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購買所謂100%果汁,先學會分清啥是濃縮兌水、NFC和冷壓殺菌技術

首先,這確實是一種話術上的技巧,你發現沒有,那些在室溫下保質期半年的飲料,標注的是100%果汁,而不是標的100%鮮榨,但老百姓一看100%,就覺得這是好的,是棒的,是純的,所以就買。其實要是我來做這種飲料的行銷,

會建議他們改成96.6%果汁,這樣聽著不但又好又純,而且還科學。

那我來具體說下,這類果汁,比較有代表性的,像X橙多,X粒橙,生產過程是:

1.柳丁運到廠裡,洗乾淨,剝皮,榨汁,到了這一步是不能出廠的:

2.榨出的汁要在高溫密封的桶裡濃縮,

就是要把水果汁裡的水分蒸掉。比如榨出10噸的水果汁,蒸掉其中9噸的水,濃縮成1噸的濃縮液:

3.濃縮液冷凍後運往各地。

因為現在飲料行業的規模已經非常龐大了,工序細分得很厲害了,做這一步都有專門的工廠,他們可以最高效、最低成本地把濃縮液提供給各品牌的飲料廠。然後不同品牌的飲料廠按照自己的產品設計,往裡面添加不同配料。比如最簡單的,就是加糖、檸檬酸、食用香精、胡蘿蔔素。

稍微複雜一些的,再加一些阿拉伯膠,模擬橘子粒、柳丁粒的口感,或者和牛奶混合,配成果味奶等等。

但最最重要的是加水,比如當初10噸鮮榨果汁濃縮成1噸濃縮液了,那麼現在除了要添加各種添加荊外,還要大致再加上9噸的水,還原一下,這樣的果汁濃度差不多和當初榨汁的時候是類似的。

所以,這樣的果汁就會標注成100%果汁。這種果汁很好認,

首先是價格上,一瓶500毫升的這種果汁,價格是3-5塊錢,保質期是室溫下,6個月。可能有些同學不理解,幹嘛要把水分蒸餾出去,之後再往裡兌水,這不是多此一舉嗎?不是的,因為你不知道其他品牌的果汁打算把濃縮液配置成什麼樣的東西,你能提供水分蒸發多一些,濃度更高的濃縮液,那這些品牌的工廠發揮的餘地就大一些,你看,不是還有往里加奶的嘛?

我們再來說什麼是100%鮮榨,

這就真的是路邊或者家裡,用榨汁機榨出來的,一個蘋果,一個橘子塞進去,另一端用杯子接著,一會兒果汁就流出來了,往里加點糖,加點冰,然後就喝掉,這叫做1 00%鮮榨。這種果汁沒有任何的殺菌過程,果汁只要流出來,馬上就和空氣裡的氧接觸了,你接出來不喝,3個小時以後,不但味道變了,顏色有時候都會發黑,所以這種果汁是沒法規模化生產的,自己家裡做一做,
或者小店兒裡賣一賣還是可以的。

NFC果汁

但既然有人花錢,願意用20塊錢買一大杯鮮榨西瓜汁,鮮榨橙汁,這說明還是有需求的。所以食品企業希望把這部分錢也掙到,所以就想了很多方法,就是儘量在保證口味不變,顏色不變,細菌不繁殖的基礎上,可以量產出品質可以控制的,接近家裡榨汁機榨出來的那種果汁的飲料。能不能做呢?還真能,這部分果汁都會標注NFC,當然這不是支付寶的閃付,或者地鐵卡那個NFC,而是Not From Concentrate,是非濃縮的意思。

它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前面的過程和剛剛說的差不多,水果運進來,洗乾淨,剝皮,榨汁。之後是不同的,要做一個巴氏消毒的過程,就是讓水果汁在65攝氏度的溫度裡保持30分鐘,這個比較耗時,很多廠家就耗不起這個時間,就選擇在90攝氏度的溫度下保持1 5秒。

這兩個過程,殺菌的效果是一樣的,但90攝氏度因為溫度高,所以會破壞果汁中更多的一些物質,口味改變會比較大。實際上鮮牛奶的生產過程,也要經過巴氏消毒這個過程。有了巴氏消毒,果汁就可以灌裝了。

