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汽車人」豪華汽車品牌的估值應進一步提升?

如果把我國的汽車市場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那麼似乎有進入瓶頸的感覺了。

但如果細分的來看,當中的機會還非常多。除了新能源汽車和重卡之外,豪華車也是一個看得見的高增長市場。

◎ 《汽車人》記者 張 恒

汽車行業從來都不缺機會,考驗的只是眼光。2017年以來,雖然我國汽車銷售出現了減速的趨勢,但是豪華車銷售增長勢頭絲毫不減。如果說2016年是賓士產品換代的大年,那2017年則是寶馬換代大年。

從2016年3月以來,香港H股華晨中國步入慢牛模式,

從最低6.06港元逐步走高,上個月最高點達到了23.85港元,目前價格位於22港元,累計漲幅超過三倍。且此波上漲沒有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這樣的漲勢之前我們多次提到,其廣汽集團的趨勢也是如此形成的,說明資金沒有一哄而上拉抬股價,而是由公司業績提升推動。交易雙方會有更高價格的成交,使股價逐步上升。

光大證券最近的一期報告認為,預計2018年國內車市的銷量,尤其是轎車銷量會進一步承壓,毛利率低的汽車品牌會承擔更多的風險,汽車市場分化將更明顯。隨著寶馬規模效應和國產化率逐步提高,利潤率有望進一步改善。國產新的發動機銷量占比每提升10%,華晨寶馬的利潤將提升0.4%到1.2%。

2016年,華晨中國將有兩款新產品上市,

分別是國產的寶馬2系和寶馬X1的換代;2017年至今公司股價漲幅翻倍,產品上連續投放了寶馬1系國產和寶馬5系換代。預計2018年,還會有寶馬X3的國產等車型推出。

有機構預計,在新一輪產品週期的推動下,華晨寶馬2017年,2018年、2019年的銷量分別為37.7萬、48萬和55.1萬輛,

分別增長21.5%、27.4%、14.8%。當期淨利潤預計分別為96.6億元134.4億元和167.7億元。摩根士丹利上調華晨中國目標價從17港元大升至30港元,理由是華晨寶馬的銷量和毛利率雙雙上升。

在銷量和毛利率提升的背後是寶馬加速國產化進程遇見了我國的消費升級崛起。

無法否認,我國中低端汽車銷售市場的供給在不斷的增加,而豪華車市場仍然還是BBA那幾大品牌把持著。從需求上看,中高端汽車消費市場在不斷擴大,這給寶馬和賓士這樣的品牌提供了又一輪商機。很多機構認為,在這樣的消費時代背景下,豪華汽車品牌的估值也理應得到提升。目前華晨中國對應2018年的業績市盈率僅為10倍左右。

我國自主品牌在這幾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並且大有把車型價格上探至20萬或以上的戰略方向,正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豪華車市場的機會。2015年至2016年,我國豪華汽車市場滲透率為8.9%,和我國臺灣的15%左右,以及西歐的20%以上還有較大上升空間。

如果把我國的汽車市場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那麼似乎有進入瓶頸的感覺了。但如果細分的來看,當中的機會還非常多。除了新能源汽車和重卡之外,豪華車也是一個看得見的高增長市場。【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並且大有把車型價格上探至20萬或以上的戰略方向,正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豪華車市場的機會。2015年至2016年,我國豪華汽車市場滲透率為8.9%,和我國臺灣的15%左右,以及西歐的20%以上還有較大上升空間。

如果把我國的汽車市場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那麼似乎有進入瓶頸的感覺了。但如果細分的來看,當中的機會還非常多。除了新能源汽車和重卡之外,豪華車也是一個看得見的高增長市場。【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