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世師表”的孔子,其實是一個“官迷”

“官迷”孔子華說

儘管子貢將老師捧為“天縱之聖”,儘管儒家學說是當時的“顯學”,

但在先秦時代,儒家終究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創立儒家學說的孔子,也終究只是“諸子”中的一子而已。

孔子地位的抬升,淩駕于“諸子”之上,是在董仲舒成功地向漢武帝推銷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由此發端,孔子的身後之名一路上揚,漸益顯赫:西漢平帝元始元年,追諡為“褒成宣尼公”;北魏太和十六年,北魏孝文帝遵奉為“文聖尼父”;隋朝開皇元年,

隋文帝給予了“先師尼父”的稱號;唐朝開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其為“文宣王”;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加封為“至聖文宣王”;元朝在此基礎上追加了一個首碼。大德十一年,元成宗封其為“大成至聖文宣王”;至明朝,嘉靖九年,明世宗將封號改為“至聖先師”;清朝順治二年,清世祖融上述封號為一爐,以“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名之……孔子不僅超拔于先秦“諸子”,一覽眾山小,而且由人而神,
成為人們供奉的偶像。

但這是後人的造神運動,濃墨重彩之下,真實的孔子被遮蔽了,不復人形和人性,拒人於千里之外。是偶像的代價,與孔子無關。有血有肉的孔子,要回到《論語》尋找——記錄孔子的言行,可信者莫過於此。在這裡,可以看到一個活潑潑的孔子,偉大,但也平凡,尤其是和常人一樣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令人感到親切、可愛,容易親近。

他沒有後世儒生的酸腐,並不諱言對金錢的喜愛:“富與貴,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則從吾所好。”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對金錢的態度,坦然而自信。他也是一個有生活品味之人。吃飯的時候規矩多:“……;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簡直是一個道行頗深的吃貨了。對穿的講究,不下於吃:“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一定要套在內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短一些。
睡覺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長。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

他對朋友有情有義。有一次,他去看望老朋友原壤,原壤踞蹲以待,不出迎,亦不正坐,於是被孔子罵了一通:“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並且用用手杖敲他的小腿,關係之親密可見一斑。從其言行舉止來看,原壤大抵也是一位對現實不滿的奇人。《禮記•檀弓》記載說,原壤的母親去世了,孔子幫他清洗棺木。原壤敲擊著棺木道:“我很久未唱歌抒懷了。”於是乎唱道:“斑白的狸貓之首,牽著你柔軟的手。”孔子裝作沒聽見而走開。隨從的人問:“先生不可以讓他停下來嗎?”孔子回答道:“我聽說,未失去的親人才是親人,未失去的老相識才是老相識。”他也是一個好老師,對學生因材施教,誨人不倦,而且和學生打成一片。他讓學生“各言其志”,當聽到曾皙之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不禁心有戚戚焉,喟然而歎:“吾與點也!”

學而優則仕。做官,是古代讀書人的經典出路。這傳統是有淵源的,作為讀書人祖師爺的孔子,一生汲汲於出仕做官,算得上是一個“官迷”。“官迷”雲者,並無褒貶之義,如影迷、球迷一般,言其熱衷於做官而已。

孔子之求官心切,在與子貢的一番對話中表露無疑:“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在另一個場合,他又雲:“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谷,是古代官吏的俸祿,言做官也。其意是說,讀書三年而沒有做官的念頭,那是很少很少的,急迫之狀可掬。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這是他老人家留下的教訓。且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在聽其言之後,再來觀其行。《論語 鄉黨》記錄了孔子在君主面前的一系列行為動作,非常的生動:“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在君主面前那份受寵若驚之態,雖千載而下,如在目前。

孔子急於出仕的心態,在兩個事件上也看得分明。其一,“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

其二,“佛肸召,子欲往。”公山弗擾和佛肸都是叛變謀反之人,顯然與孔子一貫宣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念不符,難怪耿直的子路當場就給孔子臉色看:“沒有地方去也就算了,為什麼一定要去公山氏呢?”“從前我聽老師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如今佛肸據中牟謀反,您卻要去,這又是為什麼?”雖然最終孔子並沒有前往,然由此亦可見其求仕之迫切。

然則孔子何以如此熱衷於做官?以愚觀之,孔子非為做官而做官,做官不是目的,而是達成目的的手段。孔子一生不斷尋求機會做官,大抵有兩方面的考量。

小而言之,是為了個人的收入。孔子將做官視為君子應該追求的一份體面職業,因為這份職業可以帶來豐厚的俸祿。“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說的明白不過,做官是為了“穀”,也即是俸祿。他老人家“君子”、“小人”的等級觀念分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做官才是君子的選擇。也因為如此,當樊遲請教如何種莊稼和種菜之時,孔子以“吾不如老農”和“吾不如老圃”直接將其打發了——“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真的不懂如何種莊稼和種菜麼?並不然的,他曾經自述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種莊稼和種菜之事大抵是知道的,但這並非君子應該所為,樊遲請學稼在孔子看來,乃是不求上進之舉,故而不屑。君子該做什麼呢?當然是做官來管理“小人”了——“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

大而言之,則是為了救世,挽救在他看來已經“禮崩樂壞”的世道人心。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鬱鬱乎文哉”的周朝,那是一個“天下有道”的時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政不在大夫,庶人不議。而他看到的現實世界,則是“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他之所以孜孜矻矻一生追求做官,無非是為了推行他的儒家學說,來挽救這個不堪的世界。他對子路解釋為什麼想要去公山弗擾那裡,因為“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他也對子路解釋為什麼想要去佛肸那裡,因為“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難道是匏瓜嗎?怎麼能掛在那裡光給人看而不給人吃!)。”他也自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面對禮崩樂壞的時代,退隱未嘗不是一種選擇,實際上孔子也曾經說過“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這樣的話。但孔子選擇了進取之道,這是比退隱遠為艱難的道路。他與隱者之間的對話,充分地顯示著兩者的理念差異。當隱者微生畝問他“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時,他的回答是:“非敢為佞也,疾固也。”當隱者桀溺規勸“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時,孔子應之以“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子路遇到荷蓧丈人後發表的那一番話,其實最能表達孔子之意:“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魯國都城外門早上看守城門的人(顯然也是一位隱者)說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實乃知音之言也。是的,要改變這個不堪的世界,就要做事,而要做事,就要做官!因為唯有掌握權力,才能推行自己的理念和主張。這就是孔子一生熱衷於並不斷尋找機會做官的根本原因所在。他是一個“官迷”,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官迷”!

