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水滸這三人感情超鐵,他們有門功夫李逵根本不會,名字卻暗藏玄機

文:柳侍墨(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水滸英雄一百單八將,涵蓋了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一眾良將。毫不誇張地說,忠義堂是擁有水陸空全能型人才的超強陣營,而且又有水泊梁山的天險,

也難怪大宋的官兵們打不贏。

《水滸傳》雖然是一部奇書,但其中也留有不少空白之處。這就引起了後世讀者們的無限腦補,其中有些比較奇葩的觀點還彙集成書。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有一本《水泊梁山的傳說》,書中的好漢們不僅躺槍,還配有插圖。

在《水泊梁山的傳說》中,曾這樣記錄阮氏三雄的姓名由來:

石碣村有個阮老漢,婆娘生了三胞胎(沒錯就是日後的阮氏三雄)。阮老漢對著三個兒子喜憂參半:喜的是添丁進口,憂的是不容易養活。而且這仨兄弟一般無二,阮老漢自己分辨起來也撓頭。不過這兄弟仨天生一副好水性(梁山卻有不少旱鴨子,比如李逵),能夠打漁貼補家用。但是怎麼取名,卻比較棘手。

於是在猴年馬月的某一天,阮老漢和三兄弟商量:以各自捕魚的斤兩來命名(並且決定哥弟順序)。於是哥仨一個猛子紮下去,各自拎上來一條魚。上秤一稱:二斤、五斤、七斤。

如讀者們所料,得魚二斤的就是阮小二,其他兩人分別是小七和小五。於是兄弟三個就這樣有了名字,也順便解決了排次。阮老漢解決了一樁心腹事,卻又將小二悄悄的叫過來叮囑:以名字論,你居長;但以技術論,

你卻是最次(才捉了一條二斤的魚)。兄長當為表率,以後還要勤加練習才是。

“以斤兩取名”這個梗雖然看上去比較奇葩,但也比“推牌九以點數當名字”更靠譜。舊時的老人給孩子們取名有個陋習——叫個渾名好養活(譬如鐵蛋兒、狗剩子之類)。在電影《小兵張嘎》中,

“嘎子”就是渾名,電影裡不是還有句臺詞說張嘎是“嘎魚”麼?所以時值今日,如果有人以“吆雞”或者“二筒”當乳名,仔細想想,也沒什麼奇怪。

其實在這個故事裡,最禁不起推敲的梗不是“以斤兩命名”,而是“阮氏三雄是三胞胎兄弟”。

試想,在生產力低下和醫學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阮母一次產下三個兒子還要保證他們身體健康並且順利長大——這樣高難度的任務,尋常百姓估計是完不成的。

阮氏三雄是親兄弟是肯定的,但是關於他們名字由來的原因卻是機動的。民間比較認可的說法,一是按自家的生產順序排,二是按家族的生產順序排——這也符合舊時的民俗特徵。

古代生產力低下,男丁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主要勞動力。所以古人們才企盼著開枝散葉多子多福。而且古代社會保險機制不完善,再加上封建思想的影響,人們對待兒女的態度不同。生了兒子就“養兒防老”——父母與兒子兒媳同吃同住;生了女兒就“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姑娘要是在婆家受了委屈父母不但不能管,還剝奪了姑娘對父母財產的繼承權。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生兒育女直接關係著自己的生活品質(兒子多了說話也硬氣),也就不排除阮母有六七個孩子的可能。只不過,姐妹們都嫁出去了,阮氏三雄得在家留守,侍奉雙親。

古時候交通運輸不發達,村落之間鮮有通婚的。不少村子都是一個姓氏,有些地方乾脆直接以“張家村”、“李家窪”來命名(《西遊記》中的高老莊亦是如此)。從村頭走到村尾,基本都是沾親帶故的。於是平輩們也按順序排名:東家的是老大,西家的就是老二……即使阮母只生了阮氏三雄他們哥仨,擱在阮氏大家族裡,變成二、五、七也不稀奇。

除了“渾名”說與“排序”說,還有另一種可能:在北方地區,有些地方流傳著“以孩子出生時的重量為乳名”的習俗。影視劇裡的穩婆總是會說“恭喜老爺,夫人生了一個八斤六兩的大胖小子!”——及至現在,孕婦在生產之後,醫院裡也會將親生兒的重量作為建檔的重要內容。

雖然,北方的農村裡確實是有不少乳名為“七斤子”和“八斤子”的老者,但是——七斤的孩子(阮小七)健康成長毋庸置疑,五斤的孩子(阮小五)細心調理養大也應該不成問題,二斤的孩子(阮小二)……生下來能養得活嘛?

生了兒子就“養兒防老”——父母與兒子兒媳同吃同住;生了女兒就“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姑娘要是在婆家受了委屈父母不但不能管,還剝奪了姑娘對父母財產的繼承權。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生兒育女直接關係著自己的生活品質(兒子多了說話也硬氣),也就不排除阮母有六七個孩子的可能。只不過,姐妹們都嫁出去了,阮氏三雄得在家留守,侍奉雙親。

古時候交通運輸不發達,村落之間鮮有通婚的。不少村子都是一個姓氏,有些地方乾脆直接以“張家村”、“李家窪”來命名(《西遊記》中的高老莊亦是如此)。從村頭走到村尾,基本都是沾親帶故的。於是平輩們也按順序排名:東家的是老大,西家的就是老二……即使阮母只生了阮氏三雄他們哥仨,擱在阮氏大家族裡,變成二、五、七也不稀奇。

除了“渾名”說與“排序”說,還有另一種可能:在北方地區,有些地方流傳著“以孩子出生時的重量為乳名”的習俗。影視劇裡的穩婆總是會說“恭喜老爺,夫人生了一個八斤六兩的大胖小子!”——及至現在,孕婦在生產之後,醫院裡也會將親生兒的重量作為建檔的重要內容。

雖然,北方的農村裡確實是有不少乳名為“七斤子”和“八斤子”的老者,但是——七斤的孩子(阮小七)健康成長毋庸置疑,五斤的孩子(阮小五)細心調理養大也應該不成問題,二斤的孩子(阮小二)……生下來能養得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