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北承德“脫貧攻堅黨旗紅”

承德市國家稅務局扶貧工作組組員與產業脫貧帶頭人劉長玉(中)察看中藥材種植情況。

劉學剛攝

隆化縣榆樹底村村民劉少文發揮黨員帶頭作用,2015年流轉土地300畝,建設草莓大棚68個,全村共有17戶貧困戶參與土地入股分紅,20戶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年收入2萬元,實現了穩步脫貧。圖為農戶在合作社包裝採摘好的草莓。

陳琦嘉攝

豐甯縣開展黨員幹部“一幫一”結對子活動,幫助每一戶貧困戶尋找到切實可行的致富門路。圖為共產黨員裴曉東(左)與貧困戶交流網紋瓜種植情況。韓春明攝

地處京津之北、燕山深處的河北省承德市,2015年底有906個貧困村、47.02萬貧困人口。

到2020年底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任務繁重。2016年,承德市啟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通過深入實施堡壘示範、致富先鋒、能力提升、能人返鄉、結對幫扶“五大工程”,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把基層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2016年,全市188個貧困村“摘帽”,12.8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在河北省承德市豐甯滿族自治縣黃旗鎮城根營村,

村黨支部書記劉佩舫正帶著村民查看有機雜糧的生長情況。只見一簇簇穀穗黃燦燦,一串串豆莢滾圓飽滿。村民們滿臉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劉佩舫說:“我們種的都是有機訂單雜糧,主要供給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市場。僅靠雜糧這一項,我們村一年就增收30萬元左右。”

“跟著劉書記幹,我們就有奔頭,奔小康那是必須的!”村民們說。

劉佩舫是承德市“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中的優秀代表。

和他一樣,承德全市4.3萬名黨員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擎起了一面面鮮紅的黨旗,為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小康”目標提供了強大動力和組織保障。

“要摘掉‘窮帽子’,必須牢牢抓住黨建脫貧這一制勝法寶,有效實現黨建與脫貧同頻共振、互促共贏。”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說。

“堡壘示範”樹旗幟

有了黨組織的帶領,村民們的致富熱情不斷高漲。目前已有4人從外地返鄉創業,

3名年輕同志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組織成為百姓脫貧的堅強支撐,成為一個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百姓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駐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城子鎮八頃村工作組組長王永軍認為,“基層黨組織是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堅強堡壘。”

2016年2月份,以王永軍為組長的工作組進駐八頃村,該村是河北省20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0戶、450人。

工作組把目光放在了黨組織建設上,入戶走訪,與黨員群眾談心,多次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共同謀發展、聚共識。一系列舉措讓黨員群眾看到了工作組的決心,更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2016年8月份,經圍場縣委組織部批准,該村成立了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第一支部由常駐在村的29名黨員組成;第二支部由17名在外地打工的流動黨員組成;第三支部由15名村集體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黨員組成。第三黨支部支委郝碧泓還擔任村農業開發公司物流專案部經理,每天開車四處跑,盡心盡力幫鄉親們脫貧致富。

在黨總支的帶領下,村辦集體企業“承德八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了,“八頃地”商標的農產品很快在北京和省內市場打響,“八頃八淘”電商平臺建設完成……2016年,實現村集體收入30萬元;預計今年可達50萬元。

有了黨總支的帶領,村民們過去那種“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的思想觀念得以轉變,隨之而來的是不斷高漲的致富熱情。目前已有4人從北京等地返鄉創業,3名年輕同志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組織成為百姓脫貧的堅強支撐,成為一支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據瞭解,承德市共依託經濟合作組織建立產業黨組織1145個,在產業鏈上帶動7.6萬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同時,積極推廣“黨支部+”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服務凝聚作用,越來越多的群眾通過“黨支部+”,實現了獲租金、分股金、掙薪金、得現金。

“致富先鋒”立標杆

承德市貧困村黨員幹部中,1341名致富帶頭人共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1355個,輻射帶動5.2萬戶貧困群眾,成為組織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脫貧攻堅一線,要找准“貧”根,切斷“困”源,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是關鍵。

在深入實施“致富先鋒”工程中,承德市突出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幹部“組織引領”,做好村莊規劃,盤活發展資源,推進土地流轉,找准致富門路,打造“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產業,輻射和帶動貧困農戶創業致富。

在此基礎上,落實黨員、致富帶頭人“一崗雙責”,推行“1+X”聯戶結對幫扶制度,全市統一設計了黨員示範牌,實行黨員“掛牌”,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亮標準、亮任務,開展“奪旗爭星”活動,積極爭當“帶領致富先鋒”。

