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5個清朝的冷知識, 個個意外!

1、乾隆第五子愛新覺羅永琪,可不是《還珠格格》裡那個天天圍著小燕子轉的“五阿哥”形象。他文武雙全,通曉滿語、漢語和蒙古語,還熟知天文曆算,著有《蕉桐賸稿》傳世。乾隆二十八年,

清宴殿火災,他親自將父親背出火海。24歲被冊封為和碩榮親王,可惜不久後就病逝了。在他去世20多年之後,乾隆在接見英國使臣馬嘎爾尼的時候,還提到他,說他的第五個兒子很優秀,他最為看重,可惜病逝的太早了。

評:瓊瑤奶奶好好發揮了一把,小燕子為啥要愛一個死鬼?

2、【西山十戾】清末民初老北京人之間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是在北京西山有十個修煉千年的精靈,他們修得千年道行之後就投胎轉世,托生為成為影響清朝開國到滅亡時的十位重要人物。每個人對應某種動物是因其相貌或是性格特徵等被編排附會所得,分別是:多爾袞——熊、洪承疇——獾、吳三桂——鶚、和珅——狼、海蘭察——驢、年羹堯——豬、曾國藩——蟒、張之洞——猴、慈禧太后——狐、袁世凱——蟾。

評:這就是民間傳說,大家看看就行,別信。金庸還寫了“西山一窟鬼”剛好是個人,對應上。

3、《老太監的回憶》一書中提到道光皇帝小時候不愛讀書,有一次把嘉慶惹火了,就把他扔到打掃處,讓道光和那些小太監一起拿著笤帚掃地幹活(老百姓家裡經常嚇唬孩子,

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得掃大街,沒想到皇家也玩這一套)宮裡太監也分三六九等,打掃處是地位最低的部門。道光被送去之後就真的每天早晨起來和太監們一起去內右門裡掃地。後來道光登基即位做了皇帝,還偶爾閒暇時候去打掃處和太監們回憶當年的事。為此,打掃處專門設了御座,叫皇太子潛龍處。當年道光用過的笤帚、簸箕也都漆成黃色珍藏起來。

評:怪不得道光那麼摳門。

4、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記述了他幼年時見慈禧的情景,原話這麼說的“在我面前有一個陰森森的幃帳,裡面露出一張醜得要命的瘦臉——這就是慈禧”年僅三歲的溥儀頓時嚇得大哭不止,而且渾身發抖,慈禧拿糖葫蘆給他也哄不好。幾十年之後溥儀還對這次會面記憶猶新,可見慈禧的威力之大,給年幼的小皇帝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

評:可憐的孩子。一輩子都是個木偶。

5、清朝大才子錢名世受年羹堯案牽連革職,雍正親書“名教罪人”的匾額掛在錢家門上,還得每逢初一十五派人去看看是不是掛好了,怕他偷摘下來。這還不過癮,還找來三百多人開群噴模式,讓大家一起作詩罵錢名世。罵的不好重寫,罵的不夠革職。

最損的罵完之後,這些詩句還被收集起來交給錢名世,讓他自己出錢刊印出版。

評:這出書是怎樣的心情?

6、光緒皇帝天生膽小,尤其害怕打雷。所以一到夏天下暴雨,所有御前太監都得當值。光緒本人坐在座位上把自己耳朵捂住,太監們把宮殿裡門窗都關的嚴嚴實實,然後守在各處。一看見閃電大家就一起大聲嚷嚷,用人聲把雷聲蓋過去,不能讓皇帝聽見一點雷聲。光緒怕打雷,卻又喜歡聽暴雨後,宮裡下水道瀉水的聲音。經常冒著雨跑到御花園東北角的一個亭子裡,下面的池子裡有個石龍頭,高懸著,後宮的雨水都從這個龍頭噴瀉出來,落在池子裡,像瀑布一樣,這也是光緒在深宮之中難得的一點樂趣。

評:皇帝連遊山玩水都不行,慘慘慘。

7、清朝末年,山西票號興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的大掌櫃雷履泰堪稱中國金融業泰斗,對我國早期金融業發展貢獻極大。日升昌的二當家叫毛鴻翽,這倆人最初也合作愉快,日升昌的生意蒸蒸日上,後期因為一些誤會鬧了彆扭,毛鴻翽一怒之下離開日升昌,自創了蔚泰厚票號。從此,二人開始明爭暗鬥,從生意上到生活上。最有趣的就是雷履泰給自己兒子起名叫雷鴻翽(這樣就可以天天X鴻翽他媽了,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而毛鴻翽也不甘示弱,給孫子起名叫毛履泰。

評:商人都這麼無聊?

