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燒賣饅頭三鮮餛飩~油酥湯糰雞子大餅!口水嗒嗒滴~

無錫市委宣傳部

無錫市國聯集團、無錫市商務局

攜手主辦“愛在無錫,食在中秋” 主題活動

邀請喜愛無錫地方文化、民間美食的外國朋友

評選出“外國友人至愛的無錫麵點”

許多生活在無錫的外國朋友們想趁著秋佳節將至,跟民間大廚們拜師學藝,嘗試無錫傳統麵點的製作技藝,讓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出 buling buling 的智慧火花。

嗯!這是香噴噴可口的火花!

燒賣包子三鮮餛飩,

油酥湯糰雞子大餅,

讓一讓啊,讓一讓......上菜咧!

王興記 三鮮餛飩

王興記餛飩系列延用百年傳統工藝配方,選用皮薄軟韌、滑爽適口、久煮不爛的特製皮子,配以由洪澤湖淡水開洋、蝦仁、活蟹現拆蟹粉、新鮮豬腿心肉、四川榨菜等尚品原料製作的餡心,輔以老母雞、火腿、老鴨、肉骨熬制的高湯精製而成。

味鮮湯醇,營養豐富,為無錫名點之代表,被授予“中華名小吃”稱號。除了最不容錯過的三鮮餛飩,還有蟹粉餛飩、蝦仁餛飩、薺菜餛飩、香菇餛飩等數個品種。

三鳳橋 熱爐月餅

每逢傳統節日,三鳳橋都會推出相應的節日食品,中秋臨近,今年三鳳橋推出的月餅跟以往可大不相同,

三鳳橋一改往年月餅的老面孔,繼上半年網紅青團成功推出後,本次借鑒上海網紅醃篤鮮月餅的成功經驗,推出創新產品。

醃篤鮮月餅和芝士大蝦月餅,以全新的月餅品種顛覆以往人們對於傳統月餅的認識,再次為三鳳橋的傳統產品注入創新活力,嘴饞的吃貨可一定要試試這期間限定的月餅哦!

金龍鳳大酒店 龍鳳大包

無錫金龍鳳大酒店原名龍鳳包子館,龍鳳包子在無錫市民心中可謂家喻戶曉,如今已成為中國包子著名品牌,榮獲“無錫經典當家點心”,中國•上海包子文化節“最受消費者歡迎品牌”,平均每天都可以賣出七八千隻!

龍鳳包子選料用心,肉餡選用上等腿心肉,麵團必須壓過六次,方能將原來黃面孔、硬邦邦的傳統包子改造得雪白、鬆軟。

龍鳳包子甚至掀起了一股“一包兩吃”的熱潮,老百姓在家先將包子外面的面皮吃掉,再將裡面的肉餡加蔬菜煲湯喝,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喜歡DIY 美食的吃貨也可以買來嘗試一下哦!

小敏 麥青團子

一般人清明前後吃青團,但是喜愛甜食和糯米的無錫人,一年四季都念著這一口。店主小敏繼承了她父母的這家糕團店,遵循老發頭裡的做法,3斤糯米、1斤大米,自己磨粉,因為手工磨制的糯米粉比買的現成水磨粉要健康,米香也更濃。

團子分5種口味,芝麻松仔、棗泥核桃、核桃豆沙、肉鬆咸旦黃、榴槤餡,餡料也是當天製作,不加任何添加劑。真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美味!無論是口感,餡料還是麥青汁香味色澤,都是無懈可擊!

鴻運大酒店 鴻運大包

近二十年前,由無錫鴻運大酒店的國家特級烹飪大師、亞洲廚王朱建興和點心製作大師徐兆林等領銜組成的“鴻運大包”研發團隊,經過對各地包子品味、價格、配料、重量的調研、嘗試和不斷的摸索、提高,在繼承無錫傳統點心的基礎上,研製出具有獨特風味的“鴻運大包”,一經上市,便為無錫市民和遊客所喜愛。

在保持傳統風味的基礎上,經過研發團隊的不斷創新,鴻運大包已由當初單一的鮮肉大包發展成今天品種繁多的系列產品。

有鮮肉、筍乾肉、菜豬油、芝麻、豆沙、蟹粉、蝦茸、乾菜鮮肉、豬肉粉絲、素包、五穀雜糧……這只頗受無錫人青睞的大包真是不得了,想想就流口水!

