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包頭八景是哪些地方你造嗎?各個都大有來頭!

身處包頭,瞭解些當地的歷史文化風情,你會發現自己對這座城市更加的包容與喜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老包頭八景。

“龍泉福地”轉龍藏

出老包頭城垣東城門外,過河槽即到轉龍藏。古樹參天,山勢崢嶸,泉水淙淙流淌,水似龍鱗閃光,曲折蜿蜒猶如神龍現世。河兩岸農田翠綠,蛙聲不絕。山中有古刹龍泉寺,建于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道光二十九年(西元1849年)重建山門、鐘鼓樓、正殿五間、東西配殿十間。山門外山頂建玉皇閣。寺內青松拂簷,

翠柏覆蔭,蟬噪林逾靜,鳥鳴寺更幽、廟前有望河亭,亭側三個青石雕龍首噴玉飛珠。驢負牛拉取水車聲和村姑的洗衣聲交織一起美不勝收。1918年地理學家張相文在《塞北記遊》中寫道:“其地以清泉著稱,泉出山坡龍王廟中,前為方池,以瀦之,池側穿孔,下流如注,居民皆汲飲焉。池之四周,叢柳含青,翠黛如畫,東南有小山名玉皇頂,登高而望,南控黃河,東北則峰巒突兀,高聳雲天,
皆陰山之山脈也。”

詠龍泉福地

福地清涼小洞天,豐西勝景數龍泉

通明殿外凝眸望,近指黃河遠說邊

”山村勝景“劉寶窯子

沿博托河(東河槽)而上,水聲潺潺,兩岸山巒巍峨,鬱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連林不見人,獨樹眾乃奇。途徑頭、二、三、四道水磨,磨聲相融,水渠旁蔬菜茂盛。山坡上點綴著綠葉紅果的酸棗樹,喜鵲和”姑娘舅“枝上囀,還似低谷回聲。到了劉寶窯子村,水曲山隈四五家,

遠草坪中見牛背,新秧疏處有人蹤,一幅田園美景圖。山坡上還有辛亥英烈王定圻的陵園。

1935年《綏農》刊有《包頭紀行》一文,文中記述”到劉寶窯子是依著山彎走的,在這山灣之間倒很有些平整肥美可灌溉的土地,種著各種蔬菜、”最引人注目的是瓜地,鋪著一層小獅子,瓜秧上壓著拇指大的石頭,稱“鋪沙瓜”。

詠山村勝景

樹林不斷路三灣,一道清溪兩岸山

尋至桃源最深處,向陽門外亂峰環

“南海征帆”南海子

清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黃河主流改為南河,南海子成為渡口。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清政府將其設為官渡口。每當河運季節,這裡帆檣林立,河水蕩漾,正是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1936年,紀靄士在《旅程素描》中記述南海子:“距縣城東南十五裡,

由此上溯蘭州2660裡,下航山西河曲400餘裡,睡眠寬大,帆檣如林,可說是黃河上游第一個大碼頭,每年立冬後十余日封河,次年清明節前後數日開河,夏季水漲,船數最多,平均每天在250只以上。“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南海子早已失去帆檣映水影和城南駝鈴響的景觀了。

詠南海征帆

大河西來折向南,下達豫魯上青甘

中經紫塞成商埠,岸口漁村妙景參

”珍珠紛湧“亂水泉

亂水泉現稱萬水泉,這時原來散落著10餘個大小不一的天然水泉,常年湧吐著晶瑩清澈的泉水,泉水則是冬暖夏涼。泉從地出,飛灑珍珠閃閃,一片片紅樹林,花團錦簇。村裡有一棵古樹,一次被大雷雨劈掉一半,然而另一半卻樹頭著地重新生根發芽,猶如一彎背老翁,旁邊有一清泉,常年積有一小池水,夏日樹下乘涼,又有清泉水,可謂塞外仙境。

