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心」浙江有人確診罕見的“新布尼亞病毒”,嚴重會致命!有個動作千萬別做……

版權歸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前不久,寧波72歲的林老太

又是拉肚子又是發燒,

原以為只是普通的腸胃炎,

沒想到病情一再惡化,

差點因此丟了性命!!!

更意外的是,罪魁禍首竟然是老人大腿內側一個不起眼的紅腫小包塊,醫生懷疑她是被蟲叮咬後感染了罕見的“新布尼亞病毒”。

大腿內側的紅腫包塊引起醫生注意

林老太家住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因莫名出現腹瀉和發燒症狀到鄞州二院就診。醫生給予對症治療後,雖然症狀有所緩解,但老人血小板數值卻急劇下降至30×10^9/L。一般來說,健康人群的血小板數值在100×10^9/L~300×10^9/L)。同時,檢查發現,老人的心臟、肝臟、腎臟等臟器功能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退。短短2天時間,老人陷入了神智模糊狀態,昏昏沉沉地躺在病床上。

正當所有人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情況疑惑不解的時候,

一個細節引起了鄞州二院呼吸內科病區沈芝紅主任的注意:老人入院前,左大腿內側已有一個紅腫包塊,像是被什麼東西咬的,一直沒消退。

沈芝紅主任隨即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並組織科內專家集體討論,還請上海專家進行了遠端會診。

隨後,醫院將老人的血液樣本送至鄞州區疾控中心進一步化驗,結果很快印證了沈芝紅的猜測,

林老太被確診為“新布尼亞病毒”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記者從鄞州區疾控中心瞭解到,這是鄞州區確診的首例“新布尼亞病毒”感染病例。

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和護理,目前林老太的精神狀態已明顯好轉,對答切題,血小板及心功能、肝功能也已恢復正常,

不日即可出院。

據沈芝紅主任介紹,“新布尼亞病毒”是一種新型病毒,主要由蜱蟲等蟲媒傳播。患者多有持續高熱、消化道症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表現。

被蜱蟲等蟲媒叮咬可能會感染病毒

據沈芝紅主任介紹,“新布尼亞病毒”是一種新型病毒,主要由蜱蟲等蟲媒傳播。患者多有持續高熱、消化道症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表現。

“林老太應該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蟲子叮咬導致發病。”沈芝紅介紹說,蜱蟲等媒介叮咬攜帶病原體的野生動物、家畜或老鼠後,再叮咬人時,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引起發病,目前未發現人傳染人的病例。不過,患者的血液和分泌物具有傳染性,如果直接接觸到這兩者可能會導致傳染。這種病毒感染只要治療及時並無大礙,但若治療不及時病死率可達20%。

沈芝紅提醒,日常生活中要儘量避免被蜱蟲叮咬。國慶長假馬上要到了,到野外去遊玩要格外當心,儘量避免在蜱蟲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果一定要進入此類地區,應當穿長袖衣褲,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蜱蟲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鬆軟的部位。若發現被蜱蟲叮咬,應該及時去醫院取出蜱蟲,不要自行取拿。而一旦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或體征,更應及早到醫院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蜱蟲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蟲子咬了,有個黃豆大小的血泡,仔細瞧瞧這個血泡長著八條腿。非常不幸,你被蜱叮了。

蜱的八條腿告訴我們其實它不是昆蟲。蜱其實是蜘蛛的親戚,它屬於蛛型綱蜱蟎亞綱的動物。而它的名氣還遠遠不及自己的小兄弟——蟎。

其實跟讓很多美女談之色變的蟎蟲一樣,已知的800多種蜱也大都是小不點,最大的也不過一釐米左右的體長。加上它並不會飛,也不會主動往人家裡湊,所以儘管蜱的分佈極廣,卻一直鮮為人知。