這種果汁怎麼識別呢?一個就是從價格上,往往一瓶300毫升的就要20塊錢了,第二是必須冷鏈運輸保存,這樣的果汁保質期上也會寫2-4攝氏度,保質期30天。這種果汁的口感和自己家榨汁機裡的就比較接近了,主要是因為果汁裡的各種成分大都保留著。

冷壓殺菌技術

但你只要對比一下,一杯鮮榨的,一杯NFC酌果汁,一喝就能嘗出差別,那是因為畢竟在巴氏消毒的時候,還是會改變原來果汁中的成分。還有沒有辦法能儘量少的改變口味兒呢?那就是冷壓技術。

冷壓技術的縮寫就是HPP,它就是想方設法把果汁裡的細菌全滅掉,但絲毫不破壞裡面的成分,保持口感。方法就是把鮮榨果汁用超高壓的冷水加壓,具體水溫是0-4攝氏度,壓力是4000個大氣壓左右。這麼高的壓力,絕大部分微生物都無法適應,會因為細胞膜破裂而死。也就達到了殺菌的目的,只不過,微生物實在是各種各樣,你都不知道這批果汁裡有哪些微生物,所以還會有少數怎麼都壓不死的,它們仍然會利用果汁裡豐富的營養進行繁殖,所以冷壓果汁也有保質期,瓶子上會標注2-4攝氏度保存,保質期20天。

這種果汁就最貴了,一瓶300毫升左右的,貴的能賣到60塊錢,但它的口感和鮮榨果汁是最接近的。

接近家裡榨汁機榨出來的那種果汁的飲料。能不能做呢?還真能,這部分果汁都會標注NFC,當然這不是支付寶的閃付,或者地鐵卡那個NFC,而是Not From Concentrate,是非濃縮的意思。

它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前面的過程和剛剛說的差不多,水果運進來,洗乾淨,剝皮,榨汁。之後是不同的,要做一個巴氏消毒的過程,就是讓水果汁在65攝氏度的溫度裡保持30分鐘,這個比較耗時,很多廠家就耗不起這個時間,就選擇在90攝氏度的溫度下保持1 5秒。

這兩個過程,殺菌的效果是一樣的,但90攝氏度因為溫度高,所以會破壞果汁中更多的一些物質,口味改變會比較大。實際上鮮牛奶的生產過程,也要經過巴氏消毒這個過程。有了巴氏消毒,果汁就可以灌裝了。

這種果汁怎麼識別呢?一個就是從價格上,往往一瓶300毫升的就要20塊錢了,第二是必須冷鏈運輸保存,這樣的果汁保質期上也會寫2-4攝氏度,保質期30天。這種果汁的口感和自己家榨汁機裡的就比較接近了,主要是因為果汁裡的各種成分大都保留著。

冷壓殺菌技術

但你只要對比一下,一杯鮮榨的,一杯NFC酌果汁,一喝就能嘗出差別,那是因為畢竟在巴氏消毒的時候,還是會改變原來果汁中的成分。還有沒有辦法能儘量少的改變口味兒呢?那就是冷壓技術。

冷壓技術的縮寫就是HPP,它就是想方設法把果汁裡的細菌全滅掉,但絲毫不破壞裡面的成分,保持口感。方法就是把鮮榨果汁用超高壓的冷水加壓,具體水溫是0-4攝氏度,壓力是4000個大氣壓左右。這麼高的壓力,絕大部分微生物都無法適應,會因為細胞膜破裂而死。也就達到了殺菌的目的,只不過,微生物實在是各種各樣,你都不知道這批果汁裡有哪些微生物,所以還會有少數怎麼都壓不死的,它們仍然會利用果汁裡豐富的營養進行繁殖,所以冷壓果汁也有保質期,瓶子上會標注2-4攝氏度保存,保質期20天。

這種果汁就最貴了,一瓶300毫升左右的,貴的能賣到60塊錢,但它的口感和鮮榨果汁是最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