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書說|如果秦始皇沒有死在西元前210年

我是在重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又一次產生了這個假想:如果西元前210年,

秦始皇沒有駕崩于沙丘宮,而是回到了咸陽,秦帝國的歷史會有多大的變化?還會有劉、項的楚漢之爭嗎?

茨威格是撩撥人心思的高手,讀他的這本書,最容易產生的衝動就是想去假設歷史。他在書中向我們展示的,是歷史節點上一些細微的變化,

直接影響了歷史的走向,這些瞬間變化的轉捩點,給人無數遐想。

Part 1

大秦帝國伴隨著燒了3個月的秦宮大火一併熄滅。項羽在咸陽城縱兵屠城,劫掠財貨與婦女,衣錦還鄉。這一年是西元前206年,距離秦始皇去世僅4年時間,而秦帝國的禍患其實就埋在4年前,

始皇帝駕崩的那一天——前二一零年七月丙寅日。

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東巡,一路望海而還,車駕到平原津時,皇帝病了。此時,他是一個心裡裝滿死亡恐懼和未來野心的知天命的老人。他沒想過這次生病會要了自己的命,他的帝國雛形初具,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雖然病重,但皇帝不願意相信自己會命不久矣,並沒有開始安排後事,他像一個剛在海邊用沙子塑起城堡的孩子,

不願意離場。大臣們沒人敢去觸這個黴頭,大都緘口不言。直到七月丙寅日,始皇帝臨死前,才意識到自己過不了這個坎,想要把權力傳給自己的長子扶蘇,他準備好了給扶蘇的信,要他趕回咸陽:“與喪,會咸陽而葬。”

歷史上,扶蘇接到的信,並不是授予君權,而是賜死。歷史在這裡拐彎,把秦帝國帶向四年後的徹底滅亡。假如,秦始皇沒有死在這裡,而是挨回了咸陽,

甚至奇跡般康復,歷史將會是另一番景象。

此時的秦帝國,並不是沒有社會矛盾,嚴苛對待六國舊貴族,壓榨民力的情況仍然會繼續。只是因為有始皇帝的存在,所有的矛盾都被壓住了。始皇帝的峻酷,對整個國家來說,一方面是一種強悍的圖騰性的存在,

激勵帝國整個統治階層的志氣,一方面使被他擊敗的各方力量都不敢妄動。

而且,此時的秦帝國內外正在步入思想逐步統一和國力調整階段。秦始皇好大喜功,晚期營建過度是事實,但民眾畏于他的聲威,尚能順服,即使有陳勝吳廣起事,效忠于皇帝的強大秦軍尚在,始皇帝驅使秦軍,如人使臂,指揮自如;六國故舊,攝于始皇帝之威,未必敢貿然起事。假使有類如陳勝吳廣起事者,難保不被逐一撲滅。

此時,即使有劉、項二人,郡縣制管理體系日漸完善,劉邦只能安心做一名帝國基層幹部,緩圖進身之道;而項羽即使起事,楚國故舊勢力,在始皇帝餘威震懾之下,是否能揭竿而起,支援他們叔侄的義舉,尚在兩可之間,更不用說,嚴格、有效的社會管控之下,項氏叔侄是否有起事的勇氣。

更要命的是,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幹部系統只要存在,就能確保帝國高效運轉,不至於因為一處生變,而全盤皆亂。帝國決然不會像胡亥接手之後,先是誅殺三世積功于秦的蒙恬兄弟,冷了人心,散了邊疆精銳之卒的士氣,而後大肆屠戮王室,剪滅先朝群臣,使整個帝國陷入軀幹龐大而神經紊亂的低效之中。

當秦始皇能有時間從容圖之,並有足夠多的時間準備後事,把權力交給素有賢德之稱、同情儒生的長子扶蘇,帝國就會迎來一段難得的修養生息的機會。扶蘇同情儒生,甚至有可能會成為一位尊崇儒家思想的君王。即使在他登基之後,仍然有民變,文治,開創帝國的幹部皆在,國家書牘不絕,運轉如常,武功,蒙恬統帥的擊潰匈奴的大軍拱衛,彈壓農民起義,仍然得力。

以扶蘇之德,不會像胡亥一樣聽從趙高的煽動,他的心腹是蒙氏兄弟,更不會出現胡亥“更為法律,務益刻深”的局面。在迅速撫平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之後,他會察覺到帝國的長治久安,不僅在武力強大,更需要思想統一,儒家思想能提前被政治相中,教化百姓,撫慰六國故舊,則國內承平。而此時,北方最大的威脅匈奴人,也震于蒙氏兄弟所統轄的鐵騎,而不敢有所異動,內外順遂,秦國二世而亡的尷尬,恐怕是很難出現的。

