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告別看病難,24小時不休息“機器醫生”上線

對於疑似癌症病人,往往需要在不同學科和不同醫院間跑斷腿,這意味著需要漫長的等待時間。而為患者進行診斷的醫生,每天要接待將近40-60名病人,難免會因為疲勞而影響判斷。

如今,這種情況有望改變。3月29日,阿裡雲在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正式發佈ET醫療大腦,將利用人工智慧改變癌症診斷的現狀。ET醫療大腦是一個開放的人工智慧系統,通過學習海量的病例資料來提升醫療診斷的效率和精准度。


過去,有經驗的超聲科醫生從閱片到書寫診斷報告,

至少需要20分鐘的時間。而ET醫療大腦可以只用幾十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幫助醫生完成一張甲狀腺B超的閱片工作,準確地圈出結節區域,並判斷其為良性還是惡性。這樣,可以大幅度縮短患者等待檢查報告的時間。更為重要的是, 基層醫院往往不具備診斷能力,而通過配備ET醫療大腦,患者甚至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就可以進行癌症的診斷了。

相對于人類醫生,ET醫療大腦也有著更高的準確率。根據我國三甲醫院的臨床抽樣調查資料,人類醫生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正確率只有60%。而ET醫療大腦通過當前演算法,對良/惡性判斷的準確率則達到了85%以上。


事實上,人工智慧將會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改變人們的醫療環境。

而肺癌診斷就是醫療大腦準備“攻克”的下一個目標。阿裡雲與英特爾、零氪科技共同啟動的天池醫療AI大賽,第一季就將挑戰目標指向了早期肺癌診斷。天池彙聚了6萬多名AI演算法科學家,醫療大資料平臺零氪科技則為大賽提供經脫敏處理並由專家標注的高清胸部CT掃描影像資料,選手通過原始CT影像圖片訓練模型演算法得到結節特徵,實現對影像圖片結節區域的智慧化判斷。

人工智慧還可以利用數位化模型代替部分臨床實驗和小白鼠的活體實驗,使得特效藥研發速度更快。通過預測疾病與基因突變的關係,人工智慧也能為患者提供更準確的診療方案。去年,華大基因、阿裡雲和安徽醫科大學就曾宣佈:在21小時47分12秒內完成了1000例人類全外顯子組資料的分析。而在40年前,如果要對埃希氏大腸桿菌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需要的時間是1000年。


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智慧正在深入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在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裡雲同步發佈了ET工業大腦。早在去年8月,ET工業大腦就開始入駐了國內大型能源巨頭協鑫光伏的切片生產車間。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ET工業大腦可以精准分析出與良品率最相關的60個關鍵參數,並在生產過程中對參數進行即時監測和控制變數。在ET工業大腦的幫助下,協鑫光伏的生產良品率提升了1%,每年能夠節省上億的成本。得益於協鑫光伏的成功,新能源、化工、環保、汽車、輕工業、重工業等不同製造領域的企業,都在積極引入ET工業大腦,掀起了中國製造業的智慧化浪潮。

此外,人工智慧ET也已經在交通、司法等領域應用。或許,無需遙遠的未來,人工智慧就將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屆時,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將與人工智慧息息相關,可以更快速地檢測疾病甚至攻克癌症,能夠用上更為優質的產品,也能更為便捷地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ET工業大腦可以精准分析出與良品率最相關的60個關鍵參數,並在生產過程中對參數進行即時監測和控制變數。在ET工業大腦的幫助下,協鑫光伏的生產良品率提升了1%,每年能夠節省上億的成本。得益於協鑫光伏的成功,新能源、化工、環保、汽車、輕工業、重工業等不同製造領域的企業,都在積極引入ET工業大腦,掀起了中國製造業的智慧化浪潮。

此外,人工智慧ET也已經在交通、司法等領域應用。或許,無需遙遠的未來,人工智慧就將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屆時,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將與人工智慧息息相關,可以更快速地檢測疾病甚至攻克癌症,能夠用上更為優質的產品,也能更為便捷地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