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期貨交易所要強化一線監管職責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9月26日表示,期貨交易所要成為市場監管的第一道防線,

進一步強化一線監管職責,注重下好先手棋,及時評估市場風險,風控方案要有針對性,有效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他同時強調,期貨經營機構要加強內控建設,要防範在公司治理方面出現風險。

方星海是在當天召開的上海期貨交易所第六次會員大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說,要把我國期貨市場建設成為一個與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程度相匹配,

與實體經濟風險管理需求相適應,規範、開放、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市場,具體來說,需要持續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期貨交易所要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充分發揮交易所的核心樞紐作用,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繼續發展符合實體經濟需要、市場條件具備的期貨品種,豐富商品期權、股票期權。按照高標準、穩起步要求,適時推出原油期貨。

二是做精做細現有品種。從各方面全面優化現有合約品種,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功能,尤其要逐步提升交割管理水準,不斷優化交割倉庫佈局。三是擴大“保險+期貨”試點,切實服務好“三農”,特別是服務好現代農業。四是探索交易所開展期現結合業務的新途徑,延伸場內業務,開展與場內業務相關的現貨業務、倉單業務和場外衍生品業務。五是加強市場培育的力度,
積極引導實體企業廣泛使用期貨產品。加強期貨市場基礎理論研究和輿論引導。六是更加重視期貨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技術、資訊等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期貨市場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其次,期貨經營機構要勤勉盡責,依法經營,持續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市場服務水準。要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目標,擴展融資管道,增強資本實力,著力提升競爭能力和服務水準,

重點引導產業客戶利用期貨期權管理市場風險。穩妥開展定價服務、合作套保、場外期權等創新業務,引導和幫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價格合理配置資源和進行產業整合,為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規避風險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要堅守合規底線,嚴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杜絕發生欺詐、不盡職和不盡責的行為。

“這段時間,期貨經營機構發生了一些風險事件,

我在這裡強調一下,期貨經營機構還是要加強內控建設,要防範在公司治理方面出現風險。”方星海說。

第三,要加快推進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期貨市場本身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抓住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逐步擴大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提升我國期貨市場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要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特定品種的方式逐步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商品期貨交易。從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原油、鐵礦石、天然橡膠等品種開始,逐步引入“一帶一路”相關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商品期貨交易,穩步拓展到其他產品。適應相關期貨品種國際化需求,支持期貨交易所在境外設立交割倉庫和辦事處。與相關部門一起繼續推動完善稅收政策,實現期貨保稅交割常態化。要加強與境外國家和地區的務實合作,加強與境外監管機構和行業組織的緊密聯繫,學習、借鑒國際同行在產品創新等方面的成熟經驗,借鑒他們在市場監管方面好的做法,努力打造更加健康、有序、開放的期貨市場。不僅要鼓勵期貨交易所更多地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交流,證監會也鼓勵期貨公司更多地參與國際市場和與國際同行的交流,更多吸取國際上成熟經驗,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最後,全行業要把防控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此同時,方星海還就期貨市場發展取得的成就進行介紹。他說,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全市場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期貨市場總體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

產品創新穩步推進,覆蓋國民經濟主要行業的期貨產品體系初步形成。目前我國已上市期貨期權品種55個,其中商品期貨47個,金融期貨5個,金融期權1個,商品期權2個,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領域。伴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我國大宗商品定價體系進一步完善,為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管理風險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同時,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今年前8個月,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20.96億手,成交額為123.33萬億元。

市場功能日益發揮,社會認可度持續提升。期貨市場的作用,無論是防範風險,為企業提供定價的資訊,還是給國家宏觀決策提供資訊,都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風險管理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利用期貨市場管理價格波動風險。

期貨經營機構創新業務穩步推進,綜合實力得到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期貨公司總資產達到5439.41億元,淨資本達到687.71億元,實現淨利潤65.67億元。除了傳統的經紀業務外,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業務等創新業務穩步發展。

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日益健全,目前,《期貨法》的制定工作正在加快推進。此外,期貨市場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基本形成,成功經受住了近年來商品及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來源 / 證券日報

編輯 / 武兵

以特定品種的方式逐步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商品期貨交易。從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原油、鐵礦石、天然橡膠等品種開始,逐步引入“一帶一路”相關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商品期貨交易,穩步拓展到其他產品。適應相關期貨品種國際化需求,支持期貨交易所在境外設立交割倉庫和辦事處。與相關部門一起繼續推動完善稅收政策,實現期貨保稅交割常態化。要加強與境外國家和地區的務實合作,加強與境外監管機構和行業組織的緊密聯繫,學習、借鑒國際同行在產品創新等方面的成熟經驗,借鑒他們在市場監管方面好的做法,努力打造更加健康、有序、開放的期貨市場。不僅要鼓勵期貨交易所更多地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交流,證監會也鼓勵期貨公司更多地參與國際市場和與國際同行的交流,更多吸取國際上成熟經驗,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最後,全行業要把防控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此同時,方星海還就期貨市場發展取得的成就進行介紹。他說,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全市場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期貨市場總體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

產品創新穩步推進,覆蓋國民經濟主要行業的期貨產品體系初步形成。目前我國已上市期貨期權品種55個,其中商品期貨47個,金融期貨5個,金融期權1個,商品期權2個,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領域。伴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我國大宗商品定價體系進一步完善,為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管理風險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同時,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今年前8個月,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20.96億手,成交額為123.33萬億元。

市場功能日益發揮,社會認可度持續提升。期貨市場的作用,無論是防範風險,為企業提供定價的資訊,還是給國家宏觀決策提供資訊,都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風險管理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利用期貨市場管理價格波動風險。

期貨經營機構創新業務穩步推進,綜合實力得到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期貨公司總資產達到5439.41億元,淨資本達到687.71億元,實現淨利潤65.67億元。除了傳統的經紀業務外,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業務等創新業務穩步發展。

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日益健全,目前,《期貨法》的制定工作正在加快推進。此外,期貨市場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基本形成,成功經受住了近年來商品及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來源 / 證券日報

編輯 / 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