熟悉秦漢歷史的人,都聽說過“漢承秦制”的說法。漢朝建立之後,規章制度基本是秦朝的延續,中央依然是三公九卿,地方還採用郡縣制,不同之處,只是把秦制中嚴苛的程度降低,並與民休養。這些程度上的變化,並非只有漢朝可以施行,對早夭的秦帝國而言,只是沒有攢夠人品,等到一位相對開明、溫和的君主而已。

Part 2

這類的假設到底是否無聊,見仁見智。嚴肅的歷史學家,對此類假設多持不屑態度,在他們看來,歷史已經發生,對事實之外的任何假設,都是無意義的。但是,如果我們變個角度思考,這樣的假設思考,未嘗不會給我們帶來一種歷史的智慧。

斯坦福大學歷史學教授伊恩·莫里斯就曾大張旗鼓地假設東西方歷史的變革,並以此出發,探尋歷史的奧秘。他把自己的假設和研究寫成了一本書——《西方將主宰多久——東方為什麼會落後,西方為什麼能崛起》,這本書一開始,莫里斯教授就假設了這樣一幕:

倫敦,1848年4月3日。維多利亞女王忍著頭痛,跪候在木碼頭上,她的丈夫就跪在她身旁。他們在等待的是大清帝國總督的艦隊,由於中國艦隊的旗艦過於龐大,無法駛入東印度碼頭,總督耆英大張旗鼓的倫敦之行只能改乘一艘稍小些的裝甲汽船上岸。

上岸之後,耆英以單調低沉的聲音,朗讀著來自北京的官方聲明。維多利亞女王已知曉上面的內容:道光皇帝恩准了不列顛女王向宗主國致敬的意願;維多利亞女王乞求向清帝國進貢和納稅,並頓首臣服;道光皇帝恩准將英帝國納為中國的領地,並准許英國遵從中國之道。

伊恩·莫里斯

在莫里斯教授的設想中,大清帝國是這樣擊潰英國的:

起初,中國人受到了歡迎。中國資助過英國人民反抗拿破崙的戰爭,後者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不准英國船隻駛進歐洲各港口。但1815年後,中國銷往英國的商品越來越廉價,最終導致蘭開夏的紡織廠破產倒閉。當英國人抗議並提高關稅時,中國軍隊將驕傲的英國皇家海軍一舉擊潰,將納爾遜海軍上將擊斃,並洗劫了南部海岸沿線的各個城鎮。

同樣是對歷史的假設,莫里斯的膽量是遠大於我的,而他把這鍋水攪渾的目的,是想探究在東西方交流的歷史中,西方的崛起到底是否尤其必然性。

關於西方的崛起,向來有兩種說法:“長期註定”說,認為人文、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的諸多因素,決定工業革命註定在西方發生,西方的崛起是必然之勢;“短期偶然”說則認為,歐洲崛起只是運氣好而已,歐洲相對於東方的優勢,直到1750年仍不明顯,西方領先東方,只是最近兩百多年的事情而已。

這種爭論多年來糾纏不休,結論孰對孰錯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有趣的是論辯的過程,夾雜的是不斷膨脹的西方中心論和“二戰”之後對這一理論的反思。

《西方將主宰多久——東方為什麼會落後,西方為什麼能崛起》

莫里斯的有趣之處在於,他從假設開設,想向更多的人說明,那些標誌著文明社會的標誌性要素,其實在東西方都出現了,儘管年代上或許某些事物西方出現得更早一點,某些事物東方擁有的更快一點,但關鍵是“東西方發生的事情不僅相似,而且發生的先後順序也差不多”。東西方是兩個互相獨立的世界,各自沿著相似的歷史軌跡前進,這說明西方本身並無特異之處;沒有什麼物質文明是永恆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西方的優勢,也不過是歷史中的一個短暫插曲。

在這本書,莫里斯最終把西方近兩百年領先的原因,歸結為地理上的優勢,因為地理優勢,西方更早地發現了美洲,並開啟了一個西方的時代。但是,他也發現,當社會發展到當代,地理的優勢開始變得缺乏意義,地理的分隔已經不能阻礙文明的交流與發展了。於是,另一次歷史的機遇重新擺在東西方面前,未來的世紀,東西方誰能更加領先,仍然值得我們繼續探索。

Part 3

其實,理智如莫里斯,仍然在自己的窠臼中打轉,如果把他大膽的假設再嫁接到關於秦始皇的這個假設之上,我們可能會發現更多好玩的事情。

假如,秦帝國二世不絕,扶蘇一系能穩定執掌帝國的權力,那麼,很快內部穩定的帝國就會想方設法根除存在與帝國西北邊陲的匈奴。匈奴人的馬場和胭脂地——河西走廊也會很快就被秦帝國佔領。失去根基的匈奴帝國,面對磐石一塊的秦帝國,是否會失去信心,提前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遷移,那麼,東方的帝國送給西方世界的,就會是一個提前到來的匈奴輕騎兵軍團,西方的世界又將會發生怎樣的巨變。

