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宏觀經濟觀察|魏建國:標普為何對中國經濟吹“黑哨”

走出去智庫觀察

9月21日,標準普爾(S&P)發佈公告,將中國主權信用級從“AA-”下調至“A+”,

這是標普自1999年以來首次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中國財政部回應稱,標普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到,5月24日,穆迪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3調整至A1,是近30年來國際主要評級機構首次下調中國的主權評級,當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跳水,中國5年期主權CDS創出一周最大漲幅。半年時間不到,標普繼穆迪之後再次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

但債券市場對此表現平淡,離岸人民幣甚至些許走強,此次評級影響幾乎為零。

如何應對標普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今天,走出去智庫(CGGT)刊發原商務部副部長、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的文章,供中國走出去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參考。

正 文

文 / 魏建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原商務部副部長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日將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A+,將中國香港的長期信用評級下調至AA+。有人說,評級下調只是標普的象徵性舉動,中國不必過分在意,更不要過分解讀,我認為這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太全面和科學。

全球評級機構的評級不是象徵性舉動,是他們對中國經濟形勢的整體判斷。

前一段時期,經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從出口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型的工作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也的確存在一些債務性問題。但這些問題對中國經濟整體發展的影響並不大。標普抓住債務性問題不放,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是對中國經濟改革、特別是供給側改革成果的否定,是對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的誤判,是對經濟轉型中的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信心的打擊,
有可能轉化為一種負能量,阻礙中國經濟的發展。

下調評級也是標普對中國政府作為負責任大國帶動全球經濟復蘇的否定。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戰略以及科技等其他各個領域的合作的信心。

標普以前也曾誤判過中國經濟,但這次錯判的時機恰好選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不得不使人懷疑其動機和背景,猶如足球裁判多次在球隊臨門一腳前判其犯規,

這不是簡單地有失公允,而應動動真格,調查是否是“黑哨”。

標普在全球對中國經濟形勢一片看好,特別是WTO、IMF、OECD等組織今年以來紛紛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情況下,逆勢而動,冒出這樣一個“大消息”,是想再次奪人眼球,還是另有目的?

標普之所以犯下常識性錯誤,說到底還是因為它不瞭解中國國情,對中國整個債務的形成缺乏根本性、科學性的分析,也不瞭解中國政府化解政府和企業債務的努力。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的時刻,標普希望來幾隻“黑天鵝”。他們戴著有色眼鏡,看不到中國帶領全球經濟走向復蘇的努力,看不起中國對全球經濟提出的主張和治理方案。在背後智囊團的慫恿下,拿過了時的評價方法,套中國國情和實際。

過去很多唱衰中國經濟的人都因中國經濟的飛躍發展尷尬收場,我不希望標普再走上這條老路。如果幾個月後的事實證明中國的債務問題處理得很好,中國經濟恢復向上發展,經濟改革進一步深入,標普是準備再一次承認錯誤,調整信用評級;還是堅持錯誤不改,被事實“打臉”呢?

我們應該看到,當前依然有西方勢力以有色眼鏡盯著中國的改革進程,時不時地打出“橫炮”影響中國的改革決心,而標普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標普此次瞄準中國經濟的“硬傷”發了一支“暗箭”,提醒我們不僅僅要在解決債務問題上更加小心謹慎,在其他改革領域也應更加扎實、細緻,提出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免落入標普們的圈套。

如果標普一意孤行,堅持冷戰思維,必將被歷史淘汰,中國將會與全球夥伴一道,打造科學的,為全球信服的,代表經濟發展前景的新評級機構。

專家介紹

魏建國,曾任商務部副部長,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主任 、中紀委委員、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走出去智庫(CGGT)首席專家、國際律師呂立山(Robert Lewis)先生的新著《國際並購遊戲規則:如何提高中國走出去企業成功率》已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在多個網路售書平臺上架銷售。此書通過近80個案例研究,針對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失敗率高的現狀,總結出在並購交易中存在的30個普遍問題,並從企業戰略視角出發,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

本書感謝以下專家作序推薦:

-中投公司副總經理祁斌;

-德勤亞太管理合夥人Alan Tsoi;

-北京大學翟崑教授。

本書系中國走出去智庫叢書,獲得國家出版基金獎。

▲呂立山(Robert Lewis) 走出去智庫首席專家

中國國資委外國法律專家顧問。主要執業領域為跨境公司和商業交易法律事務,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公司並購、項目融資、電信、高科技交易和戰略夥伴安排等業務領域有豐富的經驗。

呂立山律師的代表業績包括但不限於如下: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和“水立方”工程中,擔任首席國際法律顧問

