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度移動市場之大,這5件事全球風投都該警覺

編者注:本文作者為Balaji Krishnan,手機視頻分享平臺DabKick的CEO。

每次我回印度看望同事、家人,

都會驚奇地發現,智慧手機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全國“布兵”。上個月,我去了一趟班加羅爾,路上的行人無不低著頭看自己的手機。我說的可不是崛起的中產階級中的科技從業者,而是路邊小販和小吃攤攤主。相比于前者,這些小生意人似乎更加急於接入新興的移動支付系統,而不是每天數著盧比。當前,印度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智慧手機市場,
今年,在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智慧手機的滲透率預計將達到1/3。

隨著印度運營商先後推出多樣的移動資料套餐,有些速度甚至比美國運營商還快,印度顯然成了一個被錯過的市場。無可否認,印度的智慧手機市場和美國或中國存在顯著區別,受當地政策和市場歷史的影響更大。以下有關印度智慧手機市場的5點,是所有投資人都應當注意的。

1.在政府的支援下,

數字支付變革正在印度轟轟烈烈地展開

印度智慧手機市場之所以發展迅猛,部分歸功於首相莫迪(Narendra Modi)發起的“數字印度”運動。去年11月,莫迪一夜之間廢除500和1000面值的紙幣,試圖在剷除黑市交易的同時,推進印度向數字支付的轉變。這一政策對中產階級產生了巨大衝擊,往常500和1000盧比是他們最常使用的貨幣。Paytm——也就是印度的PayPal或者說Apple Pay,在該政策推行之後享受到了巨大利好。現在,

即使是路邊小販也開始接入移動支付系統。不過,數位支付的背後,必然需要資料流程量的支援,於是,我們來到了第二點:

2.印度消費者對於流量套餐價格非常敏感

長久以來,印度運營商在流量收費上採用的都是“用多少扣多少”模式。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消費者是不會打開資料流程量的。一般來說,印度用戶會用流量來閱讀郵件,快速結帳,但絕不會做娛樂活動。

而這些,

極大影響了許多移動應用的發展。在印度,WhatsApp比Facebook更受歡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它比較省流量。消費者認為,娛樂應用應當是在家裡,或者說接入WiFi的時候用的,而不是旅行途中或外出時的享受。不是說他們不願意享受一把,分享有意思的YouTube視頻,或者打打牌什麼的,只是高昂的費用讓這些想法無法成為現實。基於這一現狀,主打“隨時隨地分享有趣內容”的Snapchat,短期內恐怕沒法在印度打開市場;Periscope等其他直播流服務平臺同樣如此。

之所以說“短期內”,是因為第三點:

3.超高速寬頻的超高速普及

由於費用限制,印度人只會在“實用”的應用上花流量,比方說支付應用,或者用Uber、Ola Cabs打車等。事實上,許多人的資料流程量永遠是關閉的,只有在極端必要的時候才打開。

去年年底,印度最大的手機運營商Reliance獨闢蹊徑,推出了“Jio Mobile”服務,提供全國範圍內的免費語音通話服務——當然,需要流量。這一服務在印度掀起了巨大的浪潮,許多人紛紛拋棄AirTel,轉而成為Reliance的用戶。在競爭的壓力下,AirTel等其他運營商也先後制定了流量套餐。

在這裡,我想著重表揚一下這些套餐的速度。上個月,我測試了一下Reliance Jio的資料速度,非高峰時段為25 Mbps,高峰時段仍達到5 Mbps。這一速度不僅快於四年前印度的家庭WiFi,甚至也超越了我在美國使用的AT&T的套餐。

你大概知道我下面要說什麼了:

4.要求速度的應用,該你們上場了

“挺有意思的。”我的幾位矽谷同事這樣說道,“不過,我怎樣才能從中賺錢呢?”

那就該說第5點了:

5.應用盈利模式:重視與運營商合作,而非應用內付費

目前,較受印度消費者歡迎的數位支付應用均為本土產品,在短時間內,這些產品大概不會支援亞馬遜或eBay等非印度產的購物平臺。與此類似,印度消費者也不習慣于在應用內支付,尤其是面對自己不熟悉的公司或品牌的時候。因此,非印度本土應用最好不要直接向消費者收費。

對於這些公司來說,在印度發展的最佳策略,就是和移動運營商合作,從運營商代收費中盈利。比方說,你可以將自己的應用與資料套餐捆綁在一起,從套餐價格中扣除一定的比例。正如上文所說,由於印度資料流程量套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運營商一定急於和知名應用達成合作,內置於他們的套餐當中。

當然,我可能有些過於樂觀。但是,如果印度的智慧手機普及步伐與美國和中國相一致,那麼我的樂觀並不是毫無道理的。明年回到班加羅爾的時候,我期待看到更多美國應用和印度運營商合作的消息;而在返回加州時,我也希望看到風投捶胸頓足,痛恨自己沒有早一些投資印度市場。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83668

這一服務在印度掀起了巨大的浪潮,許多人紛紛拋棄AirTel,轉而成為Reliance的用戶。在競爭的壓力下,AirTel等其他運營商也先後制定了流量套餐。

在這裡,我想著重表揚一下這些套餐的速度。上個月,我測試了一下Reliance Jio的資料速度,非高峰時段為25 Mbps,高峰時段仍達到5 Mbps。這一速度不僅快於四年前印度的家庭WiFi,甚至也超越了我在美國使用的AT&T的套餐。

你大概知道我下面要說什麼了:

4.要求速度的應用,該你們上場了

“挺有意思的。”我的幾位矽谷同事這樣說道,“不過,我怎樣才能從中賺錢呢?”

那就該說第5點了:

5.應用盈利模式:重視與運營商合作,而非應用內付費

目前,較受印度消費者歡迎的數位支付應用均為本土產品,在短時間內,這些產品大概不會支援亞馬遜或eBay等非印度產的購物平臺。與此類似,印度消費者也不習慣于在應用內支付,尤其是面對自己不熟悉的公司或品牌的時候。因此,非印度本土應用最好不要直接向消費者收費。

對於這些公司來說,在印度發展的最佳策略,就是和移動運營商合作,從運營商代收費中盈利。比方說,你可以將自己的應用與資料套餐捆綁在一起,從套餐價格中扣除一定的比例。正如上文所說,由於印度資料流程量套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運營商一定急於和知名應用達成合作,內置於他們的套餐當中。

當然,我可能有些過於樂觀。但是,如果印度的智慧手機普及步伐與美國和中國相一致,那麼我的樂觀並不是毫無道理的。明年回到班加羅爾的時候,我期待看到更多美國應用和印度運營商合作的消息;而在返回加州時,我也希望看到風投捶胸頓足,痛恨自己沒有早一些投資印度市場。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8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