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霸屏的“大女主戲”裡,我們“逼死”了真正敢於反抗的女性

時下流傳一個概念,叫“大女主戲”,凸顯出女性在劇中的分量。然而女主在劇中大多也不過是男權社會下,依靠男人步步高升的邊緣角色。我們看得熱鬧,站隊女主,卻對那些鬧騰的,

敢愛敢恨的配角表示不屑、憎恨。這之中當然有影視劇刻意引導的原因,但我們是不是下意識討厭那些有個性、自立的角色呢?這還有待商榷。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原本靠坑蒙拐騙混江湖的周瑩,被吳聘感化後,開始了溫良謙恭儉。她被吳家人一次次誤會,

卻都沒有憤然出走,沒有使用歪門邪道,而是一次次辯解,一次次做好人。到最後,她成為了一位讓大家服氣的和善女人。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周瑩和吳聘。(網路圖)

無獨有偶,在前不久熱播的《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羅子君原本蠻不講理,從頭到腳都散發著好鬧騰的氣息,

可在經歷了離婚變故,獨自闖蕩職場時,她已然溫和有禮,連談吐都變得文雅許多。

她們都是女性自立自強的典範,可她們的自立自強仍需要借助溫順的外殼。而這個現象,並非個例。

時下流傳一個概念,叫“大女主戲”,這個大字,凸顯出女性在劇中的分量。但如果細究起來,“大女主戲”裡,氣質溫順的女人往往更容易笑到最後。準確的說,如果一個女人長著和氣的外表,

操持溫柔和氣的腔調,又得到三兩貴族男人的保駕護航,她很可能成為笑到最後的女人。而那些個性強烈,真正特立獨行的女子,在這個框架中反而難以活到最後。

大女主們大約可分兩類:

第一類,本性即溫和良善,只是不幸遭受奸人所害,開局蹉跎。但憑藉不鬧騰的性格和一副花容月貌,最終實現幸福結局;

第二類,女主本來不符合主流價值和審美,

性格鮮明,自我叛逆,從事低級行業,在社會摸爬滾打,但遇到了一個或多個好男人,進入了一個上流人的體制,隨之被改造成端莊大氣、歲月靜好的女人。

前者如《大唐榮耀》《錦繡未央》《思美人》《如懿傳》,後者如《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等。

《我的前半生》電視劇裡,

馬伊琍飾演羅子君。(網路圖)

如今,“大女主戲”非常火。僅僅2017年下半年,不完全統計,就有十七部大女主戲登上螢幕。這些劇多改編自網路小說,對皇權社會裡的後宮故事或女性奮鬥傳記進行再創作。以TVB名作《金枝欲孽》和鄭曉龍作品《甄嬛傳》為標誌,“大女主戲”席捲市場,部部都握有非常堅挺的收視資料。

根據網路小說中的大IP改編,邀請一線女星搭檔流量小生,大女主戲的流行是市場的選擇。市場歡迎大女主戲,所以哪怕它遭受質疑,也如雨後春筍,齊齊冒頭。在市場的邏輯裡,受眾喜歡什麼,作者拍什麼,作品要符合受眾的審美層次,迎合受眾的價值觀。這些傾向,映照出受眾內心深處的觀念——“女要溫順會顧家”、“奮鬥可以,但不要僭越父權社會的法則”等。

順從於市場邏輯的大女主戲對固有性別成見的展示,如果我們不加察覺,全盤接受,性別成見就會越來越深,植入受眾觀念深處,受眾卻不自知。

那麼,部分大女主戲到底是如何展示性別成見的呢?

