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Gucci 創意總監的巡迴展覽來到北京,我們和策展人聊了聊【好奇心日報】

我們在本月中旬曾經報導過,Gucci 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時隔 2 年又到中國來辦展了。

去年,有“比利時第一時尚雜誌之稱”的《A Magazine Curated By》找來 Alessandro 擔任客座主編,出版了一期以“Blind for Love”(執迷於愛)為主題、厚 250 頁的雜誌。而這次在香港、北京、臺北三地巡迴展出的同名展覽,則由 A Magazine 主編 Dan Thawley 策展,算是這期雜誌的一個立體化呈現。

3 月 30 至 4 月 9 日,這場巡迴展來到了北京。

前美國版 Vogue 創意總監 Grace Coddington 為 Alessandro Michele 畫的漫畫,旁邊是 Grace 的貓 Pumpkin

和 Alessandro Michele 2015 年在上海舉辦的展覽“已然/未然”(No Longer/ Not Yet)相比,“執迷於愛”(Blind for Love)不太像一場正襟危坐的正式展覽,而更接近這位設計師個人化趣味的展示。

展館選在了北京東城區美術館後街的七七劇場——一棟由北京市膠印廠老廠房改造的建築,有 60 多年歷史,占地面積只有 322 平方米。

大部分展品集中在被翻譯為“搜奇百寶箱”(Cabinet of Curiosity)的第一展區,不過一共也只有十幾件,

大多是 A Magazine Curated by Alessandro Michele 中出現過的繪畫、攝影以及雕塑、織錦等物品。第二展區是香港、北京和臺北三個巡展地點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分別展出 Petra Collins、Coco Capitán 和 Gia Coppola 三位元年輕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到了第三展區,你則能在三面螢幕的包圍下回顧剛才看到的一切。

Unskilled Woker 的畫作,
從左至右分別為王爾德與同性戀人波西、Alessandro Michele 童年畫像、溫莎公爵夫婦(愛德華與華里絲)
第一展區中的展品,裝飾有 Alessandro Michele 好友、搖滾歌手 Jared Leto 智齒的刺繡抱枕
第二展區中的展品,Coco Capitán 的塗鴉
第三展區,影音室

總的來說,這不算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展覽。設計師的朋友們圍繞 Blind for Love 創作的作品與他的個人愛好混雜在一起,如果不經細緻解釋,大概很少有人能快速找到每件展品與主題的關聯。

不過,它的確能幫助你瞭解 Gucci 秀場上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意象和隱喻,都是來自一個怎樣的世界觀。一方面,你可以看到 Alessandro Michele 瘋狂的古董戀物癖—— 18 世紀法國女作家 Fanny de Baeuharnais 的小說手稿(秀場上隨處可見的 Blind for Love 標語正取自該小說標題),1930 年代 Fortuny 面料公司的古著織錦(Gucci 紋樣參考),19 世紀的德國白瓷人偶、白鷺羽毛(想想那些秀場配飾)。

另一方面,他關注的議題又巧妙地應和著一些已經算不上先鋒,但既政治正確、又便於商業化的主題:比如 LGBT 平權——跨性別模特 Hari Nef 的寶麗來照片,由跨性別者 Justin Vivian Bond 擔任模特的系列攝影作品,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同性戀人 Vita Sackville-West 所居住的西辛赫斯特城堡花園(Sissinghurst Castle Garden),王爾德和同性戀人波西的畫像;比如女性視角/女權——大部分展品的創作者均為女性;再比如千禧一代和社交媒體——三位特邀女性藝術家中有兩位僅 24 歲,另一位也只有 29 歲,而上述王爾德畫像的作者 Unskilled Worker 也和 Gucci Ghost 一樣,是 Alessandro 在 Instagram 上發掘的。

消費者們並不一定能理解這些。3 月 29 日展覽開幕當晚,北京各大高端購物中心的 VIP 們被邀請到現場參觀。其中兩位二十多歲、從事公關工作、月收入 1 萬多的年輕女孩特別背來了 Gucci 雙 G 手袋和酒神包,顯得很興奮。她們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這場展覽加深了他們對 Gucci 的瞭解。“什麼瞭解呢?”“具體說不上,就是他的東西總是色彩斑斕很好看,背後又有一些歷史文化故事。”

