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實拍腳踩制曲全過程!這些用雙腳踩出來的酒,你還喝嗎?

我是馬瑪麗,關注旅行很久的馬瑪麗。

欄目推薦:【城市覓語】探索“謎”一樣的大小城市/【住賞酒店】用“賞”的態度住酒店/【公共空間】逛逛那些“公共”博物館吧/【食客說】與美食的二三事/【攻略略談】純粹實用好用乾貨分享/【旅行物語】發現旅途小“物”/【馬瑪麗旅行志】聊聊我愛的旅行的樣子。

據霍山縣誌記載,西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進入衡山國(今安徽省霍山縣),衡山王選用當地好酒敬獻漢武帝,漢武帝飲後連聲讚歎,迎駕貢酒因此得名。千年以後,迎駕酒廠早已發展成為國家大型釀酒企業。這裡不光有機械化的車間,還有當代匠人對於釀酒技術的傳承。走過歲月的沉浮,

歷經時代的滄桑,迎駕酒廠正在向全世界傳達中國神奇的釀酒文化。

而此次有幸與一眾好友一同參觀了迎駕貢酒的原漿酒廠,使得平日不愛喝酒的我也來了興致,畢竟這樣深入走進車間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而且這裡釀出來的都是沒有經過調劑的、天然釀出來的原酒,

也是帶著幾分神秘的。

這是一個超級大的酒廠,有很高很大的廠房,典型的工業化園區,又有幾分歷經滄桑的歷史感。

在廠房大門打開的瞬間,濃厚的酒香便撲鼻而來,不勝酒力的人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絕對是要被醺醉的啊!

進入釀酒車間就能看見在辛勤勞作的師傅們,他們穿著統一的藍布工裝,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他們對於我們這些好奇的參觀者並沒有感到羞澀,還熱情地解答我們的問題。

我是第一次進到釀酒的車間,巨大的設備轟隆聲陣陣,工人們也是忙上忙下的,工作人員耐心的跟我們講起了釀酒的流程。從糧食粉碎到佳釀流出,需要經過69道傳統工藝,生態發酵、自然天成。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這酒麴的製作了,為了增加酒麴的濕度,工人們會不間斷地給原料澆水。但是酒麴濕度也是有嚴格把控的,不能澆太多,會過濕。

流出來的這就是出廠前完全沒有經過調劑的原酒了。嘗一口,口感醇厚,其香氣、口味和口感都是調劑過的酒無法相比的。天然發酵的原酒其營養性更是顯著。

釀出來的原酒都會被存放在酒庫,這裡的酒罈子都很大,超過1.5米高,存酒量可想而知有多高。

除了參觀現代的釀酒過程,還有幸看到了古老的傳統釀酒工藝。是在迎駕的糟坊村遺址,它位於衡山鎮迎駕廠的迎駕曲酒基地廠區內,是明代至近現代燒酒作坊遺址,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糟坊村,是根據歷史記載復原而成的。

糟坊村遺址,見證了霍山縣悠久的釀酒歷史。自明代延續至今已有500餘年之久,在工藝和佈局配套上沒有缺項,並且作為中國較早的蒸餾酒作坊並沿用至今。

這是腳踩制曲,踩曲的工人對體重有要求,以50公斤左右的女子為佳。胖了或者瘦了都不行。在踩的過程中腳上沾些許水,烘乾後會當做催化劑。說著簡單,但是看到以後,莫名的再也不想喝酒了。

【關於作者馬瑪麗】

知名媒體從業者、潛水攀岩騎行滑雪等極致戶外愛好者。遊歷數十個國家,及中國各大主要省份。搜狐旅遊自媒體、樂途專欄作者多家知名旅遊網站旅行家;非知名酒店體驗師;濟南城超級食客。

感謝認真閱讀的你,各種諮詢閒聊請移步

微信公眾號:馬瑪麗

【版權聲明】

本遊記圖文均屬馬瑪麗原創,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任何網站、媒體或個人轉載、連結、轉貼、複製,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載使用。

釀出來的原酒都會被存放在酒庫,這裡的酒罈子都很大,超過1.5米高,存酒量可想而知有多高。

除了參觀現代的釀酒過程,還有幸看到了古老的傳統釀酒工藝。是在迎駕的糟坊村遺址,它位於衡山鎮迎駕廠的迎駕曲酒基地廠區內,是明代至近現代燒酒作坊遺址,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糟坊村,是根據歷史記載復原而成的。

糟坊村遺址,見證了霍山縣悠久的釀酒歷史。自明代延續至今已有500餘年之久,在工藝和佈局配套上沒有缺項,並且作為中國較早的蒸餾酒作坊並沿用至今。

這是腳踩制曲,踩曲的工人對體重有要求,以50公斤左右的女子為佳。胖了或者瘦了都不行。在踩的過程中腳上沾些許水,烘乾後會當做催化劑。說著簡單,但是看到以後,莫名的再也不想喝酒了。

【關於作者馬瑪麗】

知名媒體從業者、潛水攀岩騎行滑雪等極致戶外愛好者。遊歷數十個國家,及中國各大主要省份。搜狐旅遊自媒體、樂途專欄作者多家知名旅遊網站旅行家;非知名酒店體驗師;濟南城超級食客。

感謝認真閱讀的你,各種諮詢閒聊請移步

微信公眾號:馬瑪麗

【版權聲明】

本遊記圖文均屬馬瑪麗原創,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任何網站、媒體或個人轉載、連結、轉貼、複製,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