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發佈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榜單解讀

2017年9月,多數房企的銷售業績環比增長明顯,

前30強房企競爭更加激烈。受到熱點城市限購、限售政策加碼的影響,TOP100房企三季度總體銷售規模低於二季度的水準。今年前三季度,各梯隊房企市場份額較2016年末繼續提高,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我們預計,四季度房企將加快推盤節奏,全力衝擊全年業績目標。同時,未來較為穩定的一二線城市仍將是房企佈局的重點。

◆ ◆ ◆

各梯隊房企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TOP100超50%

2017年前三季度,TOP100房企的總體銷售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36.7%。雖然各梯隊房企三季度的業績較二季度有所下降,但從9月單月的情況來看,各梯隊房企的銷售規模均環比增長,其中TOP21-30的房企環比增幅最大達91.9%。

品牌房企業績規模的增長,使房企集中度繼續上升。

與2016年全年相比,TOP100房企金額集中度的增速整體高於面積集中度。金額方面,各梯隊房企集中度均呈上升趨勢。其中TOP30和TOP50房企集中度升幅最大,較2016年末分別上升了8.5和9.4個百分點。TOP100房企的集中度達到53.2%,佔據市場份額過半。面積方面,TOP50房企集中度升幅最大達5.4個百分點,TOP100房企的集中度達到了32.1%。

備註:金額(面積)集中度=入榜房企銷售金額(面積)/統計局公佈的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面積);

其中,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是根據前8月累計同比增幅推算9月同比增幅所得。

我們認為,隨著市場調控壓力持續和規模房企競爭優勢的體現,未來TOP100房企的整體業績規模將繼續增長,各梯隊房企的行業集中度也將進一步上升。2017年末,TOP3、TOP10、TOP20和TOP30房企的金額集中度預計將分別達到13%、25%、35%和40%。

預計到2020年,TOP10和TOP30房企的集中度將分別達到47%和70%。

◆ ◆ ◆

年底千億房企或達17家,未來兩三年爭奪更激烈

截止2017年三季度末,突破千億規模的房企已達11家。其中金地集團、華夏幸福、華潤置地是本月新晉的千億企業,業績分別達到了1023.2億元、1010.3億元和1004.1億元。

3000億房企中,碧桂園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規模已突破4000億元,萬科地產和中國恒大的業績也分別達到了3947.8億元和3658.8億元,預計三家龍頭房企年內業績均有望突破5000億元。

保利地產、融創中國、綠地控股今年的銷售業績實現持續性增長,截止三季度末都已達到2000億規模,預計這三家房企年內有望邁入3000億房企陣營。

而在去年已邁入千億門檻的房企中,中海地產、金地集團、華夏幸福、華潤置地截止三季度末都已超千億,綠城中國目前離千億也只有一步之遙。除此之外,招商蛇口、新城控股、旭輝集團目前的規模都在700-800億左右,今年年底有望達到千億。

世茂房地產、魯能集團、富力地產、中南置地、陽光城目前的業績規模在600-700億元左右,沖千億也指日可待。

未來2-3年千億房企陣營的爭奪將更加激烈。據克而瑞統計,目前提出千億目標的房企已多達六七十家,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近期崛起的福晟集團和新力地產目前業績增速很快,在土地投資和專案行銷上都有獨到之處。在衝擊千億的過程中,企業擁有怎樣的核心能力將成為制勝關鍵。

◆ ◆ ◆

四季度調控政策穩中偏緊,居民去杠杆影響深遠

9月,“四限”政策持續發力,熱點城市在保持現有調控政策不變的同時,部分城市進一步升級調控。首先,限售城市持續增多。9月末,限售新增了南昌、重慶、石家莊、貴陽、桂林5個二線及熱點三四線城市,其中石家莊限售週期長達5年,為本輪限售最嚴;南寧、長沙則再次升級限售。至此,已有42個城市對個人購房者出臺限售,限售政策儼然成為二三線城市調控最直接的體現。其次,部分城市加碼限購、限貸,或側重銷售端調控。其中無錫限購年限增至兩年;武漢及西安分別要求商品房預售不得全款優先及拒絕公積金貸款、未售出商品住房須進行價格申報;而南昌再次加大調控力度,買房改房需繳納成交價的1%作為土地出讓金。除此之外,上海、江西、浙江等多個省市發佈通知,將全方位進一步支持政策調控。

