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飛秒鐳射攻克7個月寶寶先天性白內障手術難題

3月初,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7個月大的先天性白內障寶寶曾蓉蓉。據觀察,蓉蓉左眼反應十分遲緩,眼球不會跟隨醫生的手指轉動,且瞳孔區發白特別明顯,

需手術治療。

據其父介紹,蓉蓉是家中的第二個孩子,自出生左眼就有些異常,此前曾在當地多家醫院就診,均被診斷為先天性白內障。孩子的病情牽動著全家人的心,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夠儘快接受手術,儘早恢復健康。但由於孩子年紀小,且被多家醫院告知手術操作難度大,術中術後容易出現併發症,蓉蓉一直未能如家人所願接受手術治療。幾經輾轉,一家人來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就診。

醫院院長林丁教授、白內障專科主任唐瓊燕博士對蓉蓉的情況非常重視。業內皆知,嬰幼兒先天性白內障手術主要有兩大技術難點:首先,嬰幼兒晶狀體囊膜的韌性大,術中手工撕囊時撕囊口極易往旁邊裂開,造成撕囊口不圓、過大或不完整,給人工晶體的植入造成困難,甚至造成無法直接植入人工晶體。其次,傳統手術的角膜切口較大,

一般大於3mm,而嬰幼兒角膜切口自閉性不佳,且嬰幼兒術後容易哭鬧、揉眼等,為避免術後感染,手術切口往往需要縫線縫合,縫合後患兒會有眼部異物感,術後一段時間也需要來醫院拆除縫線。

為攻克以上難點,兩位專家引用國際先進理念,決定運用全新科技飛秒鐳射+1.8mm微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式,為蓉蓉進行個性化的手術治療,並為蓉蓉制定了科學的術後康復方案,

大程度上確保了手術安全及孩子日後的用眼健康。

手術中,林丁教授、唐瓊燕主任利用飛秒鐳射在蓉蓉的角膜上製作了一個1.8mm的微創切口,並在即時電腦掃描圖像指引下精准地完成了設定大小的撕囊口,接下來使用超聲乳化儀將混濁的晶狀體全部吸除,手術一步到位,全程只需十幾分鐘。飛秒鐳射的成功運用,精准完成了傳統手術中手工很難完成的精准撕囊,

有效避免了手工操作產生的誤差,確保了孩子的手術安全和術後效果;同時,1.8mm的微創切口也大大降低了角膜散光、移位、感染等併發症的出現幾率,可做到無縫線快恢復,讓孩子感覺更為舒適。飛秒鐳射+1.8mm微切口兩種精尖技術的完美結合攻克了嬰幼兒先天性白內障術中的兩大傳統難題,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將患兒術中全身麻醉風險降到很低。

專家操作飛秒鐳射設備為蓉蓉實施手術

術後,蓉蓉的眼部情況良好,各項檢查指標均正常。唐瓊燕主任表示,待孩子進一步成長發育後,再根據眼部情況植入合適的人工晶體。

蓉蓉的成功手術讓全家人開心不已,其父表示,此前,自己一方面希望孩子儘快接受手術,恢復健康;另一方面,又著實擔心手術風險。如今,孩子的狀況讓他終於松了一口氣,“感謝愛爾眼科,感謝林丁院長和唐瓊燕主任,等蓉蓉長大了,一定帶著她來感謝你們。”

恢復健康;另一方面,又著實擔心手術風險。如今,孩子的狀況讓他終於松了一口氣,“感謝愛爾眼科,感謝林丁院長和唐瓊燕主任,等蓉蓉長大了,一定帶著她來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