蘇繼文是灤平縣古城川村的黨支部書記,他帶領全村105名黨員在“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中作出承諾,發揮表率作用。在鳳凰穀專案征遷工作中,黨員王久洲和張學榮帶動85戶群眾簽訂協定;黨員致富能手杜學義創辦“益嘉興”蔬菜種植合作社,不僅結對幫扶19戶貧困戶,還在種植技術和銷售管道方面對14戶貧困戶提供幫助。

黨員為村民做出了榜樣,古城川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正熱火朝天。黨員王久生主動將自家院牆退回3米,為道路拓寬提供方便;臨街商戶褚久清為了配合主街東口道路拓寬,主動拆除了地泵和自壘大壩;村民毛繼莊拆除了花4000元新建的柴棚;黨員王久旺帶頭捐款為孤兒建房屋……

據初步統計,承德市貧困村黨員幹部中,1341名致富帶頭人共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1355個,輻射帶動5.2萬戶貧困戶,成為組織引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在“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中,承德市還通過“請、扶、育”等辦法,支持在外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實現優秀人才與脫貧攻堅深度對接,讓返鄉能人“回得來,留得住”。截至目前,已有1927名能人返鄉帶領貧困群眾創業增收,累計對返鄉能人提供扶持資金1.3億元,扶持創業項目704個。返鄉能人中,有971人進入村兩委班子。

平泉中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齊彥斌在高中畢業後,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懷揣夢想去大城市“闖蕩”。在外出務工的十幾年裡,隨著見識的增長,他的思路也慢慢開闊起來,看到家鄉食用菌產業的大好形勢,他回到了家鄉,走上了發展食用菌的道路。經過不斷探索,齊彥斌的企業不斷壯大。2016年,他幫助周邊9個村75戶貧困戶、163人通過參與食用菌產業實現了穩定脫貧。

“能力提升”強本領

“能力提升”工程對村兩委成員開展“頭雁培育”,對致富帶頭人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門培訓,對貧困群眾普及“技能培訓”

如何培養好一個帶頭人,是承德開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的一項重要課題。

今年8月15日,全市53名村黨支部書記代表齊聚全國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基地——灤平縣周檯子村,開始了為期15天的培訓。培訓之後,這53名村黨支部書記又赴北京、江蘇、浙江等地,實地觀摩當地農村基層党建、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的經驗。

隆化縣韓家店鄉三岔口村黨支部書記劉志祥說:“通過觀摩學習,我瞭解了外地黨建工作的好做法,取到了‘真經’,回去後一定用得上。”

記者瞭解到,“能力提升”工程貫穿整個脫貧攻堅行動,對村兩委成員、黨員創業致富人員、貧困群眾實行分層次培養。

其中,對村兩委成員開展“頭雁培育”,大力開展市本級示範培訓、實行縣級兜底培訓,全面提高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幹部引領經濟發展、服務農民群眾、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目前已累計培訓村黨組織書記2456人,培訓村幹部8559人。

“能人培養”則將重點對準創業能成功、帶動有成效的黨員致富能手和致富帶頭人,圍繞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與流通、農村服務業和電子商務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門培訓。目前,經過培訓的1.3萬余“能人”正帶領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對貧困群眾普及“技能培訓”,全力開展以“1縣1技術專家服務團、1鄉1技術服務隊、1村1技術指導員、1戶1項以上致富技能”為內容的“四個一”技能幫扶活動,累計培訓貧困群眾7.12萬人,組建縣級專家服務團8個,共組建鄉鎮技術服務隊259個,選派技術指導員3847人。

入戶走訪,與黨員群眾談心,多次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共同謀發展、聚共識。一系列舉措讓黨員群眾看到了工作組的決心,更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2016年8月份,經圍場縣委組織部批准,該村成立了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第一支部由常駐在村的29名黨員組成;第二支部由17名在外地打工的流動黨員組成;第三支部由15名村集體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黨員組成。第三黨支部支委郝碧泓還擔任村農業開發公司物流專案部經理,每天開車四處跑,盡心盡力幫鄉親們脫貧致富。

在黨總支的帶領下,村辦集體企業“承德八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了,“八頃地”商標的農產品很快在北京和省內市場打響,“八頃八淘”電商平臺建設完成……2016年,實現村集體收入30萬元;預計今年可達50萬元。

有了黨總支的帶領,村民們過去那種“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的思想觀念得以轉變,隨之而來的是不斷高漲的致富熱情。目前已有4人從北京等地返鄉創業,3名年輕同志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組織成為百姓脫貧的堅強支撐,成為一支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據瞭解,承德市共依託經濟合作組織建立產業黨組織1145個,在產業鏈上帶動7.6萬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同時,積極推廣“黨支部+”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服務凝聚作用,越來越多的群眾通過“黨支部+”,實現了獲租金、分股金、掙薪金、得現金。