朱順興 惠山油酥

惠山油酥,無錫著名特產。相傳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創制,因其形狀似寺內“四大金剛”塑像的肚臍,被僧人譽為“金剛肚臍”一直沿襲至今。

惠山油酥採用純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絲等原料,經烘制而成。它品形規整,色澤金黃,酥鬆香甜,甜中帶鹹,具有獨特風格,數百年盛銷不衰。

豐收糕團 掛粉湯糰

豐收糕團店曾是無錫市規模最大的專業糕團店,創辦於1955年,經營湯糰、米制點心、花色糕點及各式餡心。

掛粉湯糰創制于民國初年。之所以稱為掛粉湯糰是因為使用水磨粉的緣故,掛粉湯糰又韌又柔、軟潤滑口。

餡心有鮮肉、菜豬油、豆沙、芝麻、玫瑰白糖,稱五色掛粉湯糰。全市糕團店都有供應,尤以崇安寺豐收糕團店品質更佳。

功德林 素包

功德林素菜館曾是無錫市區唯一的素菜館,創建於1930年3月。崇安寺的功德林不久前正式搬遷到了錫惠公園裡,靠近青山大門,現在早上來這裡爬山遊園就可以吃到熟悉的素包!

手掌一樣大的包子,皮薄餡足,金黃的菜籽油已經要從皮子裡面流出來了,一口咬下去飄香四溢,青菜餡裡包含了油麵筋和香菇,加上菜籽油特有的香味,好吃!

而且這麼大的素包只要2元1個,實在實惠。一碗簡單的素面兩個素包,說說笑笑間仿佛回到以前每天早上來功德林吃面的日子,一碗面,一份情,這就是老字型大小的“味道”。

阿桂 燒麥

燒麥,是無錫的傳統名點之一。它創制於1757年。該點心選用豬腿肉、豬板油、薺菜或青菜嫩葉,加調料拌成菜肉豬油餡心(也可以用肉汁拌糯米製成餡心)。

東亭的阿桂燒麥店面很小,就一間小門面,裡面就七八張桌子,但是吃的人超級多。阿桂的燒麥是全肉的餡心,吃起來特別過癮。豬皮凍用的比較多所以湯汁很飽滿,偏甜的老無錫口味。

曹張雞子大餅

雞子大餅,是江蘇無錫傳統名點。雞子大餅作為無錫本土的地方美食,同時也是“無錫十大名點”之一。覆蓋著黃澄澄的蛋皮,雖做工簡單,卻熱香甜脆,是一種十分可口的油炸小吃。

曹張的雞子大餅是在人行道上擺個攤做的。餅很厚實,麵團裡面依次裹入蔥和肉末,大餅要炸兩次,第一次炸至淡黃色成形,第二次炸時會放入雞蛋一同炸。

外皮脆脆的,裡面還很有韌性,鬆軟。曹張的雞子大餅有包肉餡,一口咬下去料很足,甜甜的滋味不少無錫人都喜歡吃。

乃們是不是都饞得不要不要了

不要說歪果仁了

小布看完都饞到不行了

平均每天都可以賣出七八千隻!

龍鳳包子選料用心,肉餡選用上等腿心肉,麵團必須壓過六次,方能將原來黃面孔、硬邦邦的傳統包子改造得雪白、鬆軟。

龍鳳包子甚至掀起了一股“一包兩吃”的熱潮,老百姓在家先將包子外面的面皮吃掉,再將裡面的肉餡加蔬菜煲湯喝,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喜歡DIY 美食的吃貨也可以買來嘗試一下哦!

小敏 麥青團子

一般人清明前後吃青團,但是喜愛甜食和糯米的無錫人,一年四季都念著這一口。店主小敏繼承了她父母的這家糕團店,遵循老發頭裡的做法,3斤糯米、1斤大米,自己磨粉,因為手工磨制的糯米粉比買的現成水磨粉要健康,米香也更濃。

團子分5種口味,芝麻松仔、棗泥核桃、核桃豆沙、肉鬆咸旦黃、榴槤餡,餡料也是當天製作,不加任何添加劑。真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美味!無論是口感,餡料還是麥青汁香味色澤,都是無懈可擊!

