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發現一陵墓,專家說墓主人曾活了1500年,但不敢對外開放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大多跟本民族的信仰有關,所以民間才會供奉各種各樣的神,正是這些信仰,使得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滿足,進而填補生活中的空虛,

給自己以自信。但是,神話畢竟是神話,不是史實,如果把神話傳說當成正史,未免讓人笑掉大牙。

這樣的國家不是沒有,為了給自己一點自信,掩飾一下不太光明的歷史,於是人們憑空捏造出一些神話故事,並把它當成本民族的歷史,加以敬仰。

朝鮮族每年西曆的10月3日,都會舉行盛大的節日,開天節,這個節日就是為了紀念傳說中朝鮮族的祖先、太陽神的長孫檀君王而立的。檀君王這個人物,並不是朝鮮正史上記載的人物,而是出自一個神話傳說。傳說中檀君在西元前2333年建立了古朝鮮國,並且在位時間長達1500年。

眾所周知,除了人們創造出的神,沒有人可以活這麼長時間,所以這一點,註定了檀君只是一個神話人物,

而不是活生生的人類。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朝鮮的史書上竟然有記載,檀君在中國堯舜時代發生洪水的時候,還曾派過自己的太子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親自指導大禹治水,朝鮮一些文化專家以為,這件事確實發生過,因為這個事件能在中國的歷史書中找到,

並且這位文化學家還大肆張揚出去,還為此著書立說。

為了將這樣的神話傳說坐實,在上世紀90年代,朝鮮官方宣佈已經發現檀君王儉和他的王后的陵墓,雖然經過了幾千年的歲月,但遺骨保存得相當好,除此外,他們還發出了許多價值連城的、與朝鮮歷史密切相關的寶物。

後來這座所為的王儉陵墓被作為重要的古跡,重新裝修完成,並將陵墓中的王儉夫婦的遺骨妥善保存,以供後人瞻仰,而且王儉的墓經過整修後變得更加輝煌鼎盛。

但是,即使朝鮮官方確認這就是傳說中有名的檀君墓,但這座墓卻一直拒絕對外開放,只在每年的10月才會舉行盛大的慶典,以紀念檀君。

但實際上,朝鮮的歷史並不是由檀君建立的,這個人物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只不過是在高麗國師所編寫的《三國遺事》中。那時候是個什麼樣的背景呢?

那時候,正是成吉思汗的鐵蹄軍稱霸歐洲的時候,朝鮮國是一個弱國,自然無法與成吉思汗抗衡,所以只好伏手稱臣,這樣才能避免遭受更多的損失。

稱臣後,朝鮮皇家自然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就連當時嫁到高麗的蒙元公主,也可以對著朝鮮國王吆五喝六,隨意欺負他們,他們也不敢怎麼樣。

正是因為現實的生活如此窩囊,所以他們才要編出一些無所不能的神話人物,用以撐場面,給自己壯膽,朝鮮皇族甚至說自己就是檀君王儉的後代。

日本崛起後,朝鮮的地位更加不保,尤其朝鮮皇帝李熙退位後還被特務所殺。這就使得朝鮮處在一個更為險峻的境地,所以他們造出這麼一個神,用以掩飾那些不光榮的歷史。

稱臣後,朝鮮皇家自然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就連當時嫁到高麗的蒙元公主,也可以對著朝鮮國王吆五喝六,隨意欺負他們,他們也不敢怎麼樣。

正是因為現實的生活如此窩囊,所以他們才要編出一些無所不能的神話人物,用以撐場面,給自己壯膽,朝鮮皇族甚至說自己就是檀君王儉的後代。

日本崛起後,朝鮮的地位更加不保,尤其朝鮮皇帝李熙退位後還被特務所殺。這就使得朝鮮處在一個更為險峻的境地,所以他們造出這麼一個神,用以掩飾那些不光榮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