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同樣為秦國立下大功,白起被賜死,王翦卻能夠善終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在長平大敗趙軍,殺趙卒四十余萬,使趙國上下日夜驚恐,白起認為此時趁機進而攻下邯鄲,

是滅掉趙國的大好時機,因范睢的幾句讒言,貪韓趙的數城,而令白起班師。

後來秦王派王陵入侵邯鄲。王陵兵屢敗,秦王又要白起去代王陵。白起向他分析邯鄲未易取勝,秦王不聽,固執己見。於是白起裝病,秦王怒且怨,派王乞往代王陵。王乞五月不能取勝。秦王仍不知退,又強迫白起為將。白起知不能取勝,怕因不勝而致罪,就裝病厲害。秦王大怒,就免去白起的一切職務,

並趕出首都咸陽。范睢又在秦王面前說白起的壞話,秦王於是賜白起自裁。可惜有著顯赫戰功的一代名將,無罪而命喪九泉。

在獨裁專制社會,人治遠遠大於法制,個人的升遷榮辱取決於當權者的好惡。當權者英明的時候賢者有功者得到重視,

當權者昏庸的時候小人就恣意妄為。在人治為主的社會裡,屬下只能唯唯,提意見也要看長官的臉色,屬下不能有主見,更不能堅持主見。白起是有能力有主見的人,他並未罵秦王,只是堅持己見,不願做無功之將。在秦王看來,這種堅持己見是逆主子的行為,是大逆不道,是不能被容忍的。在人治為主的社會裡,君王就是法,上司就是法,人權是可以被當權者任意踐踏的。
范睢為一己之私進讒言,使秦國錯失滅趙的大好時機,然而由於秦王寵倖范睢,范睢既無罪。秦王不問前線情況如何,為貪韓趙數城,聽信讒言,令白起班師回國。秦王因為是王,自然不會有罪。白起一生為秦征戰,功勳顯赫,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他認為這次取邯鄲不易取勝。秦王不僅不聽他的意見,而且還治他的罪,以致於死。

而另一位秦國的名將卻有著不一樣的待遇。

他就是王翦,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王翦一生不僅戰功顯赫,足智多謀,更重要的是他頗懂為臣之道,能夠保全自己。聯繫歷史上的諸多功臣名將,能有幾人可以如王翦這般於功成名就之下,安享富貴而終老呢?那麼,他的保身之方是什麼呢?

王翦善揣人心,也是靠著對人心的瞭解,他才得以在殘暴多疑的秦始皇身邊存活。想想白起、商鞅、呂不韋、蒙恬等人,與秦朝多位功臣相比,王翦的結局實在難得。當然,他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這也許是使他能夠全身而退的方法。

從他穩健的作戰風格可看出,王翦為人謹慎多謀,低調老成。他雖為建朝元老,卻很少言語,也從不爭功奪名,人緣又好,朝中大臣都對他十分尊重。他一輩子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也從來不會做一點出格的事。他做事總是小心翼翼的,力求穩妥,事情做成之前絕不透露想法。在伐楚之事上,他作為一員老將,應該能夠評估出敵軍的實力。可是,當秦始皇沒有採納他的建議時,他並無氣憤,未加多言,甚至都沒有為自己申辯一下,只是告病而歸。他自言多年事秦而“不得封侯”,可見其屢立戰功卻從未主動向秦始皇討封過。單就這一點,王翦就不是一般的將領。

王翦的低調集中表現在他總是稱自己“老”。對於武將而言,最忌諱的便是“老”。可是,王翦卻總將身老多病掛在嘴邊。在秦始皇用李信為將時,他便以年老體病回歸故里。在他成功征楚之後,又向始皇上表告老還鄉。也許他深知自己快要功高蓋主了,而秦始皇為人好大喜功,所以趕緊激流勇退,在恰當的時候離開。至於總表現自己的“老”,也是為了讓秦始皇對他放心,表明自己不具有威脅性,從而得以保全其身。

王翦善揣人心,也是靠著對人心的瞭解,他才得以在殘暴多疑的秦始皇身邊存活。想想白起、商鞅、呂不韋、蒙恬等人,與秦朝多位功臣相比,王翦的結局實在難得。當然,他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這也許是使他能夠全身而退的方法。

從他穩健的作戰風格可看出,王翦為人謹慎多謀,低調老成。他雖為建朝元老,卻很少言語,也從不爭功奪名,人緣又好,朝中大臣都對他十分尊重。他一輩子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也從來不會做一點出格的事。他做事總是小心翼翼的,力求穩妥,事情做成之前絕不透露想法。在伐楚之事上,他作為一員老將,應該能夠評估出敵軍的實力。可是,當秦始皇沒有採納他的建議時,他並無氣憤,未加多言,甚至都沒有為自己申辯一下,只是告病而歸。他自言多年事秦而“不得封侯”,可見其屢立戰功卻從未主動向秦始皇討封過。單就這一點,王翦就不是一般的將領。

王翦的低調集中表現在他總是稱自己“老”。對於武將而言,最忌諱的便是“老”。可是,王翦卻總將身老多病掛在嘴邊。在秦始皇用李信為將時,他便以年老體病回歸故里。在他成功征楚之後,又向始皇上表告老還鄉。也許他深知自己快要功高蓋主了,而秦始皇為人好大喜功,所以趕緊激流勇退,在恰當的時候離開。至於總表現自己的“老”,也是為了讓秦始皇對他放心,表明自己不具有威脅性,從而得以保全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