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縮表,對你我有什麼影響?”

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的第10個年頭,美聯儲決心邁出新的一步——縮表!

伴隨著這一政策的落實,或許一場危機正在不斷逼近中。

美聯儲宣佈縮表

在結束政策會議後,美聯儲於本週四(21日)宣佈,將從今年10月開始縮減總額高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即縮表)。這意味著,美聯儲正式告別了因危機而生的量化寬鬆(QE)時代,轉而迎接量化緊縮(QT)時代。

同時,美聯儲預期今年仍將加息一次,明年加息三次。

什麼是縮表

估計大家對“加息”還有點概念,

對“縮表”,肯定是一臉懵逼。

簡單科普一下!

這縮表的表,指的是資產負債表。打個比喻,就是美聯儲想給自身“減肥”,擠一擠金融危機後給自己加注的水分。

具體來說,美聯儲縮表就是回收美元基礎貨幣,基礎貨幣的縮減,由於貨幣的“乘數效應”,影響到貨幣市場就是數倍的增加,使這些錢是從市場上消失。

寬鬆時代正式結束

從2015年開始,美國央媽加息已經四次,但開始縮表,則是首次。

為何是在此時開始縮表?

這就得從9年前說起,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當時美聯儲為了挽救危機,迅速將利率下調至零,並開啟了浩浩蕩蕩的量化寬鬆(QE)的貨幣政策,引領了全球貨幣超級寬鬆的十年。

不過,歷史上的貨幣政策,總是和經濟金融週期一樣,

有寬鬆就有緊縮,二者交替出現。

因此,美聯儲通過逐步減少對到期證券本金再投資來被動“縮表”,也意味著美國過去十年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式加速轉入緊縮。

更重要的意義是,全球範圍內的貨幣寬鬆政策,也將跟隨美國央媽,加速退出。

所以說,一個時代正式結束的說法,毫不誇張。

中國央媽跟不跟?

其對美國經濟產生的影響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外溢影響不容小視。

理論上,美聯儲縮表對應的是美元貨幣的加速緊縮,美元是世界貨幣,這會加速美元回流,這會對全球貨幣造成貶值壓力。為此,全球貨幣都必須面對被動緊縮的壓力。

咱們的央媽也不例外,於是我們看到中國央媽老早就開始強化資本兌換的監管,甚至還修改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等等。

那縮表,咱們的央行會“跟”還是“不跟”呢?

有分析觀點指出,中國央行不會跟風縮表。

人民日報稱,美聯儲縮表不會對人民幣形成明顯的外部壓力,實際上全世界對美國縮表還是很關注的,但中期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望。

新興市場面臨資本外流挑戰

不過,我們也看到,今年1月末到3月末,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持續收縮,引發市場關注。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縮表並不一定意味著收緊銀根,4月份央行資產負債表已重新轉為擴表。

另外,隨著“縮表”的推進,中長期來看,“縮表”將直接影響美債供需關係,推動美債收益率上升,美債收益率正是全球資產定價的重要基準之一。此外,“縮表”將收緊美元流動性,給美元帶來升值壓力,考慮到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等因素,新興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本幣貶值和資金外流挑戰。

有財經分析人士指出,自1920年以來,美聯儲共計進行了7次縮表,美聯儲每一次的縮表都會對其他國家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縮表後一年有的國家表現為物價大幅上漲,有的表現為一兩年後經濟大幅下滑,有的表現為三年後資本外流大幅增加,總之就是誰的債務多,誰的杠杆大,誰的泡沫嚴重就會摧毀誰。

綜合來看,套用那句足球場上的話,可能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縮表並不一定意味著收緊銀根,4月份央行資產負債表已重新轉為擴表。

另外,隨著“縮表”的推進,中長期來看,“縮表”將直接影響美債供需關係,推動美債收益率上升,美債收益率正是全球資產定價的重要基準之一。此外,“縮表”將收緊美元流動性,給美元帶來升值壓力,考慮到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等因素,新興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本幣貶值和資金外流挑戰。

有財經分析人士指出,自1920年以來,美聯儲共計進行了7次縮表,美聯儲每一次的縮表都會對其他國家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縮表後一年有的國家表現為物價大幅上漲,有的表現為一兩年後經濟大幅下滑,有的表現為三年後資本外流大幅增加,總之就是誰的債務多,誰的杠杆大,誰的泡沫嚴重就會摧毀誰。

綜合來看,套用那句足球場上的話,可能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