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田園詩人陶淵明,其實是一個和藹的父親

陶淵明:一個父親的形象華說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倘若提起陶淵明,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抵是一個適意于田園的詩人形象。接下來,或許會津津樂道於他八十一天后辭去彭澤縣令,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再或者,也許會提到其“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靜默淡泊之下暗流湧動的遠大抱負和志向。

這自然是不錯的,但遠非全部.。

在書櫥的一隅,有一本薄薄的《陶淵明全集》。已經記不起是什麼時候買的了,倘若不是我為了找一本別的書,

無意中目光掃及,信手取下,大約它一直會這樣靜靜地泯然於群書之中罷。打開,粗粗地流覽了一遍,印象深刻的,並非是那些流傳至今的名篇。倒是讀到《命子》、《責子》這兩首詩時,心中忽然似乎頗有些感觸。這是很少被人提及的陶淵明的一面。那些明白如話的文字後面,分明地顯示著陶淵明作為一個父親的形象:摯愛孩子,卻又不乏詼諧幽默。

《命子》一篇,是為長子陶舒儼出生而作。

命者,訓也,教育訓示之意。整首詩分十章,前六章曆述陶氏家族的源流,激勵兒子勿忘先祖光榮歷史,承繼陶氏一脈。後四章在表達了對兒子殷切期望。姑引其八、其九如下:

其八

蔔雲嘉日,占亦良時。

名汝曰儼,字汝求思。

溫恭朝夕,念茲在茲。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厲夜生子,遽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於我!

既見其生,實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孩子出生之後,

對父母而言,為孩子取一個好名字是一件大事。不是為孩子有一個名號那樣簡單,其大抵蘊涵著為父母者深切的祝福和期許。陶淵明亦不例外,“名汝曰儼,字汝求思”,他希望兒子能夠“念茲在茲”地記住自己的名字所為何來,能夠明白為他取這個名字的苦心:成為像孔伋(孔子之孫,孟子之師)那樣的一個人,繼承家學。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來,在陶淵明看來,是人之常情,平常而自然的。
“凡百有心,奚特於我。”而其內在的原因,是極為樸素的,那就簡簡單單的八個字:“既見其生,實欲其可。”簡單的話語背後,流淌著一個父親對孩子濃濃的愛。

十六年之後,當自己年歲漸老,看著孩子們一個個逐漸長大,陶淵明心頭別有一番喜悅之情。作為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見慣了朝代變遷,閱盡了人事代謝,心態更為曠達與平和。在這首名為《責子》的詩中,他以戲謔的口吻,

數落了五個“不爭氣”的兒子。

《責子》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透過這首詩,我們仿佛看見了這樣一個溫馨的場面:一位老人和他的老友相對而飲。他首先感歎自己老了,然後絮絮叨叨地說起了五個兒子。說雖然有五個兒子,卻只知道玩耍而不好學習。老大阿舒十六歲了,懶惰無比;老二阿宣也十五了,卻不喜歡讀書;老三老四阿雍和阿端這一對雙胞胎十三歲了,連六與七都不認識;最小的一個兒子阿通也已經九歲,卻只知道找梨啊栗啊來吃。於是他歎息到,這是命中註定如此,也沒法子想。來,我們還是一起喝酒罷。

可以想見,在說這一番話時,陶淵明的臉上是怎樣的一副神情:微笑著,滿臉的慈祥。戲謔中對孩子們的憐愛之請,真是躍然紙上。或以為陶淵明此詩敘述了自己孩子的不肖,大謬也!十三歲的孩子連六和七都不認識,豈不是傻子了?這是父愛的中國式表達,也是一個父親的嘮叨,但充滿了愛。

翻閱陶淵明的詩文,固然不乏“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這樣的田園情趣,但時不時地,會遇到類似“慷慨獨悲歌”這樣的抑鬱難平,甚至還有“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這樣的心懷激烈。顯然,對陶淵明而言,歸隱田園是在“有志不獲聘”之後的第二選擇,儘管他“性本愛丘山”,終究無法忘懷“大濟於蒼生”的抱負卻終於不得施展的悲憤。和諧的父子關係帶來的天倫之樂,不僅給予了孩子們以歡笑,也撫慰了他內心深處的那份悲涼。

老大阿舒十六歲了,懶惰無比;老二阿宣也十五了,卻不喜歡讀書;老三老四阿雍和阿端這一對雙胞胎十三歲了,連六與七都不認識;最小的一個兒子阿通也已經九歲,卻只知道找梨啊栗啊來吃。於是他歎息到,這是命中註定如此,也沒法子想。來,我們還是一起喝酒罷。

可以想見,在說這一番話時,陶淵明的臉上是怎樣的一副神情:微笑著,滿臉的慈祥。戲謔中對孩子們的憐愛之請,真是躍然紙上。或以為陶淵明此詩敘述了自己孩子的不肖,大謬也!十三歲的孩子連六和七都不認識,豈不是傻子了?這是父愛的中國式表達,也是一個父親的嘮叨,但充滿了愛。

翻閱陶淵明的詩文,固然不乏“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這樣的田園情趣,但時不時地,會遇到類似“慷慨獨悲歌”這樣的抑鬱難平,甚至還有“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這樣的心懷激烈。顯然,對陶淵明而言,歸隱田園是在“有志不獲聘”之後的第二選擇,儘管他“性本愛丘山”,終究無法忘懷“大濟於蒼生”的抱負卻終於不得施展的悲憤。和諧的父子關係帶來的天倫之樂,不僅給予了孩子們以歡笑,也撫慰了他內心深處的那份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