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學家發現:多吃香蕉!能預防治療動脈硬化!

美國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UAB)的研究者首次發現,缺鉀小鼠比正常小鼠更容易出現動脈硬化,由缺鉀導致的動脈硬化在人類身上會導致各種心臟疾病及死亡。此類心臟疾病在全球各種族的人中普遍存在。

UAB大學的研究者還發現,增加鉀水準可以減少動脈硬化,並且,相關分子機制已經探明。

這一發現,告訴我們調整飲食中的鉀攝入量,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此研究由UAB大學Yabing Chen博士主導。她是UAB病理學教授、伯明罕VA醫學中心研究科學家。

香蕉和鱷梨中富含鉀,有助於預防動脈鈣化又稱動脈硬化。

UAB的研究者們通過從活鼠到細胞分子水準的研究,確定了鉀水準與動脈硬化之間的關係,並且揭示了內在的分子機制。

UAB研究者使用模型小鼠,將小鼠分成3組,一組餵食低水準鉀(0.3%),一組餵食中水準鉀(0.7%)一組餵食高水準鉀(2.1%),結果,低水準鉀組的小鼠出現動脈鈣化的比例明顯升高,動脈硬化水準也高,而高水準鉀組的小鼠動脈鈣化和硬化水準顯著降低。

另外,研究者利用動脈組織切片培養,對高水準鉀和低水準鉀進行試驗,也發現低水準鉀環境下鈣化嚴重而高水準鉀能夠抑制鈣化。

由此,共同研究者Paul Sanders博士認為,這說明調整鉀水準對於預防動脈鈣化是有益的,而低鉀會出現副作用。

機制研究:

在細胞培養中,低水準的鉀會顯著增加動脈平滑肌細胞鈣化。以前的研究顯示,動脈平滑肌細胞鈣化與骨細胞分化非常相似,

因此動脈平滑肌細胞鈣化會使動脈平滑肌細胞轉化為類骨細胞。

因此,UAB研究者們將動脈平滑肌細胞在低鉀水準的培養基中培養,結果發現,低鉀環境使動脈平滑肌細胞轉化成了類骨細胞。由此,研究者對低鉀環境下,動脈平滑肌細胞鉀通道的變化及觸發的相關蛋白激酶並發生一系列的分子調控機制進行了研究,闡明了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