1933年出版的《包甯鐵路建設與計畫》記載:”由亂水泉村到包頭,沿途多柳樹,風景不殊內地,村內道旁有泉一眼,澄清澈底,泉味甚佳。“

詠珍珠紛湧

明珠顆顆散清泉,亂水分流潤阡陌

綠樹蔭濃田彧彧,翠微村外草連天

“石門疊翠”昆都侖河谷

自古大青山和烏拉山交匯處,雙山相對成一穀門,稱石門。山上蒼松翠柏,兩山之中石門水順谷注入黃河,秦漢時期即有稒陽道,北通匈奴,南接秦直道。石門水(昆都侖河)左岸有一條黃土梁,秦時九原郡治所九原縣古城即在其上。雍正七年(西元1729年),石門水旁建昆都侖召。石門水清澈見底,兩岸馬蓮花盛開。一幢幢藏式廟宇點綴其中,召前“或楊或柳,非常繁茂”(徐旭生《西遊日記》,1927年)《塞北記遊》中亦記載昆都侖河“水清而淺”,故自河岸以西,土脈肥潤,馬牛遍野。“

詠石門疊翠

雙峰對峙狀如門,古跡天然萬代存

溝水潤田成沃野,番召林下望農村

”野市清涼“二裡半

老包頭城垣南城門外二裡半,南臨黃河南移形成的小河套,北靠博托河支流,岸邊長滿紅柳,水中有草魚和蒲草。散落的幾家村舍中有一小寺禹王廟(後為小學),過博托河上小橋,一片馬蓮花和雉雞草,不時的草中有野兔和刺蝟出沒。到小寺一憩,舉目可望滾滾黃河,清風拂面,正是”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踏飛花落無筵“。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南城門外博托河支流斷流,小橋亦被掩埋。1934年,歐亞航空公司新辟蘭包航線,二裡半修起飛機跑道。1936年,建起包頭機場飛機庫。從此,二裡半再沒有”野市清涼“的境界了。

詠野市清涼

陸軌河運兩交通,負郭鄉村別有風

野市小酌春釀熟,酒簾高掛夕陽紅

”古刹叢林”樹林召

現達拉特旗樹林召原為包頭縣第四區,黃河南樹林召群體建築整齊壯觀,整個殿宇雕樑畫棟,飛簷重拱。色彩繽紛。召寺顯露在鬱鬱蔥蔥的榆樹林中,樹木有多少誰也數不清,相傳,一個買針頭線腦的小商販拿出針包,在每一棵樹上紮一枚針,結果針用完了,樹還有很多,現在一些樹上還留著針眼痕跡。

樹林召內鼓角聲伴隨著喇嘛的誦經聲,穿出樹林曠遠而幽深,站在黃河北岸,即可看到召裡的白塔直插雲霄,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光,黃河水聲伴你領略佛家聖境。

詠古刹叢林

塞外沙漠一望平,蒼茫大地少人行

荒涼忽現蔥蘢境,隱約叢林放碗鐘

“三湖印月“三湖灣

老包頭縣第三區三湖灣現屬烏拉特前旗,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黃河改道形成今日黃河正流。改道後,西山嘴至今包頭全巴兔約200多公里,北至烏拉山形成三湖灣,三湖灣管道縱橫,白天碧波耀眼,夜裡明月當空,一幅”月下江流靜,荒村人語稀“的景象,這裡還有占地60平方公里的升恒號大莊園,它那城堡式的建築為塞北奇觀。

張相文先生《塞北遊記》中記述:”又西渡三呼河,河寬六七丈,深可沒馬,蓋黃河之支流也,南行二裡餘,複入黃河,自三呼河以西,土質肥沃,繁草茂密如茵,其地北倚烏拉大山,足以庶蔽寒風,故氣候特暖。又有湖沼數處,水色清碧如鏡,湖畔牛馬,千百為群,遙望之儼如烏雲在天,隨風搖曳者、“

詠三湖印月

黃河支派別三湖,灣轉長流狀類弧

潤得良田四千頃,秋高月滿照蓬壺

包頭八景如今早已大為失色,但她留給了包頭人民深厚的文化沉澱和回味無窮的濃濃鄉情。

亂水泉現稱萬水泉,這時原來散落著10餘個大小不一的天然水泉,常年湧吐著晶瑩清澈的泉水,泉水則是冬暖夏涼。泉從地出,飛灑珍珠閃閃,一片片紅樹林,花團錦簇。村裡有一棵古樹,一次被大雷雨劈掉一半,然而另一半卻樹頭著地重新生根發芽,猶如一彎背老翁,旁邊有一清泉,常年積有一小池水,夏日樹下乘涼,又有清泉水,可謂塞外仙境。

