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路中國節·清明]成都多個公墓舉行生態葬安葬儀式 “電子墓誌銘”獲點贊

活動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31日訊今日上午10點半左右,

在成都長松寺公墓內,伴隨著莊重的背景音樂,禮儀隊踏著整齊豪邁的步伐,為參加生態葬集體安葬儀式的逝者送行。此時,玉蘭園草坪葬區中碧草青青,鮮花圍繞,經過入土為安、獻禮鞠躬、敬獻鮮花等流程,受捐者骨灰與大地融為一體……臨近清明節,今日成都多個公墓舉行了免費生態葬集體安葬儀式。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2017年,成都全市22家殯葬機構公益捐贈的974個節地生態葬穴974個,
其中長松寺公墓捐贈了100個生態草坪葬墓位,通過本網獨家面向社會徵集,反響熱烈。今天,在長松寺公墓,首批22位逝者集體入住玉蘭園草坪葬區。

在草坪墓位集體安葬儀式現場,LED大螢幕上滾動播放著部分受捐者的“電子墓誌銘”。據悉,這些墓誌銘都是成都長松寺公墓特邀文學方面的專家學者,根據受捐者生平熱愛環保支持公益的高尚情操品格編撰而成,

讓熱愛與支持環保事業的正能量無限傳遞。

“草坪葬是節地生態葬的一種,是沒有墓碑的。”長松寺公墓工作人員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不過,為了方便逝者家屬寄託哀思,公墓方此次嘗試引入了“電子墓誌銘”。據瞭解,家屬在公墓的官方網站上進行網上祭掃時,就可以看到“電子墓誌銘”。“我覺得這種方式很新穎,也很有意義,有益於環保。”一名逝者家屬表示,他支援這種“電子墓誌銘”的方式,

讓墓誌銘也能以環保的形態呈現。

“有別于傳統的墓誌銘,‘電子墓誌銘’是為支援生態環保葬的逝者所撰寫,我們也希望能符合生態環保的主題。”成都市殯葬協會辦公室主任莊甯表示,使用“電子墓誌銘”不會立碑占地,也是一種生態環保的體現。莊寧稱,希望能通過“電子墓誌銘”,將逝者的一生品格化為精煉的文字,銘刻于後人心中。同時這種電子墓誌銘也是一次創新,

期待能被更多人所接受。

草坪葬安葬儀式現場

夫妻同眠長生長息 鮮花碧草相伴相隨

“雷公一生性情豁達,高夀仙逝回歸自然,夫妻同眠長生長息,鮮花碧草相伴相隨。”大螢幕上,正播放著逝者雷國然老先生的墓誌銘。

“我岳母去年三月離世,

當時就在長松寺選擇了鮮花葬,如今二老團聚了。”雷老先生的女婿告訴記者,岳父岳母都是在八十多歲高齡仙逝。兩位老人在世時,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對於生態環保也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來,但一直抵觸燃放煙花爆竹、香蠟紙錢行為。“在世時他們還曾提到,要是去世了,不用那麼麻煩,把骨灰隨便找棵樹埋了就行。”雷老先生的女婿說,自己和家人肯定不能真如老人所說,隨便找棵樹便行,但去年岳母去世時,岳父的一再堅持,令他們最終為岳母選擇了生態葬中的鮮花葬。

“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這次,家屬為雷老先生選擇了草坪葬。“都在一個公墓,也算是同與花草共眠。”

電子墓誌銘(長松寺公墓供圖)

不設靈堂不辦酒席 九旬老翁魂歸自然

“耄耋老人駕鶴西去,魂歸自然天地坦蕩。”這是九旬老翁陳秉君老先生的“電子墓誌銘”。“爸爸是在90歲高夀仙逝的,他是一位老知識份子,生前一直對環保極為關注。”今年55歲的陳新靜女士表示,草坪葬是她父親生前希望的安葬方式。

“不設靈堂、不辦酒席,死後不准墓葬,讓我的骨灰回歸自然。”陳新靜記得,這是老人在世時多次提到的想法,2016年,已經90歲高齡的父親駕鶴西去,家人在悲痛的同時,也遵從了老人的遺願,不設靈堂、不辦酒席,但在老人骨灰的處理上,卻有了一些犯難。

“老爺子是南充人,在成都住在沙河邊上。”陳新靜本想,將一部分骨灰運回老家撒進大自然當中,另外一部分就撒在沙河內,但想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感覺就像做賊一樣,我們家庭雖然能接受,但又怕別人不接受,嚇到別人。”陳新靜稱,由於擔心向河內撒骨灰引起他人反感,這個事兒就暫時被擱置了,家裡人便將父親的骨灰寄存。

直到一年之後,通過媒體獲知了此次草坪葬墓位的免費徵集,她十分意動,認為這符合父親的遺願。在和母親商量獲得肯定後,陳新靜和愛人來到長松寺公墓進行了考察。“工作人員的態度很好,那裡的環境也相當不錯,我把事情告訴媽媽和晚輩後,他們都認為這就是爸爸生前想要的下葬方式。”今天,老父親入住玉蘭園草坪葬區,這也了了陳新靜家裡的一樁心事。

隨便找棵樹便行,但去年岳母去世時,岳父的一再堅持,令他們最終為岳母選擇了生態葬中的鮮花葬。

“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這次,家屬為雷老先生選擇了草坪葬。“都在一個公墓,也算是同與花草共眠。”

電子墓誌銘(長松寺公墓供圖)

不設靈堂不辦酒席 九旬老翁魂歸自然

“耄耋老人駕鶴西去,魂歸自然天地坦蕩。”這是九旬老翁陳秉君老先生的“電子墓誌銘”。“爸爸是在90歲高夀仙逝的,他是一位老知識份子,生前一直對環保極為關注。”今年55歲的陳新靜女士表示,草坪葬是她父親生前希望的安葬方式。

“不設靈堂、不辦酒席,死後不准墓葬,讓我的骨灰回歸自然。”陳新靜記得,這是老人在世時多次提到的想法,2016年,已經90歲高齡的父親駕鶴西去,家人在悲痛的同時,也遵從了老人的遺願,不設靈堂、不辦酒席,但在老人骨灰的處理上,卻有了一些犯難。

“老爺子是南充人,在成都住在沙河邊上。”陳新靜本想,將一部分骨灰運回老家撒進大自然當中,另外一部分就撒在沙河內,但想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感覺就像做賊一樣,我們家庭雖然能接受,但又怕別人不接受,嚇到別人。”陳新靜稱,由於擔心向河內撒骨灰引起他人反感,這個事兒就暫時被擱置了,家裡人便將父親的骨灰寄存。

直到一年之後,通過媒體獲知了此次草坪葬墓位的免費徵集,她十分意動,認為這符合父親的遺願。在和母親商量獲得肯定後,陳新靜和愛人來到長松寺公墓進行了考察。“工作人員的態度很好,那裡的環境也相當不錯,我把事情告訴媽媽和晚輩後,他們都認為這就是爸爸生前想要的下葬方式。”今天,老父親入住玉蘭園草坪葬區,這也了了陳新靜家裡的一樁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