而回到秦帝國本身,早早確定郡縣制之後,如果治理一個龐大帝國的問題始終會是皇帝們的頭號難題,貴族系統悉數被消滅,官僚選拔制度會被提前提上日程,科舉制度是否會被跨越千年提上議事日程。那麼,這樣一個龐大帝國的運轉,又會走向一個怎樣的未來。

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假如”“為什麼”“然後呢”是三個偉大的詞彙。不管什麼時候,面對什麼現實,當我們發現現實的罅隙中,有閃光的地方,用“假如”去探索,用“為什麼”來追究,用“然後呢”來保持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關注,就能構成我們對這個世界生生不息的好奇心,而這些好奇心,才是我們生存下去最重要的武器。

這些胡思亂想,最終還是要感謝茨威格的。理性的探索需要嚴謹,激發人們進入理性思考的,常常是能觸動內心的感動。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描繪給我們的,是歷史轉折時刻人內心的高貴、不屈,或者惶惑與無奈,無論強大還是孱弱,這都是人性美好的一面,透過這些人性的罅隙看過去,最美妙的事情,其實仍然是已知世界帶給我們的更多未知的想像。

難保不被逐一撲滅。

此時,即使有劉、項二人,郡縣制管理體系日漸完善,劉邦只能安心做一名帝國基層幹部,緩圖進身之道;而項羽即使起事,楚國故舊勢力,在始皇帝餘威震懾之下,是否能揭竿而起,支援他們叔侄的義舉,尚在兩可之間,更不用說,嚴格、有效的社會管控之下,項氏叔侄是否有起事的勇氣。

更要命的是,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幹部系統只要存在,就能確保帝國高效運轉,不至於因為一處生變,而全盤皆亂。帝國決然不會像胡亥接手之後,先是誅殺三世積功于秦的蒙恬兄弟,冷了人心,散了邊疆精銳之卒的士氣,而後大肆屠戮王室,剪滅先朝群臣,使整個帝國陷入軀幹龐大而神經紊亂的低效之中。

當秦始皇能有時間從容圖之,並有足夠多的時間準備後事,把權力交給素有賢德之稱、同情儒生的長子扶蘇,帝國就會迎來一段難得的修養生息的機會。扶蘇同情儒生,甚至有可能會成為一位尊崇儒家思想的君王。即使在他登基之後,仍然有民變,文治,開創帝國的幹部皆在,國家書牘不絕,運轉如常,武功,蒙恬統帥的擊潰匈奴的大軍拱衛,彈壓農民起義,仍然得力。

以扶蘇之德,不會像胡亥一樣聽從趙高的煽動,他的心腹是蒙氏兄弟,更不會出現胡亥“更為法律,務益刻深”的局面。在迅速撫平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之後,他會察覺到帝國的長治久安,不僅在武力強大,更需要思想統一,儒家思想能提前被政治相中,教化百姓,撫慰六國故舊,則國內承平。而此時,北方最大的威脅匈奴人,也震于蒙氏兄弟所統轄的鐵騎,而不敢有所異動,內外順遂,秦國二世而亡的尷尬,恐怕是很難出現的。

熟悉秦漢歷史的人,都聽說過“漢承秦制”的說法。漢朝建立之後,規章制度基本是秦朝的延續,中央依然是三公九卿,地方還採用郡縣制,不同之處,只是把秦制中嚴苛的程度降低,並與民休養。這些程度上的變化,並非只有漢朝可以施行,對早夭的秦帝國而言,只是沒有攢夠人品,等到一位相對開明、溫和的君主而已。

Part 2

這類的假設到底是否無聊,見仁見智。嚴肅的歷史學家,對此類假設多持不屑態度,在他們看來,歷史已經發生,對事實之外的任何假設,都是無意義的。但是,如果我們變個角度思考,這樣的假設思考,未嘗不會給我們帶來一種歷史的智慧。

斯坦福大學歷史學教授伊恩·莫里斯就曾大張旗鼓地假設東西方歷史的變革,並以此出發,探尋歷史的奧秘。他把自己的假設和研究寫成了一本書——《西方將主宰多久——東方為什麼會落後,西方為什麼能崛起》,這本書一開始,莫里斯教授就假設了這樣一幕:

倫敦,1848年4月3日。維多利亞女王忍著頭痛,跪候在木碼頭上,她的丈夫就跪在她身旁。他們在等待的是大清帝國總督的艦隊,由於中國艦隊的旗艦過於龐大,無法駛入東印度碼頭,總督耆英大張旗鼓的倫敦之行只能改乘一艘稍小些的裝甲汽船上岸。