但對於比起創意更看重銷售數字的奢侈品集團來說,能讓消費者們產生這種印象就已經足夠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也算是 A Magazine 第一次正式在中國公開亮相。

此次負責策展的 Dan Thawly 從 2010 年起擔任主編,同時也為 BoF、法國版 Vogue、《華爾街日報》、Wallpaper 等媒體供稿。借這次機會,我們和他聊了聊與 Alessandro Michele 合作的感想、如何運營一本獨立雜誌以及對當前時尚產業的看法。

Coco Capitán 和 Dan Thawley

Q: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

D:Dan Thawley

關於這次展覽

Q:你們和 Alessandro Michele 的合作是如何開始的?

D:我們在 2016 年 3 月做完 Thom Browne 的那一期後聯繫到 Alessandro。主要是很感興趣他如何把自己的個人觀引入了 Gucci 這個品牌。他充滿好奇心,也是個傾聽者。我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每天都會保持溝通,並且找來 50 多個供稿者共同完成了這本雜誌。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按照 Alessandro 喜歡做的那樣,把不同時代、不同形式的內容混合在一起,創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組合和衝突,構建出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

Q:為什麼要做成三部曲?

D:首先,每一個展覽中都需要保留cabinet of curiosity(搜奇百寶箱)和 cinema room(影音室)這兩個展區。它算是貫穿整個展覽的一條主線,也是 A Magazine curated by Alessandro Michele 的集中介紹和總結。

其次,第二個展區,也就是攝影師室(Photographer Room)都選取了為這期雜誌供過稿的年輕女藝術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視角詮釋自然之美、真實而不完美的女性形象是什麼樣的,為年輕女性同志運動做出貢獻。

Q:為什麼要如此強調年輕女性?

A:與我們合作的大多都是千禧一代攝影師。他們成長於數字時代,希望打破人們對於完美形象的執念,希望顛覆白人模特占主流、過度 PS、過於追求以瘦為美的現象,以影像探索不同年齡、種族、體型、膚色的人身上的美感。他們使得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藝術攝影(art photography)也介入到時尚之中。

而女性攝影師則為我們瞭解女性文化提供了視角。無論是在時尚圈還是時尚史上,男性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但我們現在身處一個新時代,需要打破這些障礙。當然,雜誌中也有很多出色男性攝影師參與,比如 Ryan McGinley、David Sims,但現在比較值得討論的議題是女性如何看待彼此。

Q:你們如何確定在哪個城市請哪位女性攝影師做特約藝術家?

D:Coco Capitán 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也在這裡做過不少藝術項目,所以有點“返鄉”的意思。這次展出的畫作也是在北京現場完成的。

在香港請來 Petra Collins 是因為她剛剛在紐約 MoMA 完成展覽,因此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期間請她參與展覽比較合適。而 Gia Coppola 則在臺北負責“收尾”,我們覺得她身上的洛杉磯風情和臺北這座城市的碰撞會很有意思。

Q:這次的展覽和上次的“已然/未然”有什麼連續性嗎?

D:沒有。“已然/未然”與現代藝術的聯繫更緊密,而“執迷於愛”和 Alessandro Michele 個人的美學世界更相關,可以看到 Gucci 背後 Alessandro Michele 所做的那些研究。這次展覽不是Alessandro Michele 向外的探索,而是他如何往內看。

Q:有人談到 Gucci 受到歡迎的原因,認為 Alessandro Michele 正好滿足了現代人消費時尚的方式——不同時代的流行元素交雜在一起,色彩悅目、適合傳播。你也這麼看嗎?

