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都有個相父總攬全域 為什麼人們對甩手掌櫃齊桓公與劉禪褒貶不一

整個三國時期,要說在位時間最長的,那一定是蜀漢後主劉禪。如果這個人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那麼他跟諸葛亮的關係就不會那麼融洽,也不會在諸葛亮去世後,還維持了蜀漢政權三十年不倒。

再看另外幾個皇帝和准皇帝:曹操西元196年迎奉漢獻帝到220年病故,掌握大漢實權二十四年;孫權從西元200年接班,229稱帝,到252年逝世,掌管江東五十二年,當了二十三年皇帝,而劉禪活了六十四歲,當了四十二年皇帝。

劉禪在諸葛亮逝世後,

馬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收攏權利。

他先是廢除了一手遮天的丞相之位,而任命自己的舅舅(不是親的)吳懿當車騎將軍鎮守漢中,任命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政事。真正實現了軍政分開,還流放了坑死魏延的諸葛亮親信兼小人楊儀。

西元249年,夏侯霸前來投奔蜀漢,

劉禪一見到夏侯霸馬上安慰他說:“你的父親(夏侯淵)是在戰場上戰死的,殺他的黃忠也去世了,您就別放在心上了。”又拉過自己的兒子告訴夏侯霸:“這是你的外甥(按現在的叫法應該是外孫,可能當時統稱外甥,儘管劉禪的兒子要叫夏侯霸舅姥爺)”——劉禪娶了張飛的兩個女兒,而張飛娶了夏侯霸的姐姐,這可是實在親戚了。然後馬上任命夏侯霸為車騎將軍。

從這幾件事上來看,劉禪絕對是個聰明人,而他最聰明的地方,就是給予了諸葛亮完全的信任。而這種信任,讓人很容易想到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

齊桓公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完全是因為信任並重用管仲。

當初管仲跟齊桓公要價極高:要娶宗室女兒,

還要全國三分之一(一說一半)的賦稅給自己用,比齊桓公還富有。

這時候就有人看不順眼了,直接指責齊桓公:我們向你請示,你什麼事情都讓問管仲(一則告仲父,二則告仲父),你這國君當的也太容易了吧(易哉為君)?

這表面上的“直諫”實際還包含著離間的意思,

但是齊桓公卻淡然一笑:要是沒有管仲,我這國君當著是挺難,但是有了管仲,我這國君當著就容易了!

於是齊桓公“尊王攘夷”,成為春秋時期最有威望的霸主。

再看劉禪,面對托孤重臣諸葛亮,劉禪不能不尊重,也不能不放權,要是劉禪像他老爹漢昭烈帝劉備一樣,什麼事情都自己做主,而把諸葛亮只當一個參謀長來使用,那蜀漢政權早就玩兒完了——畢竟年紀輕輕的劉禪在軍事政治兩方面都不如諸葛亮,要是瞎指揮一通,諸葛亮也會束手束腳。

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蜀漢政權就像一家現代化企業集團,董事長劉禪完全信任總經理諸葛亮,下面的分公司,也就是各方勢力:以趙雲為首的起家班底、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以國舅吳懿為首的西川集團、以馬超馬岱為首的西涼勢力,都有一個共同尊重的劉禪,借著劉備的恩義和餘威鎮場子,一直是一團和氣,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所以諸葛亮才能平定南方、六出祁山。

要是沒有劉禪在,魏延第一個就要跳起來挑戰諸葛亮,李嚴也不會那麼消停回家務農(有人說諸葛亮殺了李嚴,那是瞎掰,李嚴比諸葛亮死的都晚)。

劉禪是比較反對諸葛亮和薑維北伐的,因為那要消耗大量國力並加重老百姓負擔。而且每次北伐都沒有必勝的把握,還有幾次很狼狽地被趕了回來。

劉禪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但是劉禪要是不說這句話而說:“司馬老小子你等著,我一直等回到西川帶人來砍你呢!”

那麼最終被砍的,肯定不是司馬昭,而是劉禪本人了,不但本人被砍,還要滅族,也就沒有什麼“劉備後人建立的”後漢、北漢了……

什麼事情都自己做主,而把諸葛亮只當一個參謀長來使用,那蜀漢政權早就玩兒完了——畢竟年紀輕輕的劉禪在軍事政治兩方面都不如諸葛亮,要是瞎指揮一通,諸葛亮也會束手束腳。

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蜀漢政權就像一家現代化企業集團,董事長劉禪完全信任總經理諸葛亮,下面的分公司,也就是各方勢力:以趙雲為首的起家班底、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以國舅吳懿為首的西川集團、以馬超馬岱為首的西涼勢力,都有一個共同尊重的劉禪,借著劉備的恩義和餘威鎮場子,一直是一團和氣,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所以諸葛亮才能平定南方、六出祁山。

要是沒有劉禪在,魏延第一個就要跳起來挑戰諸葛亮,李嚴也不會那麼消停回家務農(有人說諸葛亮殺了李嚴,那是瞎掰,李嚴比諸葛亮死的都晚)。

劉禪是比較反對諸葛亮和薑維北伐的,因為那要消耗大量國力並加重老百姓負擔。而且每次北伐都沒有必勝的把握,還有幾次很狼狽地被趕了回來。

劉禪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但是劉禪要是不說這句話而說:“司馬老小子你等著,我一直等回到西川帶人來砍你呢!”

那麼最終被砍的,肯定不是司馬昭,而是劉禪本人了,不但本人被砍,還要滅族,也就沒有什麼“劉備後人建立的”後漢、北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