鴻運大酒店 鴻運大包

近二十年前,由無錫鴻運大酒店的國家特級烹飪大師、亞洲廚王朱建興和點心製作大師徐兆林等領銜組成的“鴻運大包”研發團隊,經過對各地包子品味、價格、配料、重量的調研、嘗試和不斷的摸索、提高,在繼承無錫傳統點心的基礎上,研製出具有獨特風味的“鴻運大包”,一經上市,便為無錫市民和遊客所喜愛。

在保持傳統風味的基礎上,經過研發團隊的不斷創新,鴻運大包已由當初單一的鮮肉大包發展成今天品種繁多的系列產品。

有鮮肉、筍乾肉、菜豬油、芝麻、豆沙、蟹粉、蝦茸、乾菜鮮肉、豬肉粉絲、素包、五穀雜糧……這只頗受無錫人青睞的大包真是不得了,想想就流口水!

朱順興 惠山油酥

惠山油酥,無錫著名特產。相傳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創制,因其形狀似寺內“四大金剛”塑像的肚臍,被僧人譽為“金剛肚臍”一直沿襲至今。

惠山油酥採用純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絲等原料,經烘制而成。它品形規整,色澤金黃,酥鬆香甜,甜中帶鹹,具有獨特風格,數百年盛銷不衰。

豐收糕團 掛粉湯糰

豐收糕團店曾是無錫市規模最大的專業糕團店,創辦於1955年,經營湯糰、米制點心、花色糕點及各式餡心。

掛粉湯糰創制于民國初年。之所以稱為掛粉湯糰是因為使用水磨粉的緣故,掛粉湯糰又韌又柔、軟潤滑口。

餡心有鮮肉、菜豬油、豆沙、芝麻、玫瑰白糖,稱五色掛粉湯糰。全市糕團店都有供應,尤以崇安寺豐收糕團店品質更佳。

功德林 素包

功德林素菜館曾是無錫市區唯一的素菜館,創建於1930年3月。崇安寺的功德林不久前正式搬遷到了錫惠公園裡,靠近青山大門,現在早上來這裡爬山遊園就可以吃到熟悉的素包!

手掌一樣大的包子,皮薄餡足,金黃的菜籽油已經要從皮子裡面流出來了,一口咬下去飄香四溢,青菜餡裡包含了油麵筋和香菇,加上菜籽油特有的香味,好吃!

而且這麼大的素包只要2元1個,實在實惠。一碗簡單的素面兩個素包,說說笑笑間仿佛回到以前每天早上來功德林吃面的日子,一碗面,一份情,這就是老字型大小的“味道”。

阿桂 燒麥

燒麥,是無錫的傳統名點之一。它創制於1757年。該點心選用豬腿肉、豬板油、薺菜或青菜嫩葉,加調料拌成菜肉豬油餡心(也可以用肉汁拌糯米製成餡心)。

東亭的阿桂燒麥店面很小,就一間小門面,裡面就七八張桌子,但是吃的人超級多。阿桂的燒麥是全肉的餡心,吃起來特別過癮。豬皮凍用的比較多所以湯汁很飽滿,偏甜的老無錫口味。

曹張雞子大餅

雞子大餅,是江蘇無錫傳統名點。雞子大餅作為無錫本土的地方美食,同時也是“無錫十大名點”之一。覆蓋著黃澄澄的蛋皮,雖做工簡單,卻熱香甜脆,是一種十分可口的油炸小吃。

曹張的雞子大餅是在人行道上擺個攤做的。餅很厚實,麵團裡面依次裹入蔥和肉末,大餅要炸兩次,第一次炸至淡黃色成形,第二次炸時會放入雞蛋一同炸。

外皮脆脆的,裡面還很有韌性,鬆軟。曹張的雞子大餅有包肉餡,一口咬下去料很足,甜甜的滋味不少無錫人都喜歡吃。

乃們是不是都饞得不要不要了

不要說歪果仁了

小布看完都饞到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