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砥礪奮進的五年」從時代表情中感受治國理政新境界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月25日前往北京展覽館,

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展覽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主線,安排設計了10個主題內容展區和1個特色體驗展區。

在當晚新聞聯播播出的畫面中,有個細節意味深長。一名少年在展區前,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解,

一席話說得大家都露出了笑容。儘管無從知道交談內容,但從大家的笑容裡,可以感受到歡欣和自豪。相得益彰的是,在本次展覽中,有個圖片讓人記憶猶新,那是2016年2月3日,習總書記在江西省南昌市彭家橋街道光明社區書畫室,接過一位小朋友現場書寫的“福”字後說,“祝大家都幸福”,言短意長。如今重溫這一畫面,更暖人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這是因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治國理政,高屋建瓴,而在宏大敘事的背後,從豐富多彩的時代表情中,從寫滿幸福和尊嚴的民眾笑容裡,更容易領受日新月異的斑斕變化,更可見治國理政彰顯出的巨大成效。

“行棋當善弈,落子謀全域。”治國理政也是如此,

這5年,其內涵更豐富、立意更高遠、成就更輝煌。無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還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無論“四個自信”,還是“四個偉大”;無論反腐倡廉,拍“蠅”打“虎”,還是提高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無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還是推進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改革發展;無論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還是建設一支聽党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無論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戰略,
還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治國理政的每一個層面都收穫豐饒,成效顯著;每一個層面都激蕩民意,提振民心;每一個層面也都書寫了大國抱負,深刻詮釋了開放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值得一提的是,在凝聚全民的價值共識中,

“中國夢”的提出尤其鮮亮。2012年,同樣在一次參觀展覽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中國夢”。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如今,我們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有夢想才有希望。我們更意識到,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協力奮鬥,更離不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不斷推進。

從打好扶貧攻堅戰,“不讓一個人掉隊”,到致力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環境”;從深刻把握經濟新常態,到開創性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從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到民生保障網越織越牢……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行進過程中,民眾最有發言權,最有切身感受,究其因,民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偉大的實踐需要偉大的理論。有學者認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是黨的意志、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開創了我們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發展。斯言不虛。我們之所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正與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緊密相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果說成績屬於過去,那麼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學習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更有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這樣一個大國,這樣多的人民,這麼複雜的國情,領導者要深入瞭解國情,瞭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明乎此,我們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更有信心,對當下生活品質改觀更有信心,對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更滿懷期待。

從打好扶貧攻堅戰,“不讓一個人掉隊”,到致力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環境”;從深刻把握經濟新常態,到開創性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從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到民生保障網越織越牢……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行進過程中,民眾最有發言權,最有切身感受,究其因,民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偉大的實踐需要偉大的理論。有學者認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是黨的意志、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開創了我們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發展。斯言不虛。我們之所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正與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緊密相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果說成績屬於過去,那麼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學習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更有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這樣一個大國,這樣多的人民,這麼複雜的國情,領導者要深入瞭解國情,瞭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明乎此,我們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更有信心,對當下生活品質改觀更有信心,對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更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