雖然孔子斷斷續續當過幾個官,也曾經一度做到“大司寇行攝相事”,但終其一生,未能將其“克己復禮”的宏圖付諸實踐。《史記·孔子世家》記錄了其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日子:

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歎,歌曰:“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閑。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閑,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卒。

讀之黯然。

2017/10/5

原壤敲擊著棺木道:“我很久未唱歌抒懷了。”於是乎唱道:“斑白的狸貓之首,牽著你柔軟的手。”孔子裝作沒聽見而走開。隨從的人問:“先生不可以讓他停下來嗎?”孔子回答道:“我聽說,未失去的親人才是親人,未失去的老相識才是老相識。”他也是一個好老師,對學生因材施教,誨人不倦,而且和學生打成一片。他讓學生“各言其志”,當聽到曾皙之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不禁心有戚戚焉,喟然而歎:“吾與點也!”

學而優則仕。做官,是古代讀書人的經典出路。這傳統是有淵源的,作為讀書人祖師爺的孔子,一生汲汲於出仕做官,算得上是一個“官迷”。“官迷”雲者,並無褒貶之義,如影迷、球迷一般,言其熱衷於做官而已。

孔子之求官心切,在與子貢的一番對話中表露無疑:“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在另一個場合,他又雲:“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谷,是古代官吏的俸祿,言做官也。其意是說,讀書三年而沒有做官的念頭,那是很少很少的,急迫之狀可掬。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這是他老人家留下的教訓。且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在聽其言之後,再來觀其行。《論語 鄉黨》記錄了孔子在君主面前的一系列行為動作,非常的生動:“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在君主面前那份受寵若驚之態,雖千載而下,如在目前。

孔子急於出仕的心態,在兩個事件上也看得分明。其一,“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

其二,“佛肸召,子欲往。”公山弗擾和佛肸都是叛變謀反之人,顯然與孔子一貫宣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念不符,難怪耿直的子路當場就給孔子臉色看:“沒有地方去也就算了,為什麼一定要去公山氏呢?”“從前我聽老師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如今佛肸據中牟謀反,您卻要去,這又是為什麼?”雖然最終孔子並沒有前往,然由此亦可見其求仕之迫切。

然則孔子何以如此熱衷於做官?以愚觀之,孔子非為做官而做官,做官不是目的,而是達成目的的手段。孔子一生不斷尋求機會做官,大抵有兩方面的考量。

小而言之,是為了個人的收入。孔子將做官視為君子應該追求的一份體面職業,因為這份職業可以帶來豐厚的俸祿。“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說的明白不過,做官是為了“穀”,也即是俸祿。他老人家“君子”、“小人”的等級觀念分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做官才是君子的選擇。也因為如此,當樊遲請教如何種莊稼和種菜之時,孔子以“吾不如老農”和“吾不如老圃”直接將其打發了——“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真的不懂如何種莊稼和種菜麼?並不然的,他曾經自述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種莊稼和種菜之事大抵是知道的,但這並非君子應該所為,樊遲請學稼在孔子看來,乃是不求上進之舉,故而不屑。君子該做什麼呢?當然是做官來管理“小人”了——“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

大而言之,則是為了救世,挽救在他看來已經“禮崩樂壞”的世道人心。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鬱鬱乎文哉”的周朝,那是一個“天下有道”的時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政不在大夫,庶人不議。而他看到的現實世界,則是“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他之所以孜孜矻矻一生追求做官,無非是為了推行他的儒家學說,來挽救這個不堪的世界。他對子路解釋為什麼想要去公山弗擾那裡,因為“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他也對子路解釋為什麼想要去佛肸那裡,因為“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難道是匏瓜嗎?怎麼能掛在那裡光給人看而不給人吃!)。”他也自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面對禮崩樂壞的時代,退隱未嘗不是一種選擇,實際上孔子也曾經說過“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這樣的話。但孔子選擇了進取之道,這是比退隱遠為艱難的道路。他與隱者之間的對話,充分地顯示著兩者的理念差異。當隱者微生畝問他“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時,他的回答是:“非敢為佞也,疾固也。”當隱者桀溺規勸“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時,孔子應之以“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子路遇到荷蓧丈人後發表的那一番話,其實最能表達孔子之意:“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魯國都城外門早上看守城門的人(顯然也是一位隱者)說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實乃知音之言也。是的,要改變這個不堪的世界,就要做事,而要做事,就要做官!因為唯有掌握權力,才能推行自己的理念和主張。這就是孔子一生熱衷於並不斷尋找機會做官的根本原因所在。他是一個“官迷”,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官迷”!

雖然孔子斷斷續續當過幾個官,也曾經一度做到“大司寇行攝相事”,但終其一生,未能將其“克己復禮”的宏圖付諸實踐。《史記·孔子世家》記錄了其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日子:

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歎,歌曰:“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閑。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閑,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卒。

讀之黯然。

20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