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歲男孩差點被一根香腸害死,背後原因竟然是這樣……

並不是圖中的這個小朋友哈

香腸=砒霜?

9月初,一名9歲的土耳其小男孩吃完校餐後,

突發心肌梗塞,幸好搶救及時,沒有性命危險。醫生檢查發現,這名小男孩患有罕見的布魯格達氏症候群,又叫“突然猝死症”,經過進一步篩查,醫生懷疑午餐中的那根鹹肉腸可能是造成男孩心電流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根香腸引發的爭論,可不止發生在這家土耳其的學校。

同在9月初,美國阿肯色州的一家兒童醫院正式宣佈將香腸從醫院的營養餐和推薦飲食中移除,

呼籲家長減少給孩子提供香腸、漢堡餅這類加工肉製品。

美國責任醫師協會曾發起過“讓醫院重新健康”的活動,呼籲抵制熱狗

早在年初,美國責任醫師協會曾發起過“還醫院健康——抵制熱狗”的活動,希望各大醫院不再提供香腸。


在美國,每年有超過18%的幼童因為被香腸噎住而死亡,香腸是導致兒童窒息的首要致命因素!

除了安全因素外,香腸還是名副其實的“有毒食品”。美國人每天吃的肉類中,超過50%是紅肉,其中又有近1/4是加工肉,比如培根、臘腸、熱狗等。

儘管紅肉近年來的消耗有所下降,

但整體依舊佔據較大比例(紅色線條代表紅肉)

令人無語的是,提起紅肉,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還停留在“蛋白質豐富”,完全不知潛藏其中的“毒性”。

一根香腸到底有多毒?為什麼有那麼營養醫師抵制紅肉?

今天就給大家詳細剖析紅肉和其加工製品的危害

紅肉消耗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比例呈絕對正相關,吃的越多,越容易得病

紅肉和加工肉製品兩者都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N-亞硝基化合物。由於血紅素會促成這種物質的形成,因此含鐵較高的紅肉成為有害物質的“培養基”。

此外,紅肉在超過200℃的加工溫度下(比如很多人最愛的燒烤),會產生大量致癌物質,而加工肉製品毒性更強,因為它們需要亞硝酸鹽長期保存。

癌症的培養基

紅肉和加工肉製品可能會增加罹患多種癌症的機率,包括了胰臟癌、胃癌、膀胱癌,和最最最顯著的結腸癌!

對結腸癌來說,紅肉和加工肉製品是致病的最顯著因素,沒有之一。

《美國醫學會雜誌》報告顯示,2004-2014,在美國,患結腸癌的50歲以下成年人,其死亡率以1%的速度遞增。

1%看似不高,對癌症來說已相當驚人,僅2014年一整年,美國登記在案的結腸癌患者就有約10萬人。

顏色越深代表紅肉攝入越頻繁

顏色越深代表吃速食的頻率越高

美國疾病與控制中心2014年統計的全美結腸癌高發地區,結合上面兩張圖,不難明白為什麼那些藍色地區發病率如此之高吧

特別是加工肉,和結腸癌幾乎是不離不棄的一對“怨侶”:

每日攝取50克加工肉製品,會增加21%的患病風險

每日攝取100克紅肉製品,會增加30%的患病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15年就把加工肉類劃分為第1類致癌物,與香煙、砒霜同級

紅肉與癌症的直接關係,比香煙更令人擔憂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

死於吃太多紅肉的人數為340萬

死於吸煙過量的人數為100萬

死於過度飲酒的人數為60萬

別以為只有美國才飽受加工肉製品的毒害,據香港衛生署統計,大腸癌是香港第2類最常見癌症,也是排第2的致命癌症。

單在2013年,大腸癌就導致1981名香港人死亡,相當於全香港所有癌症死亡個案的14.6%。

大腸癌高居第二位

香港的紅肉及加工肉進口資料裡,占比最大的分別是:牛肉、午餐肉、香腸和醃制火腿

心血管的致命天敵

心血管疾病是美國人的頭號殺手,紅肉和加工肉中的高鈉、高飽和脂肪都會大大提高患心臟病的風險。

幾種常見肉類的營養對比,其中牛肉、豬肉的脂肪和膽固醇都非常高,熱量也不低,大量攝取這類紅肉,極容易造成肥胖

歐洲癌症營養調查中心(EPIC)曾追蹤資料庫內的近45萬名男性和女性,發現攝取加工肉製品和死於心血管疾病間有非常強的正相關關係:

每天攝取超過160克加工肉製品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相較於每日僅攝取10-20克加工肉製品的人,高了足足30%!

160克大概有多少?成年人的一拳頭而已!