前方不完全高能預警

友情提示:好奇但密集恐懼症人士切勿在搜尋引擎搜索“蜱蟲”及相似關鍵字

蜱蟲各生長時期和雌雄成蟲的形態

其實在病原生物學家眼裡,蜱絕對是個重要的狠角色,它在很多疾病的流行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在它傳播疾病的種類和廣泛性方面,甚至只有蚊子可以贏它一頭。雖然跟被蚊子叮了一樣,大部分情況下被蜱叮咬並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但是一旦不幸中招,你可能遭遇:萊姆病、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巴貝斯蟲病、泰勒蟲病、洛磯山斑疹熱等81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

萊姆病是一種以蜱為媒介的螺旋體感染性疾病,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害

另外,被蜱叮咬後最常見的健康問題是皮膚感染,因為蜱吸血的口器很複雜,上面長著倒刺,一旦不恰當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很可能讓它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另外一種十分罕見的情況是蜱癱,只有短時間內被大量蜱叮咬,蜱唾液裡的毒素才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蜱蟲叮咬 可能致死?

對於大部分醫生來說,接觸蜱以及蜱傳病的機會並不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很神秘。事實上任何一本大學醫學寄生蟲學和微生物學教科書都會提到蜱和幾種常見的蜱傳病,而且這些蜱傳病如果診斷準確及時,大都可以有很好的治療手段。

2010年河南、湖北、安徽和山東曾發生數起致人死亡的蜱叮咬事件,經過一番艱難的研究,罪魁禍首最終鎖定為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而由這種病毒導致的疾病被暫時定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衛生部隨即在2010年的9月29日印發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根據這個指南的介紹,這種疾病的典型特徵是38攝氏度以上,甚至高達40攝氏度的高熱,伴有乏力、頭痛、肌肉酸痛和腹瀉。雖然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但是對症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仍然可以完全康復。目前尚未發現這種病有人傳人的病例。

被叮了?別亂拽!

當身邊出現了蜱的蹤跡,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應該避免在樹林和草叢中久留,如果你是農業工作者或者野外工作者,進入蜱區的時候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戴帽子、穿長褲長衣、把褲腿紮進襪子或者靴筒裡。如果可能的話,用一些含有避蚊胺DEET的驅蚊水噴灑在衣服和暴露的皮膚上(不建議給兩歲以下幼兒使用避蚊胺),你可以在任何一家大超市買到這種驅蚊水。如果不是必須,建議你穿著淺色的衣物。並不是說淺色不招蜱,而是一旦有蜱落到衣物上可以更容易的發現。

當從可能有蜱出沒的地方回家後,先檢查一下你的寵物身上是否有蜱,因為它們比人更可能遭到蜱的叮咬。洗澡的時候特別注意自己的頭皮、耳後、頸部、腋窩、膕部、手腕、腹股溝這些有皮膚褶皺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因為蜱的唾液裡的一些成分可以讓你感覺不到疼痛。研究發現,蜱攜帶的那些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蜱叮咬在人身上超過24小時後傳播給人的,如果在24小時內及時去除身上的蜱,可以極大的降低感染蜱傳病的機會。

被蜱蟲咬傷後,用尖頭鑷子將其拔出的示意圖。

注意不要左右搖動。

一旦發現了叮在身上的蜱,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東西刺激它,因為這樣做一來可能讓蜱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二來會刺激蜱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覺得此文提醒到你的,請給小編點ZAN~

本文版權歸原著作者所有。

如果直接接觸到這兩者可能會導致傳染。這種病毒感染只要治療及時並無大礙,但若治療不及時病死率可達20%。

沈芝紅提醒,日常生活中要儘量避免被蜱蟲叮咬。國慶長假馬上要到了,到野外去遊玩要格外當心,儘量避免在蜱蟲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果一定要進入此類地區,應當穿長袖衣褲,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蜱蟲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鬆軟的部位。若發現被蜱蟲叮咬,應該及時去醫院取出蜱蟲,不要自行取拿。而一旦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或體征,更應及早到醫院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蜱蟲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蟲子咬了,有個黃豆大小的血泡,仔細瞧瞧這個血泡長著八條腿。非常不幸,你被蜱叮了。