D:如今有不少創意總監都會採用過這種方法,即以一種後現代主義的方式重新聚合、解讀時尚。但 Alessandro Michele 比較令人信服的一點是他是在以自己的視角組合,而不是像很多設計師那樣,把同期或近期不同設計師創作的元素混合在一起,然後謊稱“這是新的”。

他能夠比較誠懇地把歷史作為教科書,把幾百年來的參照物放到不同的時代、地點中展示,既有來自繪畫、雕塑、神話的意象,也有對 1980 年代朋克攝影的參考。這最終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衝突感。

Q:有一種批評意見認為頂級設計師的責任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你怎麼認為?

D:我認為沒人能很篤定地說 2017 年設計師們的職責就是展示未來是什麼樣的。人們應該瞭解,設計師的職責是激發靈感(inspire)、創造讓人驚歎的東西(facinate)並且最終銷售產品(sell)。

我覺得 Alessandro Michele 除了做到了這幾點之外,還幫助現在的年輕人更加理解歷史文化。而很多設計師只是膚淺地複製粘貼,那才是真的一點幫助也沒有。

A Magazine Curated by Alessandro Michele 封面 關於 A Magazine Curated By

Q:A Magazine 已經有 16 年歷史了。你們為了保證運營做過哪些調整,又有哪些保留?

A:雜誌本身沒有太大變化。我是在 2010 年加入擔任主編,可以看到整個團隊變得更加年輕,分佈的城市更廣泛,比如紐約、巴黎,但我們的靈感還是來自前人,保證品質和風格如一。

整個時代都在數位化,所以在內容上也必須更加全球化,不能只著眼比利時,而是時刻關注世界各地值得關注的新興藝術家和攝影師。

雖然我們開通了社交帳號也設立了官網,但 A Magazine 有個堅持不變的定位:我們做的不是秀評或是新聞類內容,而更像從幕後看創意,而且不把每一季的時尚看得多麼重要。

Q:你們如何決定由誰來擔任客座主編?

D:我們會和不同的設計師交流,看誰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世界觀,而且這個世界觀是超出時尚之外的,涉及藝術、設計、建築、攝影、電影、音樂、美食等等,這才會讓一本雜誌有趣起來。

再來就是把握節奏和平衡。如何把知名的、新興的、男性、女性、不同年齡、不同風格的合作者組合起來,讓內容獨特、富於變化但又保持流暢統一。

總的來說除了形式之外沒有任何限制;總會有一封信先介紹這期客座者是誰,然後再由客座者寫一封信介紹核心觀點。之後就都很自由。

Q:A Magazine 如何保證盈利?

D:主要盈利方式和其它雜誌一樣,還是靠廣告投放。擔任客座編輯的設計師往往會吸引一些品牌來投放,另外也有一些品牌不想只是單純展示自己新推出的香水、鞋履等等,他們選擇我們往往是覺得我們能把廣告做得漂亮而不同。

此外策展這類活動是很重要的,它能展示我們這個團隊還能做什麼。除了活動類還有出版印刷類。比如去年我們和 Coco Capitán 以及 Paco Rabanne 也有合作,策劃出版了一本由 Paco Rabanne 贊助、創意總監 Julien Dossena 編輯、 Coco Capitán 負責攝影的畫冊。

我們會探索不同的商業化形式,保證 A Magazine 自身的風格,但不一定要局限於高級時尚(high fashion)。

不過我們暫時沒有擴大印量的打算。發售管道還是想集中於博物館、書店、精品店,買手店 Collette 的官網以及我們自己的官網。一方面可以覆蓋世界各地的重點城市,一方面又可以控制分發管道的品質。

Q:哪一期雜誌是你個人最推崇的?

D:在我之前,Martin Margiela 和 Undercover 創意總監 Jun Takahashi 這兩期比較經典,因為他們比較能反映這本雜誌的朋克精神,也代表了比利時設計的特色。我自己做主編時則是容易受友誼而非具體內容的影響,比如 Steven Jones。他們也為雜誌帶來了一些新的合作項目。

A Magazine curated by Maison Martin Margiela 關於時尚行業

Q:最近人們在探討時尚行業的變化時總會提及幾個重複的話題:時裝周沒落、時尚從產品為重心變成了行銷為重心。你對這些討論有沒有什麼觀點想分享?