首先,大女主戲所普遍呈現的女主氣質,非但很難鼓勵女性真正走出家庭、擺脫附庸地位,反而起到喚醒受眾回歸家庭的作用。這種氣質,就如同部分女性穿衣搭配愛用的“好嫁風”。

自媒體人孟大明白對“好嫁風”如此總結:“好嫁風的精髓可以這麼概括:顯嫩的配色,乖巧溫柔,略土氣,遠離歐美時尚,適當顯示身體曲線但不要過於暴露。”這是一種喚起男人控制欲而不讓他恐慌、自卑的風格。

所謂好嫁風:略土氣,顯嫩氣,適當顯示身體曲線但不暴露。(網路圖)

其次,愛情和家庭成為女人的最終價值,而男人成為通往這個價值的橋樑。米利特的《性政治》指出:傳統文化認為女性膽小、依賴、脆弱、不成熟、感情用事、邏輯推理能力不強,適合做家務,不適合從事具有領導性、挑戰性的工作。這些對女性角色與氣質的判斷,促成了父權社會男性支配女性的文化與思想基礎。

在不少文藝作品裡,“溫順”的女性仍然更受喜歡,更可能成為正面形象。 “女性可以自立,但必須溫順、乖巧地自立”成為了一種不易被察覺的政治正確,它的表層話語是“女人要賢慧”、“女人應溫和”等。

而驕傲的女人的下場呢?

溫和柔順的女人們找到如意郎君,成為人生贏家,而看上去充滿力量、胸懷傲氣,或者有股鬧騰勁兒的女人,她們不是被改造,就是被毀滅。這不只存在於大女主戲,這幾乎成了中國大陸影視劇的典型套路。

《少年天子》裡,郝蕾飾演的皇后,因為自身的傲氣而與順治頻繁衝突,封建皇權不容她有主見,於是她最終丟了自己的皇后之位,一生得不到想要的幸福,死于淒冷之中;

《甄嬛傳》裡,最能鬧騰的莫過於華妃,但她被塑造成一副歹毒樣兒,理所成章,她成為後宮鬥爭的失敗者,在勝利者的暗喜中寡淡而去;

《甄嬛傳》裡敢愛敢恨的華妃最後下場淒慘。(網路圖)

即便在現代都市劇裡,淩玲、曲筱瀟這樣的女人,只要她們背“歲月靜好”而行,她們就會被刻畫成一副招人煩的形象,反襯羅子君這般女性的溫和善良。

女人不能鬧,鬧了就沒好下場。這條邏輯植入諸多國產影視劇的文本中,這些文本有改編歷史的,有對IP再創作的,也有架空虛構的,卻在這一點不謀而合。當一部部熱門影視劇成為“歲月靜好”女子的頌歌,卻對心懷傲氣或敢於挑戰固有價值的女人欠缺寬容,我們可以想見它背後的價值取向。

在中國社會的傳統認知中,成熟☆禁☆女人理應修身養性、何其大度,隨意揮灑自己的個性,會被視為不成熟的體現。歲月靜好模式,則是一個人收斂個性的絕好保護傘。所以,這些“大女主戲”的女人們,哪怕她們年輕時天不怕地不怕,時間也成為壓制她們心氣的鐵板。這也是父權社會中,女性得不到解放的特徵。

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尷尬在於:社會把身份淩駕在她們的性別之上,她們的價值實現,需要由有男人或父權社會的體制。就像熱播劇《使女的故事》所呈現的:女性被劃定為不同身份:夫人、嬤嬤、使女、馬大、經濟太太和蕩婦,他們的主體性被身份覆蓋,而她們存在的價值只是為了支撐基列國社會秩序的運作。

女性要徹底解放,就需要從富有男性審美需求的身份中跳出。同時,女性解放不意味著徹底逃離家庭,但至少家庭與男人不該是她們單一的歸宿。到如今,即便女性主義運動翻滾澎湃,“使女的幽靈”仍然盤旋在不少文藝作品中,而大女主戲只是其中的典型。

這些建構於男性審美的女性,其實是在場的“消失女人”,就像王家衛在《愛神之手》中呈現的那位華小姐:儘管她被眾多的男人賞玩招待,但那些人僅僅將她視為取悅自己的工具,當做滿足性快感的管道,而並不會真正將她當紅粉知己或者立體的女人看待。所以,當華小姐染病後,那些男人都離她而去,哪怕她死去,那些昔日的名流也不會記住,於是,她是一位“消失的女人”。