紅肉攝入越多,整體死亡率越高,其中同心臟病的聯繫最為緊密(藍色柱體代表心臟病,橙色為癌症)

醫護人員追蹤研究中心(HPFS)和醫護人員健康研究中心(NHS)也指出,只要每日攝取1份(拳頭大小)紅肉製品,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的機率就會升高。

研究追蹤了資料庫內共37698名男性,83644名女性長達28年,研究開始時,所有的參與者均為健康人群,結果發現:

第1組遵循常規美國飲食,死亡率增加了20%

第2組每日僅攝取1份紅肉製品,死亡率增加了13%

實驗者每天攝入紅肉的同時,還會額外補充水果蔬菜的攝入,結果卻出人意料:蔬果們並不能拯救你的健康,只要定量攝入紅肉,實驗者的心臟病患病率就會居高不下。

肉食者罹患心臟病的幾率高達50%,是純素者的12倍之多

糖尿病的最佳損友

我們剛剛科普過糖尿病的成因和食療方案:原來糖尿病離我們這麼近: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今天再談談紅肉與它的關係:紅肉和加工肉製品中的脂肪是2型糖尿病的潛在風險之一。

從左至右分別是:兔肉、雞肉、小牛肉、火雞、羊肉、牛肉和豬肉

冬天到了,大家是不是又想到了牛羊肉火鍋,看看每百克的脂肪和卡路里,你就明白為什麼一個冬天能貼那麼多膘啦

在一份長達17年,針對近9000名志願者的研究裡,醫生們發現每週至少食用1次紅肉的人與植物性飲食的對照組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高了29%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實驗者中,非素食者與素食者相比,診斷出2型糖尿病的機率高出2倍!

這批志願者由於宗教信仰,飲食上排除煙酒和咖啡,從而成為研究的理想物件人口,醫生們在分析飲食和疾病風險關係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少了很多。

2011年,針對45萬名參與者進行的聯合分析發現:

每日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增加51%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歐洲心臟病協會發佈的報告說明:紅肉與糖尿病之間有非常明顯的正相關,此外,減少紅肉的攝入對控制糖尿病沒有絕對的聯繫(哪怕初期食用較多的紅肉,隨後慢慢減少,4年後的發病率依然較高)

植物們來救場

少了紅肉,蛋白質怎麼辦?鐵又去哪兒補?

別著急,植物性飲食裡可替代的食物多著呢

將紅肉換成堅果,降低了19%的患病機率

將紅肉換成豆類,降低了10%的患病機率

豆類、扁豆等這些健康、高膳食纖維的食品不還是預防其他慢性疾病的最佳選擇。

豆子vs牛肉:價格更便宜,熱量更低,無脂肪無膽固醇,高纖維更營養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拒絕提供加工肉製品。尤其在兒科,營養師們開始注意將更多蔬菜五穀引入到小朋友的日常餐盤裡

波士頓的一家醫院正在為患者準備純素手術餐

無數研究早已證實,不僅小朋友們需要遠離熱狗培根這些加工製品,成年人也要少吃。

事實上,限制每日攝入並不能完全排除紅肉及加工製品帶來的潛在風險,多吃蔬菜水果並不能100%消除紅肉製品給身體帶來的長期、難以逆轉的傷害,直接將其從飲食中剔除或許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敢吃牛排豬扒嗎?你還饞熱狗腸嗎?反正我是不敢咯。

如果你身邊還有無肉不歡的朋友,如果你的爸爸媽媽逢年過節還愛吃醃腸臘肉,為了他們的身體健康,趕緊分享給他們吧,真相需要讓更多人看到!

—關於作者—

尼爾∙柏納德醫學博士(Neal Barnard, M.D.),美國責任醫師協會創始人,營養學和預防醫學的先驅,也是美國健康營養學界的領軍級人物。他是癌症計畫暨華盛頓臨床研究中心主席,美國臨床研究中心主席。除致力於營養學臨床研究和教育,他出版了至少十八本營養學專著,注重向民眾普及營養知識。

另外,美國責任醫師協會正在中國開展“21天健康挑戰”的活動,他們還建立了專門APP“21天健康挑戰”,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下載。

顏色越深代表紅肉攝入越頻繁

顏色越深代表吃速食的頻率越高

美國疾病與控制中心2014年統計的全美結腸癌高發地區,結合上面兩張圖,不難明白為什麼那些藍色地區發病率如此之高吧

特別是加工肉,和結腸癌幾乎是不離不棄的一對“怨侶”:

每日攝取50克加工肉製品,會增加21%的患病風險

每日攝取100克紅肉製品,會增加30%的患病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15年就把加工肉類劃分為第1類致癌物,與香煙、砒霜同級