D:時尚行業已經爆炸演變成一個價值數十億的產業,其中擠滿了各個層次的時尚,包括高級時尚、街頭時尚、高街時尚。上至高級定制,下至大眾市場,這門生意變得無處不在。

很難總結這些變化以及背後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社交媒體已經永遠改變了時尚行業,讓時尚(fashion)前所未有地成為了一種潮流(fashionable),把年輕人以及原來根本沒有興趣玩時尚的、各個年齡段的人也加入進來,成為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越來越頻繁地打量自己和彼此,創造出很多鏡像、影像,並且迴圈使用一些重複的東西。這使得不同層級的時尚開始彼此抄襲,也讓原創性變得格外珍稀。

你很難說人們不再創造好產品了,實際上各個層級都有一些大賺特賺的品牌。從好的一面來說,時尚終於做到了人人平等,但要保持個性卻變得更難了——你必須足夠犀利、足夠堅定,在面對五花八門的選擇時清楚自己需要並且喜歡什麼,不然會變成“四不像”。

品牌也是一樣。它們必須清楚自己的身份(identity),堅持原創、有獨特的觀點,才能取得成功,否則一切都會同質化。有趣的是,你能看到很多品牌越來越明目張膽地彼此抄襲,不僅是自下而上,在同級別也能見到,比如你能在 Celine 的身上看到很多 Yohji Yamamoto 的影子,在巴黎的設計工作室會看到在紐約、米蘭見過的東西。

造型師、藝術總監可能在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我把他們稱為 Micro-influencers,他們都很聰明,備有一個龐大的素材庫,可以在不同客戶之間重複使用一些類似的風格和技巧。Gucci 能保持自身風格的一個原因其實在於 Alessandro Michele 不用造型師,都是自己包辦。

這種彼此抄襲令人遺憾,但不難理解——人們需要賺錢。

Q:有人認為社交媒體放大了時尚博主的作用,但也弱化了時裝評論人的角色。你作為一位時裝評論人怎麼看這個問題?

D:我覺得媒介一直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是媒介與品牌相互利用、相互收買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在不瞭解其它市場的情況下做出過於犀利的評論。讓我比較沮喪的是時裝評論界缺乏一種全球觀,也缺乏尊敬,有些非常有權力的人不瞭解設計師為什麼為某些人做事,也不瞭解工藝的重要性,還有些人則過於草率地下判斷。

我個人也不會相信正面批評(positive criticism),也就是時尚媒體對自己廣告主做出的評價。但我覺得數字時代這個問題可以有其它處理辦法,比如獨立雜誌應該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而 Vogue 那樣的雜誌應該以自己以往的方式支援時尚,而不要假裝自己可以做到批判性。

總而言之,更加透明,更加道德。我能做的就是雖然可以公開談論合作品牌,比如 Gucci、Chloe,但不會在合作期為它們撰寫秀評,這是我的原則。

Q:你剛才提到 A Magazine 關注新生力量。你對年輕設計師有什麼建議嗎?

D:量產的問題總是會讓年輕設計師感到為難,他們不像大品牌那樣有規模效應可依靠。所以年輕設計師不該想著做一個有很多 SKU 的系列,而是少而精、注重工藝、觀點鮮明,這樣可以吸引更多買手,因為後者本來也沒有很多預算留給年輕設計師。

現在的環境當然更加艱難,時裝設計師行業這些年又擠進了 2 億多人,每個人都去上時尚學校,每個人都想當時尚設計師。所以少而精、保持真實才更加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1930 年代 Fortuny 面料公司的古著織錦(Gucci 紋樣參考),19 世紀的德國白瓷人偶、白鷺羽毛(想想那些秀場配飾)。

另一方面,他關注的議題又巧妙地應和著一些已經算不上先鋒,但既政治正確、又便於商業化的主題:比如 LGBT 平權——跨性別模特 Hari Nef 的寶麗來照片,由跨性別者 Justin Vivian Bond 擔任模特的系列攝影作品,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同性戀人 Vita Sackville-West 所居住的西辛赫斯特城堡花園(Sissinghurst Castle Garden),王爾德和同性戀人波西的畫像;比如女性視角/女權——大部分展品的創作者均為女性;再比如千禧一代和社交媒體——三位特邀女性藝術家中有兩位僅 24 歲,另一位也只有 29 歲,而上述王爾德畫像的作者 Unskilled Worker 也和 Gucci Ghost 一樣,是 Alessandro 在 Instagram 上發掘的。

