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學生書包重量抽樣調查 一名六年級女生書包重6.8公斤

三年級以上學生書包約重5公斤 記者方菁菁/攝

那麼現在小學生的書包到底有多重?這兩天,

記者在昆明幾家主城區小學門口做了個小調查,隨機採訪了幾位小朋友,問他們自己的書包重不重,雖然孩子說書包不重,但他們嘴上說著不重,身體卻很誠實,為了保持平衡,他們走路都是彎著腰,顯得很吃力。

在抽樣調查中,有的小學生書包重6.8公斤,而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書包普遍重約5公斤。

記者現場稱重

三年級以上學生 書包重約5公斤

前日,在雲南師大附小門口,隨著放學鈴聲響起,學生們如潮水般湧出校門。在學校門口等候的家長早已做好準備,他們見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接過孩子背上的書包,自己背上。沒有家長迎接的學生只能自己背著書包,這些小朋友不自覺地壓彎了腰。

記者隨機抽取稱量了10名學生的書包,其中2名低年級學生的書包重量分別為:2.3公斤和1.8公斤。其餘8名三年級及以上學生的書包均在5公斤以上,

其中最重的是一名6年級學生的書包,重量為6.8公斤。

五年級學生小源:

帶的東西上課都要用

採訪中,多名同學說,學校擔心拉杆箱有安全隱患禁止使用,書包還得自己背。

小源是某附小的一名五年級學生,平時都是自己走路回家,沒人接送。記者問道:“你知道自己書包有多重嗎?”小源回答:“四五公斤吧。”

小源背著一個銀色花書包,書包已被裝得鼓鼓囊囊。

記者問:“書包裡都裝了什麼,怎麼那麼重?”小源打開了自己的書包。除了上課需要的教科書,小源書包裡最醒目的就是3個資料夾。“老師要求把平時考試的試卷、習題、改過的錯、補充的資料都整理在資料夾裡。”除此之外,小源書包裡還有近10本筆記本及作業本,5本習題冊。記者問:“所有習題冊都要帶著嗎?”小源說:“帶的東西都是上課要用的。”

採訪中,小朋友都說,並不覺得自己的書包重。

六年級女生小敏:

習慣了也就不覺得重了

小輝今年四年級,就讀于某小學。昨日正好有籃球課,所以小輝除了背書包外,身上還背著個籃球。小輝說,最近常下雨,背著書包和帶籃球還要撐著傘,上學放學確實比較麻煩。

通過稱重,小輝的書包有5.2公斤。“我的書包比他的還重。”小輝的姐姐小敏和小輝上的是同一所學校,今年已經六年級。她輕描淡寫地說:“我們班同學的書包都重。

記者問:“你們需要把所有課本都背著嗎?”“沒有,只背當天有課的課本。”小敏說,6年級的練習冊和複習資料都很多,所以書包自然特別重,經過測量,小敏的書包有6.8公斤重。記者問:“你一個女生背這麼重的書包會不會覺得吃力?”小敏說:“習慣了也就不覺得重了。”

在記者稱量學生書包的過程中,有不少學生都湊上來主動讓記者稱量他們的書包。他們大部分來自三年級以上,書包幾乎都在5公斤左右,一些高年級學生的書包甚至重6公斤。

家長:

背不動也得背 心疼也沒辦法

市民黃女士無奈地說,放學還好,自己來接孩子的時候能為孩子分擔一下,可是上學的時候孩子只能自己背書包。記者問:“會幫孩子收拾書包嗎?”黃女士說:“不會,因為上課要帶什麼有要求,我也弄不清楚。”

杜女士的兒子今年正好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兒子的書包重七八公斤,我都提不動,上學時都是他爸爸幫他提到車上去。”杜女士說,雖然丈夫能送兒子去上學,可是放學就得兒子自己背著書包回來。“想到他要背著那麼重的書包擠公交,還是會心疼。”

