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壽命長短,能通過走路看出來?還真的有可能

【丁香醫生原創】走路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但有研究發現,這一最基本的動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評估中老年人的整體健康狀況。

一、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

有可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

那些走路速度在每秒 0.8 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

這個速度大概就是 10 分鐘左右走完 500 米。

雖然走路看起來是一種簡單的運動方式,但其實要正常地完成這一動作,需要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的完美配合,

還要有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參與。

我們平時走路的速度基本是恒定的,身體會自動調節步伐,讓走路速度與自身系統功能相適應。

步速不會告訴我們關於身體健康的所有事情,依然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全面評估。但就像血壓一樣,它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健康狀況,而且步速這個指標很容易被觀察到。

二、怎麼就越走越慢了呢?

大約從 30 歲左右,肌肉每年會有 0.5%~1% 的自然流失。等到了五六十歲,不少朋友會出現少肌症——就是肌肉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減少的情況。

這種病症一般與營養及運動狀況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日常久坐久臥、缺乏運動、沒吃夠蛋白質、消化功能不好、不科學減肥等等,都會對肌肉流失造成極大的影響。

再加上骨質疏鬆等情況,腿腳行動就逐漸變得遲緩起來。

除此之外,三高、靜脈曲張、下肢動脈硬化或關節疾病等,也會影響下肢肌肉供血量和代謝廢物清除,從而影響走路的速度。

三、為了長壽,是不是要走快點?

不要為了延長壽命,

而去刻意提高走路速度。

雖然研究提示步速和一個人的預期壽命相關,但並不鼓勵大家現在就出去開始快走,因為目前刻意快走能延長壽命的想法,並沒有證據證實。

但話說回來,健步走本身倒是一種不錯的鍛煉方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 中國居民每天的活動量達到 6000 步,有益於保持身體健康。

四、這樣做,真正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要重視適度運動和均衡營養。

1. 邁開腿

減少久坐和久臥,增加日常身體活動量。

爭取能做到每週至少 5 次,每次 30 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增加一些抗阻訓練,如舉啞鈴、深蹲等,來增加肌肉力量。

2. 管住嘴

1. 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保證三餐中足夠的牛奶、雞蛋、豆製品和瘦肉等;

2. 少油少鹽的飲食;

3. 適當增加海魚、動物肝臟和蛋黃等食物,適度曬曬太陽,必要時,吃點維生素 D 補充劑。

通過循序漸進的鍛煉來提高身體素質,走起路來,自然會輕快、耐久,伴隨而來的不僅僅是壽命的延長,還有生活品質的提高和精氣神的提升。

步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個人整體健康和身體機能狀況。

如果某段時間,發現自己或家人朋友走路變慢了,要留心是不是出現了潛在的健康問題,必要時,及時檢查,儘早發現。

走路的學問也不小吧?

以後走路的時候,可以特別留意一下自己的走路速度咯。

丁香醫生原創,請勿轉載;作者:邢騰飛丨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 甲狀腺外科 碩士;編輯:李壞。圖源:123rf圖庫。

1. 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保證三餐中足夠的牛奶、雞蛋、豆製品和瘦肉等;

2. 少油少鹽的飲食;

3. 適當增加海魚、動物肝臟和蛋黃等食物,適度曬曬太陽,必要時,吃點維生素 D 補充劑。

通過循序漸進的鍛煉來提高身體素質,走起路來,自然會輕快、耐久,伴隨而來的不僅僅是壽命的延長,還有生活品質的提高和精氣神的提升。

步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個人整體健康和身體機能狀況。

如果某段時間,發現自己或家人朋友走路變慢了,要留心是不是出現了潛在的健康問題,必要時,及時檢查,儘早發現。

走路的學問也不小吧?

以後走路的時候,可以特別留意一下自己的走路速度咯。

丁香醫生原創,請勿轉載;作者:邢騰飛丨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 甲狀腺外科 碩士;編輯:李壞。圖源:123rf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