8、清末時候,宮裡大總管李蓮英,二總管崔玉貴。通常管李蓮英叫李總管,崔玉貴稱崔回事。崔玉貴和李蓮英倆人還有點親戚關係,崔比李小十幾歲,但是論起輩分,李蓮英得管崔玉貴叫叔。

評:太監都沾親帶故。

9、崔玉貴是慈禧的弟弟葉赫那拉桂祥(人稱桂公爺)的乾兒子(不知怎麼攀上的),照這麼說他還是慈禧的幹侄子,隆裕的幹哥哥。那麼李蓮英是崔玉貴的遠方侄子,他應該管慈禧叫。。。。。。。

呃,我繞糊塗了。呵呵,貴圈真亂啊。

10、據清末老太監回憶,清代太監們私下裡都要過一個節日,就是四月二十八。這一天是藥王爺的生日,太監們大多供奉藥王爺。

到這一天,太監們互相道賀,祝賀對方大難不死(指當年閹割那一刀)。

評:這天好不吉利啊。

11、清初,清人入關之後,曾多次發佈圈地令。名義上是把“無主荒地”賞賜給勳貴重臣,實際上就是巧取豪奪,強佔民田。而有趣的是,每次發佈圈地令的時候還都要加上這麼一句:“以後無複再圈民地,庶滿漢兩便。”但可惜的是這些滿清貴族大多都是屬金魚的,只有七秒鐘的記憶。所以這“無複再圈民地”的圈地令發佈了很多次,直到康熙二十四年發佈了一條“嗣後永不許圈”的諭令,這個被後世稱為清初惡政之首的圈地才算真的被廢止。

12、抬旗是清朝一項褒獎政策,對於立功的人,如果是漢人包衣,可升為漢八旗。若是漢八旗,可變為滿八旗。若是下五旗,也有可能提為上三旗。就是將身份提高一級,這就叫“抬旗”。而“出旗”這項“福利”措施則是只針對於漢八旗的。乾隆七年發佈的一條詔令,允許漢八旗的旗人“自願”出旗為民,因為旗人是不許自己出去找工作,只能白吃皇糧的,怕耽誤了有學問有手藝的漢人發家致富邁向成功,所以允許他們出旗。詔書寫的冠冕堂皇,實際上就是不想再白養著這些人吃乾飯,讓他們“出旗”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乾隆七年發佈的這條允許出旗的詔令還算比較委婉的。過了十幾年,到了乾隆二十三年,又發佈了一條詔令,這次可就不那麼客氣了。直接昭告:“八旗漢軍年老殘疾不能當差,以及差使平常不堪教養者,俱令為民。”上次還允許“自願”,這回連“自願”都不行了,直接採取強制性措施。大批漢八旗自此被掃地出門,自謀職業發家致富邁向成功去嘍。

評:叫你丫不當漢人。

13、溥儀讀書的時候有兩位伴讀,一個是他弟弟溥傑,另一個是溥倫的兒子毓崇。(後來學英文的時候又加了一位溥佳)兩位伴讀的作用除了陪著讀書,更重要是替皇帝受罰。溥儀是皇帝,犯了錯是不能教訓的,所以這時候伴讀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溥傑是溥儀的親弟弟,哥倆的關係也不錯,師傅們也沒傻到想拿溥傑開刀,所以所有的倒楣事就都落到毓崇頭上了。比如某次溥儀蹦蹦跳跳的進了書房,一旁的師傅就轉過身去對著坐的端端正正規規矩矩的毓崇厲聲呵斥到:“看你何其輕佻!”。

評:毓崇此時心裡活動:草泥馬啊,你他媽在逗我。

14、陶士僙,清中期任福建布政使,此人有觀看酷刑的愛好。平時最喜歡拿根小繩,澆上油,然後點著了放到犯人的小丁丁上,看著犯人痛苦的哀嚎大哭,引以為樂。“以油繩燃火,烙囚之陰☆禁☆莖,囚痛而大哭,則以為笑樂”。除此之外,他的另一項愛好是挖去犯人的眼珠,用大碗接滴下來的血,再用這血畫符,說是能鎮邪。他家裡收藏著大量的這種血符。

評:這樣都能當官?