1933年出版的《包甯鐵路建設與計畫》記載:”由亂水泉村到包頭,沿途多柳樹,風景不殊內地,村內道旁有泉一眼,澄清澈底,泉味甚佳。“

詠珍珠紛湧

明珠顆顆散清泉,亂水分流潤阡陌

綠樹蔭濃田彧彧,翠微村外草連天

“石門疊翠”昆都侖河谷

自古大青山和烏拉山交匯處,雙山相對成一穀門,稱石門。山上蒼松翠柏,兩山之中石門水順谷注入黃河,秦漢時期即有稒陽道,北通匈奴,南接秦直道。石門水(昆都侖河)左岸有一條黃土梁,秦時九原郡治所九原縣古城即在其上。雍正七年(西元1729年),石門水旁建昆都侖召。石門水清澈見底,兩岸馬蓮花盛開。一幢幢藏式廟宇點綴其中,召前“或楊或柳,非常繁茂”(徐旭生《西遊日記》,1927年)《塞北記遊》中亦記載昆都侖河“水清而淺”,故自河岸以西,土脈肥潤,馬牛遍野。“

詠石門疊翠

雙峰對峙狀如門,古跡天然萬代存

溝水潤田成沃野,番召林下望農村

”野市清涼“二裡半

老包頭城垣南城門外二裡半,南臨黃河南移形成的小河套,北靠博托河支流,岸邊長滿紅柳,水中有草魚和蒲草。散落的幾家村舍中有一小寺禹王廟(後為小學),過博托河上小橋,一片馬蓮花和雉雞草,不時的草中有野兔和刺蝟出沒。到小寺一憩,舉目可望滾滾黃河,清風拂面,正是”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踏飛花落無筵“。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南城門外博托河支流斷流,小橋亦被掩埋。1934年,歐亞航空公司新辟蘭包航線,二裡半修起飛機跑道。1936年,建起包頭機場飛機庫。從此,二裡半再沒有”野市清涼“的境界了。

詠野市清涼

陸軌河運兩交通,負郭鄉村別有風

野市小酌春釀熟,酒簾高掛夕陽紅

”古刹叢林”樹林召

現達拉特旗樹林召原為包頭縣第四區,黃河南樹林召群體建築整齊壯觀,整個殿宇雕樑畫棟,飛簷重拱。色彩繽紛。召寺顯露在鬱鬱蔥蔥的榆樹林中,樹木有多少誰也數不清,相傳,一個買針頭線腦的小商販拿出針包,在每一棵樹上紮一枚針,結果針用完了,樹還有很多,現在一些樹上還留著針眼痕跡。

樹林召內鼓角聲伴隨著喇嘛的誦經聲,穿出樹林曠遠而幽深,站在黃河北岸,即可看到召裡的白塔直插雲霄,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光,黃河水聲伴你領略佛家聖境。

詠古刹叢林

塞外沙漠一望平,蒼茫大地少人行

荒涼忽現蔥蘢境,隱約叢林放碗鐘

“三湖印月“三湖灣

老包頭縣第三區三湖灣現屬烏拉特前旗,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黃河改道形成今日黃河正流。改道後,西山嘴至今包頭全巴兔約200多公里,北至烏拉山形成三湖灣,三湖灣管道縱橫,白天碧波耀眼,夜裡明月當空,一幅”月下江流靜,荒村人語稀“的景象,這裡還有占地60平方公里的升恒號大莊園,它那城堡式的建築為塞北奇觀。

張相文先生《塞北遊記》中記述:”又西渡三呼河,河寬六七丈,深可沒馬,蓋黃河之支流也,南行二裡餘,複入黃河,自三呼河以西,土質肥沃,繁草茂密如茵,其地北倚烏拉大山,足以庶蔽寒風,故氣候特暖。又有湖沼數處,水色清碧如鏡,湖畔牛馬,千百為群,遙望之儼如烏雲在天,隨風搖曳者、“

詠三湖印月

黃河支派別三湖,灣轉長流狀類弧

潤得良田四千頃,秋高月滿照蓬壺

包頭八景如今早已大為失色,但她留給了包頭人民深厚的文化沉澱和回味無窮的濃濃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