消費者們並不一定能理解這些。3 月 29 日展覽開幕當晚,北京各大高端購物中心的 VIP 們被邀請到現場參觀。其中兩位二十多歲、從事公關工作、月收入 1 萬多的年輕女孩特別背來了 Gucci 雙 G 手袋和酒神包,顯得很興奮。她們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這場展覽加深了他們對 Gucci 的瞭解。“什麼瞭解呢?”“具體說不上,就是他的東西總是色彩斑斕很好看,背後又有一些歷史文化故事。”

但對於比起創意更看重銷售數字的奢侈品集團來說,能讓消費者們產生這種印象就已經足夠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也算是 A Magazine 第一次正式在中國公開亮相。

此次負責策展的 Dan Thawly 從 2010 年起擔任主編,同時也為 BoF、法國版 Vogue、《華爾街日報》、Wallpaper 等媒體供稿。借這次機會,我們和他聊了聊與 Alessandro Michele 合作的感想、如何運營一本獨立雜誌以及對當前時尚產業的看法。

Coco Capitán 和 Dan Thawley

Q: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

D:Dan Thawley

關於這次展覽

Q:你們和 Alessandro Michele 的合作是如何開始的?

D:我們在 2016 年 3 月做完 Thom Browne 的那一期後聯繫到 Alessandro。主要是很感興趣他如何把自己的個人觀引入了 Gucci 這個品牌。他充滿好奇心,也是個傾聽者。我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每天都會保持溝通,並且找來 50 多個供稿者共同完成了這本雜誌。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按照 Alessandro 喜歡做的那樣,把不同時代、不同形式的內容混合在一起,創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組合和衝突,構建出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

Q:為什麼要做成三部曲?

D:首先,每一個展覽中都需要保留cabinet of curiosity(搜奇百寶箱)和 cinema room(影音室)這兩個展區。它算是貫穿整個展覽的一條主線,也是 A Magazine curated by Alessandro Michele 的集中介紹和總結。

其次,第二個展區,也就是攝影師室(Photographer Room)都選取了為這期雜誌供過稿的年輕女藝術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視角詮釋自然之美、真實而不完美的女性形象是什麼樣的,為年輕女性同志運動做出貢獻。

Q:為什麼要如此強調年輕女性?

A:與我們合作的大多都是千禧一代攝影師。他們成長於數字時代,希望打破人們對於完美形象的執念,希望顛覆白人模特占主流、過度 PS、過於追求以瘦為美的現象,以影像探索不同年齡、種族、體型、膚色的人身上的美感。他們使得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藝術攝影(art photography)也介入到時尚之中。

而女性攝影師則為我們瞭解女性文化提供了視角。無論是在時尚圈還是時尚史上,男性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但我們現在身處一個新時代,需要打破這些障礙。當然,雜誌中也有很多出色男性攝影師參與,比如 Ryan McGinley、David Sims,但現在比較值得討論的議題是女性如何看待彼此。

Q:你們如何確定在哪個城市請哪位女性攝影師做特約藝術家?

D:Coco Capitán 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也在這裡做過不少藝術項目,所以有點“返鄉”的意思。這次展出的畫作也是在北京現場完成的。

在香港請來 Petra Collins 是因為她剛剛在紐約 MoMA 完成展覽,因此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期間請她參與展覽比較合適。而 Gia Coppola 則在臺北負責“收尾”,我們覺得她身上的洛杉磯風情和臺北這座城市的碰撞會很有意思。

Q:這次的展覽和上次的“已然/未然”有什麼連續性嗎?