15、關於和珅的得寵,說法很多,其中最離奇的就是“轉世說”。話說乾隆皇帝還是皇子時,一次玩心大起,路過一個妃子身邊的時候從後面捂住了她的眼睛。這妃子不知道是皇子和他開玩笑,就胡亂向後打,正中乾隆的額頭。第二天乾隆的母親看見兒子額頭上的傷,問出情況之後大怒,認為是妃子調戲自己的兒子,便將那妃子賜死。乾隆趕到時妃子已經死了,他便在那妃子的頸後點上了一點朱砂,說我們二十年後再見吧。幾十年後,乾隆發現和珅與當年那妃子的面容很像,而頸後似乎還有當年點朱砂時留下的指痕,故此對他倍加恩寵。

這種所謂“轉世說”的說法根本沒有可信度,但是思想比較傾向於浪漫主義的西方人則更願意接受這種說法。佩雷菲特就將這種說法寫入了他的著作《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

罵的不夠革職。

最損的罵完之後,這些詩句還被收集起來交給錢名世,讓他自己出錢刊印出版。

評:這出書是怎樣的心情?

6、光緒皇帝天生膽小,尤其害怕打雷。所以一到夏天下暴雨,所有御前太監都得當值。光緒本人坐在座位上把自己耳朵捂住,太監們把宮殿裡門窗都關的嚴嚴實實,然後守在各處。一看見閃電大家就一起大聲嚷嚷,用人聲把雷聲蓋過去,不能讓皇帝聽見一點雷聲。光緒怕打雷,卻又喜歡聽暴雨後,宮裡下水道瀉水的聲音。經常冒著雨跑到御花園東北角的一個亭子裡,下面的池子裡有個石龍頭,高懸著,後宮的雨水都從這個龍頭噴瀉出來,落在池子裡,像瀑布一樣,這也是光緒在深宮之中難得的一點樂趣。

評:皇帝連遊山玩水都不行,慘慘慘。

7、清朝末年,山西票號興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的大掌櫃雷履泰堪稱中國金融業泰斗,對我國早期金融業發展貢獻極大。日升昌的二當家叫毛鴻翽,這倆人最初也合作愉快,日升昌的生意蒸蒸日上,後期因為一些誤會鬧了彆扭,毛鴻翽一怒之下離開日升昌,自創了蔚泰厚票號。從此,二人開始明爭暗鬥,從生意上到生活上。最有趣的就是雷履泰給自己兒子起名叫雷鴻翽(這樣就可以天天X鴻翽他媽了,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而毛鴻翽也不甘示弱,給孫子起名叫毛履泰。

評:商人都這麼無聊?

8、清末時候,宮裡大總管李蓮英,二總管崔玉貴。通常管李蓮英叫李總管,崔玉貴稱崔回事。崔玉貴和李蓮英倆人還有點親戚關係,崔比李小十幾歲,但是論起輩分,李蓮英得管崔玉貴叫叔。

評:太監都沾親帶故。

9、崔玉貴是慈禧的弟弟葉赫那拉桂祥(人稱桂公爺)的乾兒子(不知怎麼攀上的),照這麼說他還是慈禧的幹侄子,隆裕的幹哥哥。那麼李蓮英是崔玉貴的遠方侄子,他應該管慈禧叫。。。。。。。