上岸之後,耆英以單調低沉的聲音,朗讀著來自北京的官方聲明。維多利亞女王已知曉上面的內容:道光皇帝恩准了不列顛女王向宗主國致敬的意願;維多利亞女王乞求向清帝國進貢和納稅,並頓首臣服;道光皇帝恩准將英帝國納為中國的領地,並准許英國遵從中國之道。

伊恩·莫里斯

在莫里斯教授的設想中,大清帝國是這樣擊潰英國的:

起初,中國人受到了歡迎。中國資助過英國人民反抗拿破崙的戰爭,後者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不准英國船隻駛進歐洲各港口。但1815年後,中國銷往英國的商品越來越廉價,最終導致蘭開夏的紡織廠破產倒閉。當英國人抗議並提高關稅時,中國軍隊將驕傲的英國皇家海軍一舉擊潰,將納爾遜海軍上將擊斃,並洗劫了南部海岸沿線的各個城鎮。

同樣是對歷史的假設,莫里斯的膽量是遠大於我的,而他把這鍋水攪渾的目的,是想探究在東西方交流的歷史中,西方的崛起到底是否尤其必然性。

關於西方的崛起,向來有兩種說法:“長期註定”說,認為人文、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的諸多因素,決定工業革命註定在西方發生,西方的崛起是必然之勢;“短期偶然”說則認為,歐洲崛起只是運氣好而已,歐洲相對於東方的優勢,直到1750年仍不明顯,西方領先東方,只是最近兩百多年的事情而已。

這種爭論多年來糾纏不休,結論孰對孰錯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有趣的是論辯的過程,夾雜的是不斷膨脹的西方中心論和“二戰”之後對這一理論的反思。

《西方將主宰多久——東方為什麼會落後,西方為什麼能崛起》

莫里斯的有趣之處在於,他從假設開設,想向更多的人說明,那些標誌著文明社會的標誌性要素,其實在東西方都出現了,儘管年代上或許某些事物西方出現得更早一點,某些事物東方擁有的更快一點,但關鍵是“東西方發生的事情不僅相似,而且發生的先後順序也差不多”。東西方是兩個互相獨立的世界,各自沿著相似的歷史軌跡前進,這說明西方本身並無特異之處;沒有什麼物質文明是永恆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西方的優勢,也不過是歷史中的一個短暫插曲。

在這本書,莫里斯最終把西方近兩百年領先的原因,歸結為地理上的優勢,因為地理優勢,西方更早地發現了美洲,並開啟了一個西方的時代。但是,他也發現,當社會發展到當代,地理的優勢開始變得缺乏意義,地理的分隔已經不能阻礙文明的交流與發展了。於是,另一次歷史的機遇重新擺在東西方面前,未來的世紀,東西方誰能更加領先,仍然值得我們繼續探索。

Part 3

其實,理智如莫里斯,仍然在自己的窠臼中打轉,如果把他大膽的假設再嫁接到關於秦始皇的這個假設之上,我們可能會發現更多好玩的事情。

假如,秦帝國二世不絕,扶蘇一系能穩定執掌帝國的權力,那麼,很快內部穩定的帝國就會想方設法根除存在與帝國西北邊陲的匈奴。匈奴人的馬場和胭脂地——河西走廊也會很快就被秦帝國佔領。失去根基的匈奴帝國,面對磐石一塊的秦帝國,是否會失去信心,提前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遷移,那麼,東方的帝國送給西方世界的,就會是一個提前到來的匈奴輕騎兵軍團,西方的世界又將會發生怎樣的巨變。

而回到秦帝國本身,早早確定郡縣制之後,如果治理一個龐大帝國的問題始終會是皇帝們的頭號難題,貴族系統悉數被消滅,官僚選拔制度會被提前提上日程,科舉制度是否會被跨越千年提上議事日程。那麼,這樣一個龐大帝國的運轉,又會走向一個怎樣的未來。

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假如”“為什麼”“然後呢”是三個偉大的詞彙。不管什麼時候,面對什麼現實,當我們發現現實的罅隙中,有閃光的地方,用“假如”去探索,用“為什麼”來追究,用“然後呢”來保持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關注,就能構成我們對這個世界生生不息的好奇心,而這些好奇心,才是我們生存下去最重要的武器。

這些胡思亂想,最終還是要感謝茨威格的。理性的探索需要嚴謹,激發人們進入理性思考的,常常是能觸動內心的感動。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描繪給我們的,是歷史轉折時刻人內心的高貴、不屈,或者惶惑與無奈,無論強大還是孱弱,這都是人性美好的一面,透過這些人性的罅隙看過去,最美妙的事情,其實仍然是已知世界帶給我們的更多未知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