紅肉與癌症的直接關係,比香煙更令人擔憂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

死於吃太多紅肉的人數為340萬

死於吸煙過量的人數為100萬

死於過度飲酒的人數為60萬

別以為只有美國才飽受加工肉製品的毒害,據香港衛生署統計,大腸癌是香港第2類最常見癌症,也是排第2的致命癌症。

單在2013年,大腸癌就導致1981名香港人死亡,相當於全香港所有癌症死亡個案的14.6%。

大腸癌高居第二位

香港的紅肉及加工肉進口資料裡,占比最大的分別是:牛肉、午餐肉、香腸和醃制火腿

心血管的致命天敵

心血管疾病是美國人的頭號殺手,紅肉和加工肉中的高鈉、高飽和脂肪都會大大提高患心臟病的風險。

幾種常見肉類的營養對比,其中牛肉、豬肉的脂肪和膽固醇都非常高,熱量也不低,大量攝取這類紅肉,極容易造成肥胖

歐洲癌症營養調查中心(EPIC)曾追蹤資料庫內的近45萬名男性和女性,發現攝取加工肉製品和死於心血管疾病間有非常強的正相關關係:

每天攝取超過160克加工肉製品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相較於每日僅攝取10-20克加工肉製品的人,高了足足30%!

160克大概有多少?成年人的一拳頭而已!

紅肉攝入越多,整體死亡率越高,其中同心臟病的聯繫最為緊密(藍色柱體代表心臟病,橙色為癌症)

醫護人員追蹤研究中心(HPFS)和醫護人員健康研究中心(NHS)也指出,只要每日攝取1份(拳頭大小)紅肉製品,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的機率就會升高。

研究追蹤了資料庫內共37698名男性,83644名女性長達28年,研究開始時,所有的參與者均為健康人群,結果發現:

第1組遵循常規美國飲食,死亡率增加了20%

第2組每日僅攝取1份紅肉製品,死亡率增加了13%

實驗者每天攝入紅肉的同時,還會額外補充水果蔬菜的攝入,結果卻出人意料:蔬果們並不能拯救你的健康,只要定量攝入紅肉,實驗者的心臟病患病率就會居高不下。

肉食者罹患心臟病的幾率高達50%,是純素者的12倍之多

糖尿病的最佳損友

我們剛剛科普過糖尿病的成因和食療方案:原來糖尿病離我們這麼近: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今天再談談紅肉與它的關係:紅肉和加工肉製品中的脂肪是2型糖尿病的潛在風險之一。

從左至右分別是:兔肉、雞肉、小牛肉、火雞、羊肉、牛肉和豬肉

冬天到了,大家是不是又想到了牛羊肉火鍋,看看每百克的脂肪和卡路里,你就明白為什麼一個冬天能貼那麼多膘啦

在一份長達17年,針對近9000名志願者的研究裡,醫生們發現每週至少食用1次紅肉的人與植物性飲食的對照組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高了29%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實驗者中,非素食者與素食者相比,診斷出2型糖尿病的機率高出2倍!

這批志願者由於宗教信仰,飲食上排除煙酒和咖啡,從而成為研究的理想物件人口,醫生們在分析飲食和疾病風險關係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少了很多。

2011年,針對45萬名參與者進行的聯合分析發現:

每日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增加51%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歐洲心臟病協會發佈的報告說明:紅肉與糖尿病之間有非常明顯的正相關,此外,減少紅肉的攝入對控制糖尿病沒有絕對的聯繫(哪怕初期食用較多的紅肉,隨後慢慢減少,4年後的發病率依然較高)

植物們來救場

少了紅肉,蛋白質怎麼辦?鐵又去哪兒補?

別著急,植物性飲食裡可替代的食物多著呢

將紅肉換成堅果,降低了19%的患病機率

將紅肉換成豆類,降低了10%的患病機率

豆類、扁豆等這些健康、高膳食纖維的食品不還是預防其他慢性疾病的最佳選擇。

豆子vs牛肉:價格更便宜,熱量更低,無脂肪無膽固醇,高纖維更營養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拒絕提供加工肉製品。尤其在兒科,營養師們開始注意將更多蔬菜五穀引入到小朋友的日常餐盤裡

波士頓的一家醫院正在為患者準備純素手術餐

無數研究早已證實,不僅小朋友們需要遠離熱狗培根這些加工製品,成年人也要少吃。

事實上,限制每日攝入並不能完全排除紅肉及加工製品帶來的潛在風險,多吃蔬菜水果並不能100%消除紅肉製品給身體帶來的長期、難以逆轉的傷害,直接將其從飲食中剔除或許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敢吃牛排豬扒嗎?你還饞熱狗腸嗎?反正我是不敢咯。

如果你身邊還有無肉不歡的朋友,如果你的爸爸媽媽逢年過節還愛吃醃腸臘肉,為了他們的身體健康,趕緊分享給他們吧,真相需要讓更多人看到!

—關於作者—

尼爾∙柏納德醫學博士(Neal Barnard, M.D.),美國責任醫師協會創始人,營養學和預防醫學的先驅,也是美國健康營養學界的領軍級人物。他是癌症計畫暨華盛頓臨床研究中心主席,美國臨床研究中心主席。除致力於營養學臨床研究和教育,他出版了至少十八本營養學專著,注重向民眾普及營養知識。

另外,美國責任醫師協會正在中國開展“21天健康挑戰”的活動,他們還建立了專門APP“21天健康挑戰”,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