“致富先鋒”立標杆

承德市貧困村黨員幹部中,1341名致富帶頭人共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1355個,輻射帶動5.2萬戶貧困群眾,成為組織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脫貧攻堅一線,要找准“貧”根,切斷“困”源,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是關鍵。

在深入實施“致富先鋒”工程中,承德市突出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幹部“組織引領”,做好村莊規劃,盤活發展資源,推進土地流轉,找准致富門路,打造“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產業,輻射和帶動貧困農戶創業致富。

在此基礎上,落實黨員、致富帶頭人“一崗雙責”,推行“1+X”聯戶結對幫扶制度,全市統一設計了黨員示範牌,實行黨員“掛牌”,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亮標準、亮任務,開展“奪旗爭星”活動,積極爭當“帶領致富先鋒”。

蘇繼文是灤平縣古城川村的黨支部書記,他帶領全村105名黨員在“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中作出承諾,發揮表率作用。在鳳凰穀專案征遷工作中,黨員王久洲和張學榮帶動85戶群眾簽訂協定;黨員致富能手杜學義創辦“益嘉興”蔬菜種植合作社,不僅結對幫扶19戶貧困戶,還在種植技術和銷售管道方面對14戶貧困戶提供幫助。

黨員為村民做出了榜樣,古城川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正熱火朝天。黨員王久生主動將自家院牆退回3米,為道路拓寬提供方便;臨街商戶褚久清為了配合主街東口道路拓寬,主動拆除了地泵和自壘大壩;村民毛繼莊拆除了花4000元新建的柴棚;黨員王久旺帶頭捐款為孤兒建房屋……

據初步統計,承德市貧困村黨員幹部中,1341名致富帶頭人共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1355個,輻射帶動5.2萬戶貧困戶,成為組織引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在“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中,承德市還通過“請、扶、育”等辦法,支持在外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實現優秀人才與脫貧攻堅深度對接,讓返鄉能人“回得來,留得住”。截至目前,已有1927名能人返鄉帶領貧困群眾創業增收,累計對返鄉能人提供扶持資金1.3億元,扶持創業項目704個。返鄉能人中,有971人進入村兩委班子。

平泉中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齊彥斌在高中畢業後,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懷揣夢想去大城市“闖蕩”。在外出務工的十幾年裡,隨著見識的增長,他的思路也慢慢開闊起來,看到家鄉食用菌產業的大好形勢,他回到了家鄉,走上了發展食用菌的道路。經過不斷探索,齊彥斌的企業不斷壯大。2016年,他幫助周邊9個村75戶貧困戶、163人通過參與食用菌產業實現了穩定脫貧。

“能力提升”強本領

“能力提升”工程對村兩委成員開展“頭雁培育”,對致富帶頭人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門培訓,對貧困群眾普及“技能培訓”

如何培養好一個帶頭人,是承德開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的一項重要課題。

今年8月15日,全市53名村黨支部書記代表齊聚全國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基地——灤平縣周檯子村,開始了為期15天的培訓。培訓之後,這53名村黨支部書記又赴北京、江蘇、浙江等地,實地觀摩當地農村基層党建、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的經驗。

隆化縣韓家店鄉三岔口村黨支部書記劉志祥說:“通過觀摩學習,我瞭解了外地黨建工作的好做法,取到了‘真經’,回去後一定用得上。”

記者瞭解到,“能力提升”工程貫穿整個脫貧攻堅行動,對村兩委成員、黨員創業致富人員、貧困群眾實行分層次培養。

其中,對村兩委成員開展“頭雁培育”,大力開展市本級示範培訓、實行縣級兜底培訓,全面提高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幹部引領經濟發展、服務農民群眾、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目前已累計培訓村黨組織書記2456人,培訓村幹部8559人。

“能人培養”則將重點對準創業能成功、帶動有成效的黨員致富能手和致富帶頭人,圍繞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與流通、農村服務業和電子商務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門培訓。目前,經過培訓的1.3萬余“能人”正帶領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對貧困群眾普及“技能培訓”,全力開展以“1縣1技術專家服務團、1鄉1技術服務隊、1村1技術指導員、1戶1項以上致富技能”為內容的“四個一”技能幫扶活動,累計培訓貧困群眾7.12萬人,組建縣級專家服務團8個,共組建鄉鎮技術服務隊259個,選派技術指導員38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