“大女主戲”並非完全服膺於性別成見,的確存在一些作品,在刻畫女性奮鬥時有獨到之處。像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的奮鬥不靠男人,靠的是自己的智商與情商,吳聘去世後,她一個人挑起大樑,重振吳家大業,儼然一部勵志的女性《創業史》。但更多的“大女主戲”卻選擇讓女性的價值建立在對男人和權力的爭奪上。女性成為披著女人外皮的“男權者”。

《使女的故事》電視劇改編自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同名代表作。(網路圖)

可即便是那些登上權力頂峰的女人,大女主戲對她們的渲染也畏手畏腳,不如所謂“大帝”戲般神采飛揚。成功的總是一代“賢後”,而靜妃、華妃,這些驕傲的女人,都不得好死或悶悶不樂,甚至到了現代都市,被陳俊生、賀涵接受的也只是溫文爾雅的離婚後“羅子君”,而非那個有什麼說什麼、大大方方的她。

所以,我希望在日後的大女主戲中,看到更多的周瑩,或者更多如《使女的故事》這般具有批判力的作品,而那些為了權利和男人醉生夢死的女主們,她們多如牛毛,卻不過是同一個人罷了。

(責任編輯:胡描)

觀察員 宗城_文

市場歡迎大女主戲,所以哪怕它遭受質疑,也如雨後春筍,齊齊冒頭。在市場的邏輯裡,受眾喜歡什麼,作者拍什麼,作品要符合受眾的審美層次,迎合受眾的價值觀。這些傾向,映照出受眾內心深處的觀念——“女要溫順會顧家”、“奮鬥可以,但不要僭越父權社會的法則”等。

順從於市場邏輯的大女主戲對固有性別成見的展示,如果我們不加察覺,全盤接受,性別成見就會越來越深,植入受眾觀念深處,受眾卻不自知。

那麼,部分大女主戲到底是如何展示性別成見的呢?

首先,大女主戲所普遍呈現的女主氣質,非但很難鼓勵女性真正走出家庭、擺脫附庸地位,反而起到喚醒受眾回歸家庭的作用。這種氣質,就如同部分女性穿衣搭配愛用的“好嫁風”。

自媒體人孟大明白對“好嫁風”如此總結:“好嫁風的精髓可以這麼概括:顯嫩的配色,乖巧溫柔,略土氣,遠離歐美時尚,適當顯示身體曲線但不要過於暴露。”這是一種喚起男人控制欲而不讓他恐慌、自卑的風格。

所謂好嫁風:略土氣,顯嫩氣,適當顯示身體曲線但不暴露。(網路圖)

其次,愛情和家庭成為女人的最終價值,而男人成為通往這個價值的橋樑。米利特的《性政治》指出:傳統文化認為女性膽小、依賴、脆弱、不成熟、感情用事、邏輯推理能力不強,適合做家務,不適合從事具有領導性、挑戰性的工作。這些對女性角色與氣質的判斷,促成了父權社會男性支配女性的文化與思想基礎。

在不少文藝作品裡,“溫順”的女性仍然更受喜歡,更可能成為正面形象。 “女性可以自立,但必須溫順、乖巧地自立”成為了一種不易被察覺的政治正確,它的表層話語是“女人要賢慧”、“女人應溫和”等。

而驕傲的女人的下場呢?

