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珠子的歷史:十萬年來的演化》從新石器時代到羅馬帝國(3)

圖 7

圖8象牙貝殼(象牙貝殼屬於一種帶尖端突出的軟體動物貝殼)和胸形的鹿骨珠子組配項鍊,

納圖夫人(Natufians)製作。那圖夫人為約旦河谷的原始居民。這件作品為新石器時代珠子製作的最早證物,採集自El-Wad遺址,年代為西元前10000年至西元前8000年。項鍊長度,18cm。藏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以色列古物展廳。

圖 8

圖9綠石頭珠和配飾,

採集自那圖夫(Natufian)晚期的Gigal II遺址。從狩獵採集向農業社會過渡時期,近東的勒旺(Levant)地區首次大量使用綠石頭作裝飾品。據推測,綠石頭珠子的出現與農業的產生有直接關係,其綠色象徵著新的生長和豐饒,其中包含了莊稼豐收的願望。據考古學家丹妮艾拉(Daniella E. Bar-Yosef Mayer)和娜奧米(Naomi Porat)記載,這些“掌管”作物豐收的珠子也有保佑種植作物的農民平安順利的涵義。

這些石頭的原料(蛇紋石或綠長石)產地的彼此距離至少有15㎞。

其年代為西元前9600年至西元前8500年。書中圖為原尺寸大小。鳴謝美國全國科學院提供資料。

圖 9

圖10蠟石(石膏)珠子。蠟石是一種容易用燧石、木頭或骨頭工具雕刻的材料。雖然這些珠子採集自敘利亞北部,但其形狀和大孔則是西元前5-3千年西亞和埃及珠子的典型特徵。

最左邊的珠子長度為5cm。紐約Henry Anavian私人收藏。

圖 10

圖11烏爾(Ur)墓葬出土的蘇美爾王室普阿比女王所用的珠鏈斗篷,年代為西元前2500年,最長的珠鏈為36.2cm。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大學博物館藏。

圖12出自美索不達米亞的烏魯克的鑲金瑪瑙珠,年代為西元前2113-2006年。長度6.04cm。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圖 12

圖13這件紅玉髓瑪瑙蝕刻珠來自烏爾(Ur),年代為西元前2500年左右。其製作工藝流程為:先用泡堿(白堿)在珠子上畫出圖案,然後加熱,這樣設計圖案就能滲透進晶體結構,成為珠子材質的一部分。類似手法製成的同樣材料的珠子在烏爾被大量發現,印度河流域以及阿富汗都有類似發現,其年代為西元前2500年至西元前1600年。它們的製作地點位於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其存在和分佈證明了三個地區當時存在接觸。這個珠子的寬度為1.65cm,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

圖 13

下期預告:《珠子的歷史:十萬年來的演化》

從新石器時代到羅馬帝國 (4)

它們的製作地點位於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其存在和分佈證明了三個地區當時存在接觸。這個珠子的寬度為1.65cm,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

圖 13

下期預告:《珠子的歷史:十萬年來的演化》

從新石器時代到羅馬帝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