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可能很奇怪,現在銀行的利息怎麼越來越低了?

銀行的利息越來越低,是一個經濟現象。不是因為國家錢夠多了,不需要大家的存款,不是富人的原因。

1、銀行存款利率,不僅會降低,還有可能身高

利息是什麼?從貨幣經濟學來講,利息是資金時間價值的體系,從其形式上看,是貨幣所有者因為發出貨幣資金而從借款者手中獲得的報酬。

作為普通人,存款到銀行,實質上是你借錢給了銀行,銀行付給你的報酬。在數字上,利率通常是某個時間區間下的百分比,用來計算收益。

實際上,利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回顧一下,過去30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和貸款利率的變化。

一年年期存款利率,在80年末90年代初達到了頂峰,最高曾為11.34%,之後就一路下行,90年代末到達一個低點,然後又恢復上行,在2007年達到4.14%,11年之後又是一路下滑,目前一年期定存僅為1.5%。而同期貸款利率同樣也在變化。

所以銀行利息不是總在下降,也有上升的時候,不能存在一種誤解,總覺得銀行不願意給你更多的利息之類。

2、利率有什麼作用?

利息作為資金的使用價格在市場經濟運行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影響企業的行為。居民存款到銀行,獲得利息;企業從銀行借款,付出利息,這就是融資成本。利息的高低,代表企業資金佔用成本的高低,

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企業在進行經營活動的時候,肯定更願意獲取低成本的資金,壓低利息支出,並且會比較各種資金籌集方式。

2)影響居民資產選擇的行為。一直以來,中國存在著高儲蓄率的現象,利息就成為居民投資選擇的重要指標,也是居民投資收益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居民買房買車需要貸款,利率高低同樣影響居民的選擇。

3)利率同樣影響政府的行為。

政府在進行投資、融資時,也會考慮利息,利息同樣會影響政府的運作和行為。在貨幣政策上,利率政策是重要的政策之一,適時的運用利率工具,對利率水準和利率結構進行調整,進而影響社會資金供求狀況。

簡單舉個例子,中央銀行若採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貨幣就會更多地流向資本市場,當提高利率時,貨幣就會從資本市場流出。同理可以看看房市。

3、銀行利息為什麼越來越低

簡單的說,利率政策的調整,為了推動經濟的發展,保持貨幣政策穩健。銀行利息低了,居民就會減少儲蓄,拿出更多錢來進行消費、投資;另一方面,企業、居民的貸款利息也降低了,企業就願意更多的融資,也有可能獲得更多的錢,來推動生產,居民也有可能更願意貸款來購房、消費,這樣都能促進經濟發展。

而我國的利率下降,實際上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開始的,從2009年開始央行持續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2014年開始在貨幣市場上通過釋放再貸款和逆回購降低實際市場利率。

實際利率的下降,會刺激金融機構放貸,因為資金成本比較低,通過貸款賺取利差,企業也對貸款有需求,因為資金成本低,誤以為可以通過投資賺取更高利潤。只要誰貸款猛,誰的利潤就高,這是銀行之間放貸競爭的必然結論。

但是,項目投資的回報率一降再降,尤其是製造業,儘管資金成本很低,但是投資回報率更低,資金逐漸從製造業撤出,企業為了保持利潤,就會把資金逐漸轉移到房地產和其他金融資產。

所以利率過低,也造成金融資產膨脹的現象,國家因此又提出金融去杠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不只中國,歐美發達國家都在執行低利率的政策,某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負利率的現象。四家中央銀行( 歐洲中央銀行、 瑞士國家銀行、 丹麥央行與瑞典央行)設定了負利率。日本央行擁有零隔夜利率,而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為0-25個基點。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估計我們都要做好低利率,甚至超低利率的心理準備吧。

歡迎關注財富精算師,瞭解更多財經知識。

如覺有用,請分享給更多朋友。也可點贊哦。(轉載注明來源)

來推動生產,居民也有可能更願意貸款來購房、消費,這樣都能促進經濟發展。

而我國的利率下降,實際上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開始的,從2009年開始央行持續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2014年開始在貨幣市場上通過釋放再貸款和逆回購降低實際市場利率。

實際利率的下降,會刺激金融機構放貸,因為資金成本比較低,通過貸款賺取利差,企業也對貸款有需求,因為資金成本低,誤以為可以通過投資賺取更高利潤。只要誰貸款猛,誰的利潤就高,這是銀行之間放貸競爭的必然結論。

但是,項目投資的回報率一降再降,尤其是製造業,儘管資金成本很低,但是投資回報率更低,資金逐漸從製造業撤出,企業為了保持利潤,就會把資金逐漸轉移到房地產和其他金融資產。

所以利率過低,也造成金融資產膨脹的現象,國家因此又提出金融去杠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不只中國,歐美發達國家都在執行低利率的政策,某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負利率的現象。四家中央銀行( 歐洲中央銀行、 瑞士國家銀行、 丹麥央行與瑞典央行)設定了負利率。日本央行擁有零隔夜利率,而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為0-25個基點。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估計我們都要做好低利率,甚至超低利率的心理準備吧。

歡迎關注財富精算師,瞭解更多財經知識。

如覺有用,請分享給更多朋友。也可點贊哦。(轉載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