“雖然現在的書包設計得很人性化,背部幾乎都有減壓的設置,可是因為書包太重,孩子背書包時還是不自覺地彎腰。”這讓杜女士很擔心。

記者問:“可不可以讓孩子把一些上課都要用的工具放在學校的抽屜裡,這樣就不用每天來回背了?”杜女士說:“他的座位隨時在調換,每天都會換排,每週會換組,不可能讓孩子抱著桌子換座位。”

對於很多家長希望學校能夠增設儲物櫃的建議,杜女士認為實施起來太困難:“兒子的班級有共用書架,現在班級有53名同學,每人放2本共用書籍書架就滿了。”

老師:

選購文具建議走簡潔路線

從事教育工作的王老師,對於小學生書包過重,建議經常整理書包,她提醒家長:選購學生用品要精簡、樸實。

眼下,許多家長會給孩子帶水,但保溫杯成了不小的負擔,若換成兒童水壺會更輕巧。同時,書包自身的重量也值得關注,由於材質和設計的問題,一些比較華麗的書包自重就有1公斤,因此最好選用輕便的書包。王老師說,有的文具盒為多層結構,裡面放了十幾支筆,橡皮也有好幾塊,其中還有各種彩筆,可以精簡。

專家則建議,對於小學生書包沉重也要客觀分析,現在小學生接觸的學習內容多,很多學校普遍推行校本課程,不再局限在語、數、外、音、體、美,所用的學習用品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這實際上是一種進步。但這也需要更多配套措施,才能在豐富素質教育手段的同時,減輕學生負擔。

另外,也有專家建議學校儘量優化課程設置,家長也可以參與到孩子收書包的過程中,幫助孩子進行篩選,一些不必要帶的書本儘量不帶,以此減輕孩子壓力。

醫生:

小學生書包最好為2.27-4.54公斤

雲南省中醫院黃副主任說,書包過重確實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

“目前我接診的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會有脊柱側彎的問題,但是也不能肯定就是書包造成的,側彎可能是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書包過重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因素。”黃副主任說,平時加強鍛煉有益於孩子的生長發育,預防一些脊椎疾病。“可以多做腰背方面的鍛煉,游泳是很不錯的選擇。”另外,黃副主任建議家長,為了孩子的生長發育,平時應當科學地加強膳食營養。

專家建議,書包的重量最好不要超過孩子體重的10%到15%,也就是說小學生的書包重量,最好能夠控制在2.27公斤到4.54公斤之內,中學生的書包最好不要超過6.8公斤。

書包裡這些資料較重

練習冊

資料夾

資料

作業本

書包稱重

小敏(六年級) 6.8公斤

小源(五年級) 6.2公斤

小予(五年級) 6.2公斤

小馨(四年級) 5.4公斤

佳佳 (四年級) 5.1公斤

思雨(三年級) 4.3公斤

小軒(三年級) 4.1公斤

靜宜(三年級) 4公斤

小雨(二年級) 2.3公斤

心怡(一年級) 1.8公斤

(樣本來自主城區多家學校)

他山之石

增加儲物空間 共用文具

英國《每日郵報》在2015年曾報導,學生的書包越來越大,不少學生使用大型運動包,重量幾乎是10年前的兩倍。對於減輕學生書包重量,許多國家進行了探索。

部分小學校可嘗試借鑒流行於歐美日韓等地的學生儲物箱設計,為學生提供多一點儲物空間,從而減輕書包重量。如果學校空間有限,可以對學生現有的儲物空間進行加鎖、擴容改造,讓學生安心把更多用品留在學校。

書包幾乎都在5公斤左右,一些高年級學生的書包甚至重6公斤。

家長:

背不動也得背 心疼也沒辦法

市民黃女士無奈地說,放學還好,自己來接孩子的時候能為孩子分擔一下,可是上學的時候孩子只能自己背書包。記者問:“會幫孩子收拾書包嗎?”黃女士說:“不會,因為上課要帶什麼有要求,我也弄不清楚。”