D:沒有。“已然/未然”與現代藝術的聯繫更緊密,而“執迷於愛”和 Alessandro Michele 個人的美學世界更相關,可以看到 Gucci 背後 Alessandro Michele 所做的那些研究。這次展覽不是Alessandro Michele 向外的探索,而是他如何往內看。

Q:有人談到 Gucci 受到歡迎的原因,認為 Alessandro Michele 正好滿足了現代人消費時尚的方式——不同時代的流行元素交雜在一起,色彩悅目、適合傳播。你也這麼看嗎?

D:如今有不少創意總監都會採用過這種方法,即以一種後現代主義的方式重新聚合、解讀時尚。但 Alessandro Michele 比較令人信服的一點是他是在以自己的視角組合,而不是像很多設計師那樣,把同期或近期不同設計師創作的元素混合在一起,然後謊稱“這是新的”。

他能夠比較誠懇地把歷史作為教科書,把幾百年來的參照物放到不同的時代、地點中展示,既有來自繪畫、雕塑、神話的意象,也有對 1980 年代朋克攝影的參考。這最終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衝突感。

Q:有一種批評意見認為頂級設計師的責任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你怎麼認為?

D:我認為沒人能很篤定地說 2017 年設計師們的職責就是展示未來是什麼樣的。人們應該瞭解,設計師的職責是激發靈感(inspire)、創造讓人驚歎的東西(facinate)並且最終銷售產品(sell)。

我覺得 Alessandro Michele 除了做到了這幾點之外,還幫助現在的年輕人更加理解歷史文化。而很多設計師只是膚淺地複製粘貼,那才是真的一點幫助也沒有。

A Magazine Curated by Alessandro Michele 封面 關於 A Magazine Curated By

Q:A Magazine 已經有 16 年歷史了。你們為了保證運營做過哪些調整,又有哪些保留?

A:雜誌本身沒有太大變化。我是在 2010 年加入擔任主編,可以看到整個團隊變得更加年輕,分佈的城市更廣泛,比如紐約、巴黎,但我們的靈感還是來自前人,保證品質和風格如一。

整個時代都在數位化,所以在內容上也必須更加全球化,不能只著眼比利時,而是時刻關注世界各地值得關注的新興藝術家和攝影師。

雖然我們開通了社交帳號也設立了官網,但 A Magazine 有個堅持不變的定位:我們做的不是秀評或是新聞類內容,而更像從幕後看創意,而且不把每一季的時尚看得多麼重要。

Q:你們如何決定由誰來擔任客座主編?

D:我們會和不同的設計師交流,看誰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世界觀,而且這個世界觀是超出時尚之外的,涉及藝術、設計、建築、攝影、電影、音樂、美食等等,這才會讓一本雜誌有趣起來。

再來就是把握節奏和平衡。如何把知名的、新興的、男性、女性、不同年齡、不同風格的合作者組合起來,讓內容獨特、富於變化但又保持流暢統一。

總的來說除了形式之外沒有任何限制;總會有一封信先介紹這期客座者是誰,然後再由客座者寫一封信介紹核心觀點。之後就都很自由。

Q:A Magazine 如何保證盈利?

D:主要盈利方式和其它雜誌一樣,還是靠廣告投放。擔任客座編輯的設計師往往會吸引一些品牌來投放,另外也有一些品牌不想只是單純展示自己新推出的香水、鞋履等等,他們選擇我們往往是覺得我們能把廣告做得漂亮而不同。

此外策展這類活動是很重要的,它能展示我們這個團隊還能做什麼。除了活動類還有出版印刷類。比如去年我們和 Coco Capitán 以及 Paco Rabanne 也有合作,策劃出版了一本由 Paco Rabanne 贊助、創意總監 Julien Dossena 編輯、 Coco Capitán 負責攝影的畫冊。

我們會探索不同的商業化形式,保證 A Magazine 自身的風格,但不一定要局限於高級時尚(high fashion)。

不過我們暫時沒有擴大印量的打算。發售管道還是想集中於博物館、書店、精品店,買手店 Collette 的官網以及我們自己的官網。一方面可以覆蓋世界各地的重點城市,一方面又可以控制分發管道的品質。

Q:哪一期雜誌是你個人最推崇的?

