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組圖|過年了!石棉縣爾蘇藏族歡度環山雞節

四川線上消息(記者 游飛)9月29日,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石棉縣蟹螺鄉,

這裡的爾蘇藏族村民們便換上了節日的盛裝,不論男女老幼,都尋著薩巴的海螺聲,齊聚在祭祀廣場,載歌載舞,祭祀祈福。

薩巴是蟹螺堡子爾蘇人巫師的自稱,是內容豐富的爾蘇文化的傳承人,也是當地各種儀式與節慶的組織者和主要表演者。“鐺、鐺、鐺”,一大早,薩巴便敲著羊皮鼓、吹著海螺,引領著眾人朝蟹螺堡子的溪邊走去,在橋頭,薩巴點燃香柏樹枝、熏烤法器,

將祝福的聖水灑向賓客的頭頂、側肩,並為賓客們獻上哈達,以示對大家的歡迎。而後,賓客們跟隨在手持法器、頭頂祭祀用品的爾蘇人身後,在蜿蜒的山間石板路上轉至祭祀儀式的舉行地點。

上山祭祀,是環山雞節最重要的部分。爾蘇男子頭頂盛滿供品的簸箕,跟隨薩巴走上“神山”,再次點燃香柏樹枝,依次排隊熏烤簸箕以及祭品。接著,由薩巴頌唱經文、撒糍粑粉,

爾蘇人磕頭祈福,祈求保佑爾蘇藏族風調雨順。同時,爾蘇人也會向自己的先人磕頭、燒祭品,祈求祖先保佑全族健康平安、日子富足。

“我們祭拜的對象主要是山神、祖先和過世的老薩巴。祈福子孫後代平平安安、族人日子越來越好。”薩巴王志全說。

環山雞節是爾蘇人的年節,

當天,爾蘇人也為客人奉獻了一場藏族特色的精彩表演,唱民歌、“抹花臉”……爾蘇人用獨特的方式歡迎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在慶祝儀式上,村民們專門創作了一首喜迎十九大的歌曲,用藏語唱誦,表達著自己對黨委政府的感激之情。53歲的爾蘇人唐志瓊身著民族盛裝,接連表演了三個節目。看到這麼多遊客前來參加環山雞節她很是高興,“這些年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
我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環山雞節的傳統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感謝黨,感謝政府。”

環山雞節是石棉縣爾蘇藏族每年農曆八月舉行的傳統節日,也是爾蘇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爾蘇語稱為“古紮子”,意即過年,所有的爾蘇人過了這一天后都會年長一歲,環山雞節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2007年,環山雞節入選為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