雖然最近大批城市新出臺了各類調控政策,但這跟之前30多個城市已經出的政策相比,從政策性質上沒有太大差別。我們認為,這不能算是新一輪的調控,因為在政策手段上沒有突破,只能看作是對原有政策的補充。

對於未來政策的展望,我們認為,政策高壓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不排除未來還有進一步加碼的可能,尤其是最近出政策的這些城市,包括一些還沒有出政策的三四線城市,都有加碼的可能。

另外,房地產信貸資金持續收緊也是市場變盤的最大變數。受惠於房價上漲所帶來的賺錢效應,以及其他投資標的匱乏,房地產市場仍是銀行信貸資金重要出口。不過,隨著全方位無死角監管措施的落實,信貸資金池的水位拾級而下,必然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後續置業需求將難以為繼,市場變盤風險不可不察。

◆ ◆ ◆

一線城市成交量將繼續低位,二線城市或迎來小幅回升

一線城市成交量將繼續低位保持。一方面受供應持續低迷影響,另一方面,一線城市市場觀望情緒愈加顯著,新開項目開盤去化顯著分化,而“日光碟”更是鳳毛麟角,只有一些因“限價”所造成的“高價差”的高性價比專案成交火熱,市場結構性分化特徵明顯。綜合多方面,預計四季度一線市場的成交量低位運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二線城市在新增供應增加後整體成交量將迎來小幅回升。首先,部分非熱點二線城市後來居上,加緊出臺限制政策,至此幾乎所有二線城市都出臺緊縮調控政策,且力度未見有絲毫放鬆。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融資管道受阻,回款壓力逐漸增加,更多企業將放棄觀望而接受“限價”,選擇隨行就市加快推盤節奏,四季度新增供應預計將較前三季度顯著增加,市場依然高熱的城市成交量顯著放大,多數城市成交水準將保持穩定,整體小幅回升。

◆ ◆ ◆

熱點三四線城市成交量回落,總體將保持平穩

今年,三四線城市在春節後降價齊升,在一二線城市成交量回落的情況下,成為承接市場繼續往上攀升的主要動力。之所以三四線城市能夠接過接力棒,首先是投資性需求,尤其是核心一二線城市外溢的投資需求;其次是棚改貨幣化安置,推動了今年三四線城市的價格上漲,庫存快速的消化。但是,這兩個因素的持續性並不會很強,會面臨後勁不足的局面。

因此,從三季度情況來看,熱點的三四線城市市場成交量開始回落;最近出臺的政策對三四線城市的影響將更大。其他三四線城市總體仍然有一定的延續性,但不排除有針對這些城市的調控政策出臺。

總體來看,三四線城市的市場大熱情況已逐漸趨於平穩。除此之外,前期市場過於樂觀導致供應加大,隨著成交量的持續走低,部分三四線城市已出現庫存高企,供過於求的局面,未來抓緊去庫存仍是此類城市樓市的主旋律。

◆ ◆ ◆

全年銷售資料將略有上漲,明年或明顯回落

我們認為,四季度商品房銷售熱度短期仍能慣性保持,全年銷售規模有望繼續增長。主要在於:今年以來商品房銷售走勢呈現前高後低,而政策調控密集期已過,市場已逐步適應新政策並重回自身運行軌道,商品房銷售再次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在資金回款壓力下,新增供應預計將較前三季度顯著增加,四季度也將迎來一波成交小高☆禁☆潮,因此整體來看同比增速將保持低位元穩定,全年銷售規模較去年相比仍有望繼續增長。

展望明年,我們認為一二線成交可能會繼續保持低位水準,而三四線城市的持續性不是特別強,今年這種旺盛的市場成交情況在明年將逐漸回落。我認為整體市場的成交規模比16、17年會有比較明顯的降幅。