—在上海大場水處理廠項目(中國第一個BOT項目)中,為國際銀行提供法律諮詢

—在廣西萊賓B電廠的重組專案中,為阿爾斯通(EPC承包方/少數投資方)提供法律諮詢,這是中國第一家由外方獨資擁有的熱能發電廠

—為阿爾斯通就三峽和中國高鐵項目的競標與合同事宜提供法律服務

—為中國大型承包商擬在拉丁美洲投資的水電專案提供法律服務

—為歐洲大型承包商擬在中國建立海水淡化廠的專案提供法律服務

—為首都機場T3航站樓專案的主要分包商之一就該專案投標提供法律服務

—為數家中國公司在羅馬尼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印尼等國投資新能源專案提供法律服務

走出去智庫(CGGT)

不談大道理,只講乾貨。國內外一流投行、法律、會計、風險管理、銀行/保險、品牌、人力資源、估值、境外資訊情報和資料管理9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連袂。走出去一站式專業實務和資料資訊平臺,企業跨境投資並購智囊團。更多資訊請訪問:www.cggthinktank.com

也不瞭解中國政府化解政府和企業債務的努力。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的時刻,標普希望來幾隻“黑天鵝”。他們戴著有色眼鏡,看不到中國帶領全球經濟走向復蘇的努力,看不起中國對全球經濟提出的主張和治理方案。在背後智囊團的慫恿下,拿過了時的評價方法,套中國國情和實際。

過去很多唱衰中國經濟的人都因中國經濟的飛躍發展尷尬收場,我不希望標普再走上這條老路。如果幾個月後的事實證明中國的債務問題處理得很好,中國經濟恢復向上發展,經濟改革進一步深入,標普是準備再一次承認錯誤,調整信用評級;還是堅持錯誤不改,被事實“打臉”呢?

我們應該看到,當前依然有西方勢力以有色眼鏡盯著中國的改革進程,時不時地打出“橫炮”影響中國的改革決心,而標普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標普此次瞄準中國經濟的“硬傷”發了一支“暗箭”,提醒我們不僅僅要在解決債務問題上更加小心謹慎,在其他改革領域也應更加扎實、細緻,提出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免落入標普們的圈套。

如果標普一意孤行,堅持冷戰思維,必將被歷史淘汰,中國將會與全球夥伴一道,打造科學的,為全球信服的,代表經濟發展前景的新評級機構。

專家介紹

魏建國,曾任商務部副部長,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主任 、中紀委委員、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走出去智庫(CGGT)首席專家、國際律師呂立山(Robert Lewis)先生的新著《國際並購遊戲規則:如何提高中國走出去企業成功率》已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在多個網路售書平臺上架銷售。此書通過近80個案例研究,針對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失敗率高的現狀,總結出在並購交易中存在的30個普遍問題,並從企業戰略視角出發,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

本書感謝以下專家作序推薦:

-中投公司副總經理祁斌;

-德勤亞太管理合夥人Alan Tsoi;

-北京大學翟崑教授。

本書系中國走出去智庫叢書,獲得國家出版基金獎。

▲呂立山(Robert Lewis) 走出去智庫首席專家

中國國資委外國法律專家顧問。主要執業領域為跨境公司和商業交易法律事務,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公司並購、項目融資、電信、高科技交易和戰略夥伴安排等業務領域有豐富的經驗。

呂立山律師的代表業績包括但不限於如下: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和“水立方”工程中,擔任首席國際法律顧問

—在上海大場水處理廠項目(中國第一個BOT項目)中,為國際銀行提供法律諮詢

—在廣西萊賓B電廠的重組專案中,為阿爾斯通(EPC承包方/少數投資方)提供法律諮詢,這是中國第一家由外方獨資擁有的熱能發電廠

—為阿爾斯通就三峽和中國高鐵項目的競標與合同事宜提供法律服務

—為中國大型承包商擬在拉丁美洲投資的水電專案提供法律服務

—為歐洲大型承包商擬在中國建立海水淡化廠的專案提供法律服務

—為首都機場T3航站樓專案的主要分包商之一就該專案投標提供法律服務

—為數家中國公司在羅馬尼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印尼等國投資新能源專案提供法律服務

走出去智庫(CGGT)

不談大道理,只講乾貨。國內外一流投行、法律、會計、風險管理、銀行/保險、品牌、人力資源、估值、境外資訊情報和資料管理9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連袂。走出去一站式專業實務和資料資訊平臺,企業跨境投資並購智囊團。更多資訊請訪問:www.cggthinkt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