D:在我之前,Martin Margiela 和 Undercover 創意總監 Jun Takahashi 這兩期比較經典,因為他們比較能反映這本雜誌的朋克精神,也代表了比利時設計的特色。我自己做主編時則是容易受友誼而非具體內容的影響,比如 Steven Jones。他們也為雜誌帶來了一些新的合作項目。

A Magazine curated by Maison Martin Margiela 關於時尚行業

Q:最近人們在探討時尚行業的變化時總會提及幾個重複的話題:時裝周沒落、時尚從產品為重心變成了行銷為重心。你對這些討論有沒有什麼觀點想分享?

D:時尚行業已經爆炸演變成一個價值數十億的產業,其中擠滿了各個層次的時尚,包括高級時尚、街頭時尚、高街時尚。上至高級定制,下至大眾市場,這門生意變得無處不在。

很難總結這些變化以及背後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社交媒體已經永遠改變了時尚行業,讓時尚(fashion)前所未有地成為了一種潮流(fashionable),把年輕人以及原來根本沒有興趣玩時尚的、各個年齡段的人也加入進來,成為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越來越頻繁地打量自己和彼此,創造出很多鏡像、影像,並且迴圈使用一些重複的東西。這使得不同層級的時尚開始彼此抄襲,也讓原創性變得格外珍稀。

你很難說人們不再創造好產品了,實際上各個層級都有一些大賺特賺的品牌。從好的一面來說,時尚終於做到了人人平等,但要保持個性卻變得更難了——你必須足夠犀利、足夠堅定,在面對五花八門的選擇時清楚自己需要並且喜歡什麼,不然會變成“四不像”。

品牌也是一樣。它們必須清楚自己的身份(identity),堅持原創、有獨特的觀點,才能取得成功,否則一切都會同質化。有趣的是,你能看到很多品牌越來越明目張膽地彼此抄襲,不僅是自下而上,在同級別也能見到,比如你能在 Celine 的身上看到很多 Yohji Yamamoto 的影子,在巴黎的設計工作室會看到在紐約、米蘭見過的東西。

造型師、藝術總監可能在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我把他們稱為 Micro-influencers,他們都很聰明,備有一個龐大的素材庫,可以在不同客戶之間重複使用一些類似的風格和技巧。Gucci 能保持自身風格的一個原因其實在於 Alessandro Michele 不用造型師,都是自己包辦。

這種彼此抄襲令人遺憾,但不難理解——人們需要賺錢。

Q:有人認為社交媒體放大了時尚博主的作用,但也弱化了時裝評論人的角色。你作為一位時裝評論人怎麼看這個問題?

D:我覺得媒介一直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是媒介與品牌相互利用、相互收買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在不瞭解其它市場的情況下做出過於犀利的評論。讓我比較沮喪的是時裝評論界缺乏一種全球觀,也缺乏尊敬,有些非常有權力的人不瞭解設計師為什麼為某些人做事,也不瞭解工藝的重要性,還有些人則過於草率地下判斷。

我個人也不會相信正面批評(positive criticism),也就是時尚媒體對自己廣告主做出的評價。但我覺得數字時代這個問題可以有其它處理辦法,比如獨立雜誌應該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而 Vogue 那樣的雜誌應該以自己以往的方式支援時尚,而不要假裝自己可以做到批判性。

總而言之,更加透明,更加道德。我能做的就是雖然可以公開談論合作品牌,比如 Gucci、Chloe,但不會在合作期為它們撰寫秀評,這是我的原則。

Q:你剛才提到 A Magazine 關注新生力量。你對年輕設計師有什麼建議嗎?

D:量產的問題總是會讓年輕設計師感到為難,他們不像大品牌那樣有規模效應可依靠。所以年輕設計師不該想著做一個有很多 SKU 的系列,而是少而精、注重工藝、觀點鮮明,這樣可以吸引更多買手,因為後者本來也沒有很多預算留給年輕設計師。

現在的環境當然更加艱難,時裝設計師行業這些年又擠進了 2 億多人,每個人都去上時尚學校,每個人都想當時尚設計師。所以少而精、保持真實才更加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