溫和柔順的女人們找到如意郎君,成為人生贏家,而看上去充滿力量、胸懷傲氣,或者有股鬧騰勁兒的女人,她們不是被改造,就是被毀滅。這不只存在於大女主戲,這幾乎成了中國大陸影視劇的典型套路。

《少年天子》裡,郝蕾飾演的皇后,因為自身的傲氣而與順治頻繁衝突,封建皇權不容她有主見,於是她最終丟了自己的皇后之位,一生得不到想要的幸福,死于淒冷之中;

《甄嬛傳》裡,最能鬧騰的莫過於華妃,但她被塑造成一副歹毒樣兒,理所成章,她成為後宮鬥爭的失敗者,在勝利者的暗喜中寡淡而去;

《甄嬛傳》裡敢愛敢恨的華妃最後下場淒慘。(網路圖)

即便在現代都市劇裡,淩玲、曲筱瀟這樣的女人,只要她們背“歲月靜好”而行,她們就會被刻畫成一副招人煩的形象,反襯羅子君這般女性的溫和善良。

女人不能鬧,鬧了就沒好下場。這條邏輯植入諸多國產影視劇的文本中,這些文本有改編歷史的,有對IP再創作的,也有架空虛構的,卻在這一點不謀而合。當一部部熱門影視劇成為“歲月靜好”女子的頌歌,卻對心懷傲氣或敢於挑戰固有價值的女人欠缺寬容,我們可以想見它背後的價值取向。

在中國社會的傳統認知中,成熟☆禁☆女人理應修身養性、何其大度,隨意揮灑自己的個性,會被視為不成熟的體現。歲月靜好模式,則是一個人收斂個性的絕好保護傘。所以,這些“大女主戲”的女人們,哪怕她們年輕時天不怕地不怕,時間也成為壓制她們心氣的鐵板。這也是父權社會中,女性得不到解放的特徵。

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尷尬在於:社會把身份淩駕在她們的性別之上,她們的價值實現,需要由有男人或父權社會的體制。就像熱播劇《使女的故事》所呈現的:女性被劃定為不同身份:夫人、嬤嬤、使女、馬大、經濟太太和蕩婦,他們的主體性被身份覆蓋,而她們存在的價值只是為了支撐基列國社會秩序的運作。

女性要徹底解放,就需要從富有男性審美需求的身份中跳出。同時,女性解放不意味著徹底逃離家庭,但至少家庭與男人不該是她們單一的歸宿。到如今,即便女性主義運動翻滾澎湃,“使女的幽靈”仍然盤旋在不少文藝作品中,而大女主戲只是其中的典型。

這些建構於男性審美的女性,其實是在場的“消失女人”,就像王家衛在《愛神之手》中呈現的那位華小姐:儘管她被眾多的男人賞玩招待,但那些人僅僅將她視為取悅自己的工具,當做滿足性快感的管道,而並不會真正將她當紅粉知己或者立體的女人看待。所以,當華小姐染病後,那些男人都離她而去,哪怕她死去,那些昔日的名流也不會記住,於是,她是一位“消失的女人”。

“大女主戲”並非完全服膺於性別成見,的確存在一些作品,在刻畫女性奮鬥時有獨到之處。像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的奮鬥不靠男人,靠的是自己的智商與情商,吳聘去世後,她一個人挑起大樑,重振吳家大業,儼然一部勵志的女性《創業史》。但更多的“大女主戲”卻選擇讓女性的價值建立在對男人和權力的爭奪上。女性成為披著女人外皮的“男權者”。

《使女的故事》電視劇改編自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同名代表作。(網路圖)

可即便是那些登上權力頂峰的女人,大女主戲對她們的渲染也畏手畏腳,不如所謂“大帝”戲般神采飛揚。成功的總是一代“賢後”,而靜妃、華妃,這些驕傲的女人,都不得好死或悶悶不樂,甚至到了現代都市,被陳俊生、賀涵接受的也只是溫文爾雅的離婚後“羅子君”,而非那個有什麼說什麼、大大方方的她。

所以,我希望在日後的大女主戲中,看到更多的周瑩,或者更多如《使女的故事》這般具有批判力的作品,而那些為了權利和男人醉生夢死的女主們,她們多如牛毛,卻不過是同一個人罷了。

(責任編輯:胡描)

觀察員 宗城_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