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城在森林之中 人在古樹之下

惠州古樹。

抬頭有樹,出門見綠;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園裡;城裡能聞鷓鴣鳴,

湖間能見白鷺飛……

天藍、山綠、水清、空氣清新,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盡享“綠色福利”。新一輪綠化惠州大行動成效顯著,滿城綠色把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渲染得更為厚重,“國家森林城市”、“好山好水好空氣”已成為今天惠州的靚麗名片。

綠化成果 全民共用

惠州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譽,擁有嶺南第一名山羅浮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昆山、風景秀麗的“綠色寶庫”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以及美色天成的惠州西湖、風光迷人的大亞灣海岸線等,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近幾年,惠州全市每年要拿出20億種樹、20億治水。”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此前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稱,惠州有山、有海、有江、有湖,提出“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這一目標,是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選擇。

據瞭解,這幾年惠州堅持“既要金山銀山,

更要綠水青山”的理念,扎實推進生態景觀林帶、森林碳匯、森林進城圍城、鄉村綠化美化四大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實施森林進城、公園下鄉,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推進西湖、紅花湖、金山湖“三大湖”建設,高標準推進潼湖濕地公園、惠州海洋生態公園、考洲洋海洋生態公園“三大濕地”公園建設,推動羅浮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南昆山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象頭山建成生態休閒旅遊基地,
把三座名山打造成“生態綠谷”、“森林氧吧”。此外,正在加快建設惠州市植物園,預計今年一期建成開園。

更難能可貴的是,惠州市所有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免費向公眾開放,推動綠化成果全民共用,讓市民享受更多的“綠色福利”。

古樹名木增至萬株

古樹名木,是惠州這塊古老大地上的綠色瑰寶,是見證百年乃至千年歷史滄桑的活文物。

“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

林業部門長期以來一直比較注重,做好新普查古樹名木建檔、錄入等工作,目前已實現古樹名木檔案資訊數位化管理。”據惠州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惠州市“古樹”一般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名人所植或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及科學研究意義的樹木。

南都記者獲悉,惠州在全市範圍內已經對古樹名木進行了三次較全面的普查建檔工作,

並專門出臺《惠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編制《惠州市古樹名木資訊管理系統設計方案》,完成惠州市古樹名木資訊系統,在全省率先採用G PS定位技術對古樹名木進行定位,實現古樹名木的數位化管理。

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結果顯示,惠州全市古樹名木從原來3487株增加到10515株,古樹後備資源從原來483多株增加到1600多株,還普查登記了古樹群130多個,群內古樹有5000多株。

在已知的古樹名木中,有3株樹齡達1000年以上。其中,博羅羅浮山華首古寺旁一棵“人面子”樹是目前惠州市最老的古樹,其高達20多米、冠幅10多米,至今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相傳此樹為建于唐開元年間的開寺祖師親手所植,樹齡已有1260多年。據廣東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專家測定,該樹最低樹齡為850年,最高不超1300年。另外兩株千年古樹,則分別為博羅羅浮山沖虛觀廟內的“九裡香”和龍門麻榨鎮中心村的細葉榕。

對於隨意移栽古樹的做法,市林業局局長周仲珩表示非常反對,“安生於斯本身就是自然的賦予,我們如果硬是把某棵古樹剪頭去尾,移到自己的房前屋後,這樣半死不活的樹能帶來好風水嗎?古樹是有靈性的生命,年長日久,古樹儲存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保護古樹同樣是保護文明。”

森林進城圍城 公園進村

“今天我們建設森林,讓森林進城,讓城市擁抱森林,明天森林就會‘滋蔭’我們及後代。”據惠州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森林是惠州的底色和亮點,也是惠州這座城市的幸福本色,建設森林家園是建設美麗惠州的重要一招棋。

森林進城圍城,公園要進村;讓群眾看得見綠水青山,又記得住“美麗鄉愁”。據瞭解,至目前,惠州全市累計投入1 .28億元,創建森林村莊533個,完成村莊綠化771個,完成村莊風景林造林9.6萬畝,村道綠化1779 .7公里,實現了入村有景觀路、村內有小公園、圍村有綠化帶、村邊有風景林。

惠州計畫在2020年實現全市所有村莊自然生態環境大提升。其中今年惠州將新建森林公園13個,新建濕地公園2個,高標準建設森林村莊120個;同時加快推進惠州市植物園建設,完成展覽溫室、景觀塔、主次入口、園區道路、園區基礎設施及園區智慧化建設,確保2017年底正式開園。

去年以來,惠州市建設生態景觀林帶81公里,全市生態景觀林帶基本成林成帶;加快“一消滅三改造步伐”,完成森林碳匯工程造林面積2 .65萬畝,不斷提升森林品質,增強森林碳匯能力和生態功能;利用城鎮建成區周邊山體,規劃建設森林公園,打造大型森林組團與綠色生態廊道相結合的森林綠地體系,新建鎮級以上森林公園13個,同時結合“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全面鋪開村級森林公園建設,目前已建成村級森林公園150多個,形成從國家級到村級六級森林公園體系。