呃,我繞糊塗了。呵呵,貴圈真亂啊。

10、據清末老太監回憶,清代太監們私下裡都要過一個節日,就是四月二十八。這一天是藥王爺的生日,太監們大多供奉藥王爺。

到這一天,太監們互相道賀,祝賀對方大難不死(指當年閹割那一刀)。

評:這天好不吉利啊。

11、清初,清人入關之後,曾多次發佈圈地令。名義上是把“無主荒地”賞賜給勳貴重臣,實際上就是巧取豪奪,強佔民田。而有趣的是,每次發佈圈地令的時候還都要加上這麼一句:“以後無複再圈民地,庶滿漢兩便。”但可惜的是這些滿清貴族大多都是屬金魚的,只有七秒鐘的記憶。所以這“無複再圈民地”的圈地令發佈了很多次,直到康熙二十四年發佈了一條“嗣後永不許圈”的諭令,這個被後世稱為清初惡政之首的圈地才算真的被廢止。

12、抬旗是清朝一項褒獎政策,對於立功的人,如果是漢人包衣,可升為漢八旗。若是漢八旗,可變為滿八旗。若是下五旗,也有可能提為上三旗。就是將身份提高一級,這就叫“抬旗”。而“出旗”這項“福利”措施則是只針對於漢八旗的。乾隆七年發佈的一條詔令,允許漢八旗的旗人“自願”出旗為民,因為旗人是不許自己出去找工作,只能白吃皇糧的,怕耽誤了有學問有手藝的漢人發家致富邁向成功,所以允許他們出旗。詔書寫的冠冕堂皇,實際上就是不想再白養著這些人吃乾飯,讓他們“出旗”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乾隆七年發佈的這條允許出旗的詔令還算比較委婉的。過了十幾年,到了乾隆二十三年,又發佈了一條詔令,這次可就不那麼客氣了。直接昭告:“八旗漢軍年老殘疾不能當差,以及差使平常不堪教養者,俱令為民。”上次還允許“自願”,這回連“自願”都不行了,直接採取強制性措施。大批漢八旗自此被掃地出門,自謀職業發家致富邁向成功去嘍。

評:叫你丫不當漢人。

13、溥儀讀書的時候有兩位伴讀,一個是他弟弟溥傑,另一個是溥倫的兒子毓崇。(後來學英文的時候又加了一位溥佳)兩位伴讀的作用除了陪著讀書,更重要是替皇帝受罰。溥儀是皇帝,犯了錯是不能教訓的,所以這時候伴讀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溥傑是溥儀的親弟弟,哥倆的關係也不錯,師傅們也沒傻到想拿溥傑開刀,所以所有的倒楣事就都落到毓崇頭上了。比如某次溥儀蹦蹦跳跳的進了書房,一旁的師傅就轉過身去對著坐的端端正正規規矩矩的毓崇厲聲呵斥到:“看你何其輕佻!”。

評:毓崇此時心裡活動:草泥馬啊,你他媽在逗我。

14、陶士僙,清中期任福建布政使,此人有觀看酷刑的愛好。平時最喜歡拿根小繩,澆上油,然後點著了放到犯人的小丁丁上,看著犯人痛苦的哀嚎大哭,引以為樂。“以油繩燃火,烙囚之陰☆禁☆莖,囚痛而大哭,則以為笑樂”。除此之外,他的另一項愛好是挖去犯人的眼珠,用大碗接滴下來的血,再用這血畫符,說是能鎮邪。他家裡收藏著大量的這種血符。

評:這樣都能當官?

15、關於和珅的得寵,說法很多,其中最離奇的就是“轉世說”。話說乾隆皇帝還是皇子時,一次玩心大起,路過一個妃子身邊的時候從後面捂住了她的眼睛。這妃子不知道是皇子和他開玩笑,就胡亂向後打,正中乾隆的額頭。第二天乾隆的母親看見兒子額頭上的傷,問出情況之後大怒,認為是妃子調戲自己的兒子,便將那妃子賜死。乾隆趕到時妃子已經死了,他便在那妃子的頸後點上了一點朱砂,說我們二十年後再見吧。幾十年後,乾隆發現和珅與當年那妃子的面容很像,而頸後似乎還有當年點朱砂時留下的指痕,故此對他倍加恩寵。

這種所謂“轉世說”的說法根本沒有可信度,但是思想比較傾向於浪漫主義的西方人則更願意接受這種說法。佩雷菲特就將這種說法寫入了他的著作《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