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孩子吃點“苦”又何妨?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吃苦,二字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實很多時候一個人能否吃苦往往是有條件的。勾踐

臥薪嚐膽,是在危急發生之後,如果不是兵敗,生殺大權握於他人之手,他豈能有這樣

的決心?如果沒有政變,重耳還在晉國做他的貴公子,他又能否有一份吃苦的意願?縱

觀歷史上那些以能吃苦著稱的人,他們中有些人能吃苦也往往是由於情勢所迫。

唐玄宗李隆基發動政變經過千辛萬苦得到江山,

前期頗有些吃苦的精神,兢兢業業,勵

精圖治。但危險一過,很快就又大肆享受,以致出現安吏之變。由此看來,能夠在危急

險境中吃苦,往往是沒有選擇,是人之常情。

今天,孩子小學畢業、進入初中,過上集體生活,伙食可能會比自家差一點。

俗話說:

“大鍋飯,小鍋子菜嘛”,但這正是給孩子“吃苦”提供的條件。我們當然不要求每個

人都去做苦行僧,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正是鍛煉他們的好機會。古

人雲:“自古人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

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見人才都是從磨難中走過來的。要讓

孩子有所出息自然也不例外。“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回想六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們遠離家鄉,白天出工

,回來還要做飯,當時的生活確實“苦”,但正是這個“苦”,讓我們的身心得到磨煉

,提升了適應社會的能力。

今天,物質財富相當豐富,政府對學校食品衛生監督又相當嚴格,食堂飯菜無論從衛生

或營養角度上來說未必就會比家裡差,和我們那時的知青生活比不知要強多少倍,因此

,為人之父母者不必操心,讓孩子去適應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