業。

 積極探索迴圈經濟 共同創建綠色新區

近年來,新區積極探索迴圈化的典型路徑,引領沿江產業綠色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吸引產業集聚發展,提高經濟發展內在品質;提高資源產出水準,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瓶頸;優化園區生態環境,實施綠色低碳迴圈發展。

截止目前,新區以建成迴圈化改造專案18個,在建專案1個,計畫投資17.4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8.93億元,完成計畫投資的108.6%。下一階段,新區還將大力推進專案建設、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標,建立迴圈化改造專用檔案,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推進全區迴圈化改造工作。

”江南化工有機矽廠廠長孟慶曦說道。

江南化工有機矽廠減持“綠色化工,永續發展”的企業理念,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迴圈高效之路。作為一家老牌的化工企業,江南化工成為了物料迴圈產業鏈的典範。通過收購宏達利洪矽材料,形成重組後的“大循環”,打通了草甘膦和有機矽兩大產業形成的氯元素迴圈產業。

 積極探索迴圈經濟 共同創建綠色新區

近年來,新區積極探索迴圈化的典型路徑,引領沿江產業綠色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吸引產業集聚發展,提高經濟發展內在品質;提高資源產出水準,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瓶頸;優化園區生態環境,實施綠色低碳迴圈發展。

截止目前,新區以建成迴圈化改造專案18個,在建專案1個,計畫投資17.4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8.93億元,完成計畫投資的108.6%。下一階段,新區還將大力推進專案建設、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標,建立迴圈化改造專用檔案,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推進全區迴圈化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