◆ ◆ ◆

龍頭房企四季度銷售將回升,一二線城市仍是佈局重點

儘管政策環境趨嚴,對於企業來說仍然有機會,只是對於企業的掌控大局的能力是一種考驗。從銷售資料就能看出,龍頭房企前三季度銷售金額同比大幅上升,集中度持續上升。這表明,在目前低庫存的環境下,對上市房企、尤其是龍頭房企是極佳的機遇,正所謂“行業差、龍頭好”。我們預計,隨著地方政府對預售證審批的鬆動,房企推案量隨之上升,四季度房企的銷售資料將穩中回升。

投資佈局方面,由於三四線城市不確定性較大,政策調控仍將持續升級,政策風險不容忽視;另外,經過一輪上漲,一些主要的三四線城市土地價格已經接近二線城市的價格,對拿地企業來說可能蘊含著一定風險的。相反,經過一輪調整之後,未來需求穩定的一二線城市的投資性價比重新顯現。我們建議,一二線城市仍然是房企的佈局重點。

— END —

丁祖昱權威解讀榜單

千億後備軍團的制勝之道

2017年三季度地產金融形勢發佈會

掃描以下二維碼預約席位

3000億房企中,碧桂園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規模已突破4000億元,萬科地產和中國恒大的業績也分別達到了3947.8億元和3658.8億元,預計三家龍頭房企年內業績均有望突破5000億元。

保利地產、融創中國、綠地控股今年的銷售業績實現持續性增長,截止三季度末都已達到2000億規模,預計這三家房企年內有望邁入3000億房企陣營。

而在去年已邁入千億門檻的房企中,中海地產、金地集團、華夏幸福、華潤置地截止三季度末都已超千億,綠城中國目前離千億也只有一步之遙。除此之外,招商蛇口、新城控股、旭輝集團目前的規模都在700-800億左右,今年年底有望達到千億。

世茂房地產、魯能集團、富力地產、中南置地、陽光城目前的業績規模在600-700億元左右,沖千億也指日可待。

未來2-3年千億房企陣營的爭奪將更加激烈。據克而瑞統計,目前提出千億目標的房企已多達六七十家,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近期崛起的福晟集團和新力地產目前業績增速很快,在土地投資和專案行銷上都有獨到之處。在衝擊千億的過程中,企業擁有怎樣的核心能力將成為制勝關鍵。

◆ ◆ ◆

四季度調控政策穩中偏緊,居民去杠杆影響深遠

9月,“四限”政策持續發力,熱點城市在保持現有調控政策不變的同時,部分城市進一步升級調控。首先,限售城市持續增多。9月末,限售新增了南昌、重慶、石家莊、貴陽、桂林5個二線及熱點三四線城市,其中石家莊限售週期長達5年,為本輪限售最嚴;南寧、長沙則再次升級限售。至此,已有42個城市對個人購房者出臺限售,限售政策儼然成為二三線城市調控最直接的體現。其次,部分城市加碼限購、限貸,或側重銷售端調控。其中無錫限購年限增至兩年;武漢及西安分別要求商品房預售不得全款優先及拒絕公積金貸款、未售出商品住房須進行價格申報;而南昌再次加大調控力度,買房改房需繳納成交價的1%作為土地出讓金。除此之外,上海、江西、浙江等多個省市發佈通知,將全方位進一步支持政策調控。

雖然最近大批城市新出臺了各類調控政策,但這跟之前30多個城市已經出的政策相比,從政策性質上沒有太大差別。我們認為,這不能算是新一輪的調控,因為在政策手段上沒有突破,只能看作是對原有政策的補充。

對於未來政策的展望,我們認為,政策高壓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不排除未來還有進一步加碼的可能,尤其是最近出政策的這些城市,包括一些還沒有出政策的三四線城市,都有加碼的可能。

另外,房地產信貸資金持續收緊也是市場變盤的最大變數。受惠於房價上漲所帶來的賺錢效應,以及其他投資標的匱乏,房地產市場仍是銀行信貸資金重要出口。不過,隨著全方位無死角監管措施的落實,信貸資金池的水位拾級而下,必然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後續置業需求將難以為繼,市場變盤風險不可不察。

