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獻禮7周年!成都地鐵7號線全面空載試運行 年底開通

2010年9月27日,成都首條地鐵線路——1號線開通至今,成都地鐵已開通運營7周年啦。從最初的1條線路、18.4公里、16座車站,到現在的5條線路、140公里、100座車站,從3.2%的公共交通分擔率提升到當前的33%,累計乘次約22億。

9月27日,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軌道集團運營公司瞭解到,目前,成都地鐵7號線正全面開展空載試運行,相關工作人員已全部就位,

今年底將順利開通試運營。

首條環線共設31座車站

一次性配車多達44列

目前,成都地鐵7號線正全面開展空載試運行,相關工作人員已全部就位並按照開通標準對系統功能、設備狀態、人員技能、應急處置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驗證與檢測。今年底,成都地鐵第6條線路也是首條環形線路——7號線將開通試運營,該線路將與其他放射型線路形成換乘關係,正式開啟“井+環”線網化運營時代。

開通後,全線網換乘站將由目前的7座增至14座,大幅提升線路間的換乘能力。

成都地鐵7號線沿中心城區二環路與三環路之間敷設,途經成都站、成都東站、成都南站三大鐵路樞紐以及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師範大學、金沙博物館等高校、文化景點。線路全長約38.6km,均為地下線,共設31座車站。該線路也將成為成都地鐵史上一次性開通車站數最多的線路。根據最新線網規劃,

7號線未來共設有18座換乘站,超過全部車站數的一半。其中火車北站、火車南站、太平園站均為三線換乘站。

據瞭解,7號線共計配車44列,是截止目前成都地鐵一次性配車數最多的線路。為滿足車輛配置需求,7號線首次創新採用“異地調試”方式開展調試工作,極大提升調試效率及水準。

首推“內/外環”概念

乘客乘車更準確明瞭

7號線同步建成崔家店區域控制中心(OCC),是繼世紀城、新苗後成都地鐵第三座區域控制中心。

另外,7號線的開通也標誌著成都地鐵正式步入線網化運營時代,這對日常運營管理及突發情況下的應急指揮、資源調配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7號線同步在崔家店停車場建立了具備15條線路接入能力的線網指揮中心(COCC),將與7號線同步投入使用,形成“線網指揮中心+多個區域控制中心”的線網運營新格局。

針對“環線無終點”的特點,

為準確明瞭地向乘客顯示導乘資訊,7號線首推“內/外環”概念,以“內環順時針/外環逆時針”方向表明列車運行方向。同時,在月臺遮罩門上方導向、列車動態地圖上均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的原則按照網站實際所處方位鋪畫線路圖,並輔以標明前方重點站方向進行導乘資訊優化。

作為成都地鐵的骨幹環線,7號線的開通對完善線網運營構架、提高線網可達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7號線車站及區間綜合聯調已基本完成,其餘剩餘部分及線網綜合聯調工作將於10月底全部完成。

換乘>>>

線網換乘能力進一步釋放

7號線與現已開通的1、2、3、4、10號線均設有換乘站,分別在火車北站、火車南站與1號線換乘;在成都東客站、一品天下站與2號線換乘;在駟馬橋站與3號線換乘;在槐樹店站、文化宮站與4號線換乘;在太平園站與3、10號線換乘。

另外,成都軌道集團結合預測客流,對火車南站、火車北站、成都東客站、一品天下站等換乘站開展了換乘能力提升改造,將大幅提升環線換乘站的客流組織及疏解能力。

天府早報記者 朱佳慧

目前,7號線車站及區間綜合聯調已基本完成,其餘剩餘部分及線網綜合聯調工作將於10月底全部完成。

換乘>>>

線網換乘能力進一步釋放

7號線與現已開通的1、2、3、4、10號線均設有換乘站,分別在火車北站、火車南站與1號線換乘;在成都東客站、一品天下站與2號線換乘;在駟馬橋站與3號線換乘;在槐樹店站、文化宮站與4號線換乘;在太平園站與3、10號線換乘。

另外,成都軌道集團結合預測客流,對火車南站、火車北站、成都東客站、一品天下站等換乘站開展了換乘能力提升改造,將大幅提升環線換乘站的客流組織及疏解能力。

天府早報記者 朱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