目前,惠州已形成了道路林蔭化、鄉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城鄉綠化格局,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城市森林格局和“城在綠中、綠在城裡”的生態格局。2014年,惠州獲評“國家森林城市”,成為廣東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

“惠州在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播下的是生態的種子,改善的是生態的環境,提升的是群眾滿意度,帶來的是科學發展。”據惠州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稱,接下來惠州將全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建設,進一步擦亮惠州綠色生態品牌,為建設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打造全國綠色生態第一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聲音

惠州提出“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這一目標,是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選擇。近幾年全市每年要拿出2 0億種樹、2 0億治水。

———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

惠州一貫重視植樹造林,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惠州市長麥教猛

“ 綠色化”表達的是惠州對未來發展的路徑選擇,是生產方式的綠色化,是生活方式的綠色化,是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惠州市副市長劉小軍

森林是惠州的底色和亮點,也是惠州這座城市的幸福本色,建設森林家園是建設美麗惠州的重要一招棋。

——— 惠州市林業局局長周仲珩

群內古樹有5000多株。

在已知的古樹名木中,有3株樹齡達1000年以上。其中,博羅羅浮山華首古寺旁一棵“人面子”樹是目前惠州市最老的古樹,其高達20多米、冠幅10多米,至今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相傳此樹為建于唐開元年間的開寺祖師親手所植,樹齡已有1260多年。據廣東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專家測定,該樹最低樹齡為850年,最高不超1300年。另外兩株千年古樹,則分別為博羅羅浮山沖虛觀廟內的“九裡香”和龍門麻榨鎮中心村的細葉榕。

對於隨意移栽古樹的做法,市林業局局長周仲珩表示非常反對,“安生於斯本身就是自然的賦予,我們如果硬是把某棵古樹剪頭去尾,移到自己的房前屋後,這樣半死不活的樹能帶來好風水嗎?古樹是有靈性的生命,年長日久,古樹儲存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保護古樹同樣是保護文明。”

森林進城圍城 公園進村

“今天我們建設森林,讓森林進城,讓城市擁抱森林,明天森林就會‘滋蔭’我們及後代。”據惠州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森林是惠州的底色和亮點,也是惠州這座城市的幸福本色,建設森林家園是建設美麗惠州的重要一招棋。

森林進城圍城,公園要進村;讓群眾看得見綠水青山,又記得住“美麗鄉愁”。據瞭解,至目前,惠州全市累計投入1 .28億元,創建森林村莊533個,完成村莊綠化771個,完成村莊風景林造林9.6萬畝,村道綠化1779 .7公里,實現了入村有景觀路、村內有小公園、圍村有綠化帶、村邊有風景林。

惠州計畫在2020年實現全市所有村莊自然生態環境大提升。其中今年惠州將新建森林公園13個,新建濕地公園2個,高標準建設森林村莊120個;同時加快推進惠州市植物園建設,完成展覽溫室、景觀塔、主次入口、園區道路、園區基礎設施及園區智慧化建設,確保2017年底正式開園。

去年以來,惠州市建設生態景觀林帶81公里,全市生態景觀林帶基本成林成帶;加快“一消滅三改造步伐”,完成森林碳匯工程造林面積2 .65萬畝,不斷提升森林品質,增強森林碳匯能力和生態功能;利用城鎮建成區周邊山體,規劃建設森林公園,打造大型森林組團與綠色生態廊道相結合的森林綠地體系,新建鎮級以上森林公園13個,同時結合“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活動,全面鋪開村級森林公園建設,目前已建成村級森林公園150多個,形成從國家級到村級六級森林公園體系。

目前,惠州已形成了道路林蔭化、鄉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城鄉綠化格局,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城市森林格局和“城在綠中、綠在城裡”的生態格局。2014年,惠州獲評“國家森林城市”,成為廣東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

“惠州在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播下的是生態的種子,改善的是生態的環境,提升的是群眾滿意度,帶來的是科學發展。”據惠州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稱,接下來惠州將全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建設,進一步擦亮惠州綠色生態品牌,為建設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打造全國綠色生態第一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聲音

惠州提出“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這一目標,是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選擇。近幾年全市每年要拿出2 0億種樹、2 0億治水。

———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

惠州一貫重視植樹造林,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惠州市長麥教猛

“ 綠色化”表達的是惠州對未來發展的路徑選擇,是生產方式的綠色化,是生活方式的綠色化,是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惠州市副市長劉小軍

森林是惠州的底色和亮點,也是惠州這座城市的幸福本色,建設森林家園是建設美麗惠州的重要一招棋。

——— 惠州市林業局局長周仲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