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技幫|大蒜施肥如何節本增效?(大蒜種植必讀)

點擊上方快速關注
提高大蒜產量,有效施肥才是重點。

施肥過程中的普遍問題

一是施肥量不斷增加。投肥量過大,會造成大蒜前期旺長,後期早衰,有的還灼傷蒜苗。

二是肥料投入成本過高。畝平施肥400多元。

三是偏施氮肥、磷肥,忽視鉀肥。易誘發蒜頭出現裂紋。

四是有的農戶對商品有機肥持懷疑態度,不願降低化肥用量。

五是有些農戶自己積制的農家肥品質比較粗糙,沒有充分發酵,既燒傷母蒜瓣,又燒傷幼苗。

市場上假冒偽劣水溶肥料的特徵有:

首先, 要針對大蒜根系特點少量多次施肥。大蒜的根系是一種弦狀肉質根,無主根,根系散在蒜瓣基部的莖盤上,發根較淺,但根系較多。大蒜根系雖然較弱,但對肥水非常敏感。它雖較耐旱但又喜歡濕潤。因此,對大蒜必須勤施肥,勤灌水,科學地進行促控。

其次, 要突出有機肥、平衡配肥。據農業科研部門研究,高產大蒜田塊,每畝應施純氮12.5~18.5公斤,五氧化二磷10~11.5公斤,

氧化鉀12~13.5公斤,一般底(基)肥應占總施肥量的60%~70%。基於此,每畝應施腐熟的人糞尿1500~2000公斤或腐熟的農家廄肥4000~5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100~150公斤,有機肥不足的施用高含量的三元複合肥50~60公斤。大蒜出苗2~4片時,每畝應追腐熟的人糞尿800~1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左右。越冬前用腐熟的灰渣肥施臘肥,每畝1500公斤左右。抽苔前,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

第三,要調節土壤水分做到三保三控。播種後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

以利全苗壯苗。出苗後要控制水分防爛母、防徒長;葉片生長旺盛期要保持土壤濕潤,抽苔前要控制水分,以促抽苔采苔;采苔後要立即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促蒜頭快長。採收蒜頭時,要控制澆水,促蒜頭老熟。

第四,要配套管理提高肥水效應。應抓好配套管理措施,一是要精細整地,做到土泡草淨,便於大蒜早發根;二是有機肥料要篩淨整細,撒施均勻;三是田間溝廂要暢通,

便於排灌;四是出苗後要及時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能,促發新根,增強對肥水的吸收功能。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