◆ ◆ ◆

一線城市成交量將繼續低位,二線城市或迎來小幅回升

一線城市成交量將繼續低位保持。一方面受供應持續低迷影響,另一方面,一線城市市場觀望情緒愈加顯著,新開項目開盤去化顯著分化,而“日光碟”更是鳳毛麟角,只有一些因“限價”所造成的“高價差”的高性價比專案成交火熱,市場結構性分化特徵明顯。綜合多方面,預計四季度一線市場的成交量低位運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二線城市在新增供應增加後整體成交量將迎來小幅回升。首先,部分非熱點二線城市後來居上,加緊出臺限制政策,至此幾乎所有二線城市都出臺緊縮調控政策,且力度未見有絲毫放鬆。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融資管道受阻,回款壓力逐漸增加,更多企業將放棄觀望而接受“限價”,選擇隨行就市加快推盤節奏,四季度新增供應預計將較前三季度顯著增加,市場依然高熱的城市成交量顯著放大,多數城市成交水準將保持穩定,整體小幅回升。

◆ ◆ ◆

熱點三四線城市成交量回落,總體將保持平穩

今年,三四線城市在春節後降價齊升,在一二線城市成交量回落的情況下,成為承接市場繼續往上攀升的主要動力。之所以三四線城市能夠接過接力棒,首先是投資性需求,尤其是核心一二線城市外溢的投資需求;其次是棚改貨幣化安置,推動了今年三四線城市的價格上漲,庫存快速的消化。但是,這兩個因素的持續性並不會很強,會面臨後勁不足的局面。

因此,從三季度情況來看,熱點的三四線城市市場成交量開始回落;最近出臺的政策對三四線城市的影響將更大。其他三四線城市總體仍然有一定的延續性,但不排除有針對這些城市的調控政策出臺。

總體來看,三四線城市的市場大熱情況已逐漸趨於平穩。除此之外,前期市場過於樂觀導致供應加大,隨著成交量的持續走低,部分三四線城市已出現庫存高企,供過於求的局面,未來抓緊去庫存仍是此類城市樓市的主旋律。

◆ ◆ ◆

全年銷售資料將略有上漲,明年或明顯回落

我們認為,四季度商品房銷售熱度短期仍能慣性保持,全年銷售規模有望繼續增長。主要在於:今年以來商品房銷售走勢呈現前高後低,而政策調控密集期已過,市場已逐步適應新政策並重回自身運行軌道,商品房銷售再次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在資金回款壓力下,新增供應預計將較前三季度顯著增加,四季度也將迎來一波成交小高☆禁☆潮,因此整體來看同比增速將保持低位元穩定,全年銷售規模較去年相比仍有望繼續增長。

展望明年,我們認為一二線成交可能會繼續保持低位水準,而三四線城市的持續性不是特別強,今年這種旺盛的市場成交情況在明年將逐漸回落。我認為整體市場的成交規模比16、17年會有比較明顯的降幅。

◆ ◆ ◆

龍頭房企四季度銷售將回升,一二線城市仍是佈局重點

儘管政策環境趨嚴,對於企業來說仍然有機會,只是對於企業的掌控大局的能力是一種考驗。從銷售資料就能看出,龍頭房企前三季度銷售金額同比大幅上升,集中度持續上升。這表明,在目前低庫存的環境下,對上市房企、尤其是龍頭房企是極佳的機遇,正所謂“行業差、龍頭好”。我們預計,隨著地方政府對預售證審批的鬆動,房企推案量隨之上升,四季度房企的銷售資料將穩中回升。

投資佈局方面,由於三四線城市不確定性較大,政策調控仍將持續升級,政策風險不容忽視;另外,經過一輪上漲,一些主要的三四線城市土地價格已經接近二線城市的價格,對拿地企業來說可能蘊含著一定風險的。相反,經過一輪調整之後,未來需求穩定的一二線城市的投資性價比重新顯現。我們建議,一二線城市仍然是房企的佈局重點。

— END —

丁祖昱權威解讀榜單

千億後備軍團的制勝之道

2017年三季度地產金融形勢發佈會

掃描以下二維碼預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