杜女士的兒子今年正好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兒子的書包重七八公斤,我都提不動,上學時都是他爸爸幫他提到車上去。”杜女士說,雖然丈夫能送兒子去上學,可是放學就得兒子自己背著書包回來。“想到他要背著那麼重的書包擠公交,還是會心疼。”

“雖然現在的書包設計得很人性化,背部幾乎都有減壓的設置,可是因為書包太重,孩子背書包時還是不自覺地彎腰。”這讓杜女士很擔心。

記者問:“可不可以讓孩子把一些上課都要用的工具放在學校的抽屜裡,這樣就不用每天來回背了?”杜女士說:“他的座位隨時在調換,每天都會換排,每週會換組,不可能讓孩子抱著桌子換座位。”

對於很多家長希望學校能夠增設儲物櫃的建議,杜女士認為實施起來太困難:“兒子的班級有共用書架,現在班級有53名同學,每人放2本共用書籍書架就滿了。”

老師:

選購文具建議走簡潔路線

從事教育工作的王老師,對於小學生書包過重,建議經常整理書包,她提醒家長:選購學生用品要精簡、樸實。

眼下,許多家長會給孩子帶水,但保溫杯成了不小的負擔,若換成兒童水壺會更輕巧。同時,書包自身的重量也值得關注,由於材質和設計的問題,一些比較華麗的書包自重就有1公斤,因此最好選用輕便的書包。王老師說,有的文具盒為多層結構,裡面放了十幾支筆,橡皮也有好幾塊,其中還有各種彩筆,可以精簡。

專家則建議,對於小學生書包沉重也要客觀分析,現在小學生接觸的學習內容多,很多學校普遍推行校本課程,不再局限在語、數、外、音、體、美,所用的學習用品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這實際上是一種進步。但這也需要更多配套措施,才能在豐富素質教育手段的同時,減輕學生負擔。

另外,也有專家建議學校儘量優化課程設置,家長也可以參與到孩子收書包的過程中,幫助孩子進行篩選,一些不必要帶的書本儘量不帶,以此減輕孩子壓力。

醫生:

小學生書包最好為2.27-4.54公斤

雲南省中醫院黃副主任說,書包過重確實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

“目前我接診的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會有脊柱側彎的問題,但是也不能肯定就是書包造成的,側彎可能是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書包過重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因素。”黃副主任說,平時加強鍛煉有益於孩子的生長發育,預防一些脊椎疾病。“可以多做腰背方面的鍛煉,游泳是很不錯的選擇。”另外,黃副主任建議家長,為了孩子的生長發育,平時應當科學地加強膳食營養。

專家建議,書包的重量最好不要超過孩子體重的10%到15%,也就是說小學生的書包重量,最好能夠控制在2.27公斤到4.54公斤之內,中學生的書包最好不要超過6.8公斤。

書包裡這些資料較重

練習冊

資料夾

資料

作業本

書包稱重

小敏(六年級) 6.8公斤

小源(五年級) 6.2公斤

小予(五年級) 6.2公斤

小馨(四年級) 5.4公斤

佳佳 (四年級) 5.1公斤

思雨(三年級) 4.3公斤

小軒(三年級) 4.1公斤

靜宜(三年級) 4公斤

小雨(二年級) 2.3公斤

心怡(一年級) 1.8公斤

(樣本來自主城區多家學校)

他山之石

增加儲物空間 共用文具

英國《每日郵報》在2015年曾報導,學生的書包越來越大,不少學生使用大型運動包,重量幾乎是10年前的兩倍。對於減輕學生書包重量,許多國家進行了探索。

部分小學校可嘗試借鑒流行於歐美日韓等地的學生儲物箱設計,為學生提供多一點儲物空間,從而減輕書包重量。如果學校空間有限,可以對學生現有的儲物空間進行加鎖、擴容改造,讓學生安心把更多用品留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