蜱的八條腿告訴我們其實它不是昆蟲。蜱其實是蜘蛛的親戚,它屬於蛛型綱蜱蟎亞綱的動物。而它的名氣還遠遠不及自己的小兄弟——蟎。

其實跟讓很多美女談之色變的蟎蟲一樣,已知的800多種蜱也大都是小不點,最大的也不過一釐米左右的體長。加上它並不會飛,也不會主動往人家裡湊,所以儘管蜱的分佈極廣,卻一直鮮為人知。

前方不完全高能預警

友情提示:好奇但密集恐懼症人士切勿在搜尋引擎搜索“蜱蟲”及相似關鍵字

蜱蟲各生長時期和雌雄成蟲的形態

其實在病原生物學家眼裡,蜱絕對是個重要的狠角色,它在很多疾病的流行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在它傳播疾病的種類和廣泛性方面,甚至只有蚊子可以贏它一頭。雖然跟被蚊子叮了一樣,大部分情況下被蜱叮咬並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但是一旦不幸中招,你可能遭遇:萊姆病、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巴貝斯蟲病、泰勒蟲病、洛磯山斑疹熱等81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

萊姆病是一種以蜱為媒介的螺旋體感染性疾病,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害

另外,被蜱叮咬後最常見的健康問題是皮膚感染,因為蜱吸血的口器很複雜,上面長著倒刺,一旦不恰當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很可能讓它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另外一種十分罕見的情況是蜱癱,只有短時間內被大量蜱叮咬,蜱唾液裡的毒素才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蜱蟲叮咬 可能致死?

對於大部分醫生來說,接觸蜱以及蜱傳病的機會並不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很神秘。事實上任何一本大學醫學寄生蟲學和微生物學教科書都會提到蜱和幾種常見的蜱傳病,而且這些蜱傳病如果診斷準確及時,大都可以有很好的治療手段。

2010年河南、湖北、安徽和山東曾發生數起致人死亡的蜱叮咬事件,經過一番艱難的研究,罪魁禍首最終鎖定為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而由這種病毒導致的疾病被暫時定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衛生部隨即在2010年的9月29日印發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根據這個指南的介紹,這種疾病的典型特徵是38攝氏度以上,甚至高達40攝氏度的高熱,伴有乏力、頭痛、肌肉酸痛和腹瀉。雖然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但是對症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仍然可以完全康復。目前尚未發現這種病有人傳人的病例。

被叮了?別亂拽!

當身邊出現了蜱的蹤跡,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應該避免在樹林和草叢中久留,如果你是農業工作者或者野外工作者,進入蜱區的時候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戴帽子、穿長褲長衣、把褲腿紮進襪子或者靴筒裡。如果可能的話,用一些含有避蚊胺DEET的驅蚊水噴灑在衣服和暴露的皮膚上(不建議給兩歲以下幼兒使用避蚊胺),你可以在任何一家大超市買到這種驅蚊水。如果不是必須,建議你穿著淺色的衣物。並不是說淺色不招蜱,而是一旦有蜱落到衣物上可以更容易的發現。

當從可能有蜱出沒的地方回家後,先檢查一下你的寵物身上是否有蜱,因為它們比人更可能遭到蜱的叮咬。洗澡的時候特別注意自己的頭皮、耳後、頸部、腋窩、膕部、手腕、腹股溝這些有皮膚褶皺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因為蜱的唾液裡的一些成分可以讓你感覺不到疼痛。研究發現,蜱攜帶的那些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蜱叮咬在人身上超過24小時後傳播給人的,如果在24小時內及時去除身上的蜱,可以極大的降低感染蜱傳病的機會。

被蜱蟲咬傷後,用尖頭鑷子將其拔出的示意圖。

注意不要左右搖動。

一旦發現了叮在身上的蜱,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東西刺激它,因為這樣做一來可能讓蜱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二來會刺激蜱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覺得此文提醒到你的,請給小編點ZAN~

本文版權歸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