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六一:懷念塗塵野叔叔

驚悉塗叔叔走盡人生旅途,身歸道山,不由沉痛悲哀,

清晨靜座書房,獨自緬懷老人,往事湧上心頭,過去的一切歷歷在目。

在我的心中,塗叔叔真是一個有著菩薩心的好人,善人。 我家與塗叔叔家是世交,小時我們常常出入塗家在科學路的文聯宿舍。那時尚處於文革未結束,知識被視為越多越反動的年代。我們在塗叔叔那兒卻獲得了:"書不可不讀,知識是人類進步階梯"的教誨。塗叔叔對我們這些晚輩和顏悅色,說起話來不急不緩,

他對我們說的話並不是很多,但講的話很有份量。他高大的身軀,善良的模樣,使我感到知識的力量,人間的溫暖。

我們在那無知與書荒的年代,從塗叔叔家中借到不易讀到的文史哲書籍。曾記否,正是塗叔叔將當年內部發行的當代外國文學作品如卡夫卡的《城堡》國際政治關係與中美關係的著述如尼克森的《六次危機》,

費正清的《美國與中國》,慷慨借給我,這些書通過我在不少朋友中流傳,使我等後生開了眼界,在西南山城一隅,瞭解到了外面的世界。

多年後,我在京與最早譯介卡夫卡作品到中國的葉庭芳先生成為忘年交。

我與他聊天提起幾十年前在貴陽,從塗叔叔那兒借到內部發行的葉譯《城堡》等書時,葉先生聽了後很激動,他說你們在青少年時期,有幸遇到貴人。這位塗先生真是普羅米修士啊。

我在年青時代有幾分意氣用事,血氣方剛,不按常規出牌,時有出格之舉。我因參加貴陽五青年畫展等活動曾令許多親人擔心。塗叔叔卻不同于一般見識,他在聽了我們在京辦畫展的經歷,

以及我所知道的貴陽最早幾家民營企業智誠,聖泉,東偉的創業史時,非但不責怪我不"一心唯讀聖賢書",反而說你和你這些朋友的經歷,折射出我們這個社會的變遷,你應該將些經歷寫下來,以小說或記實的方式都行,你們得保留這段歷史的記憶。他的這些話猶言在耳,惜我這麼年來一直忙於生計,還未完成他這一囑託。

我離開故土,浪跡海外多年,

後客居北京二十餘載,但與家鄉仍有割不斷的親情,友情。我在京與文化藝術界的朋友談論到家鄉時,不時會聽他們提到在貴州主政文聯和擔任貴州藝校領導塗叔叔的美德。田世信老師曾告塗叔叔支持並親自出席他在京舉辦的畫展,他後要調京,身為校領導的塗叔叔無門戶之見,狹窄之心,沒有卡他,成人之美,同意他到京,至今令他感懷不巳。

我應荔波縣領導之邀,在這一著名風景名勝區舉辦國際兒童動漫節,前年到一景區考察夏令營場地時,想不到碰上負責這一景區規劃管理的劉主任,他說塗老是他的恩師。他告訴我們他全靠塗叔叔的悉心指導,走上文學創作之途,從黔南州文化局局長職位上退下來後,還在從事文化方面的工作。老劉接待我們十分周到熱情,禮遇有加。我心裡想,我們真是沾了塗叔叔的光。

塗叔叔對文學青年,同事朋友做的好事太多,我僅以兩例來說明他的人格風範,道德文章。 我近年來回貴陽的機會多了些,不時與凃叔叔的女兒塗梅潔,塗小亭,公子塗冰,兒媳付亞冰相聚,我們重溫過去的時光,彌感純真與親切,每次聚會我都得問一下老爺子的情況。

我還清楚地記得最後一次見到塗叔叔的模樣。他是在兒女的陪伴下外出踏青,正坐在山間一小道上休息。塗叔叔巳満頭銀髮,身體還是那樣高大梧。他微笑著與我招呼,一臉慈祥。我與他道別後回望他猶如一尊屹立的雕像。我也許從未與塗叔叔照個像,他走了,但他在我心中永遠是一尊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永不磨滅的雕像。

塗塵野:

1929年生於江西上繞。中共黨員。歷任中共平壩縣委工作隊組長,貴州省文聯秘書、編輯,貴州省《山花》雜誌編輯、編輯部副主任,《貴州文藝》編輯組副組長,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貴州省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貴州省藝術專科學校校長。貴州省文聯第二、三、四屆委員,貴州省作家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兩個女性》,中篇小說《潘阿令》、《蟬》、《通過老蘇區》等。

王六一:

國際多媒體文化協會秘書長、亞太動漫協會秘書長、中國荔波國際兒童動漫節組委會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客座教授、三辰出版社總編輯,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國際版權業務及動畫產業與會展的策劃和經營。

我應荔波縣領導之邀,在這一著名風景名勝區舉辦國際兒童動漫節,前年到一景區考察夏令營場地時,想不到碰上負責這一景區規劃管理的劉主任,他說塗老是他的恩師。他告訴我們他全靠塗叔叔的悉心指導,走上文學創作之途,從黔南州文化局局長職位上退下來後,還在從事文化方面的工作。老劉接待我們十分周到熱情,禮遇有加。我心裡想,我們真是沾了塗叔叔的光。

塗叔叔對文學青年,同事朋友做的好事太多,我僅以兩例來說明他的人格風範,道德文章。 我近年來回貴陽的機會多了些,不時與凃叔叔的女兒塗梅潔,塗小亭,公子塗冰,兒媳付亞冰相聚,我們重溫過去的時光,彌感純真與親切,每次聚會我都得問一下老爺子的情況。

我還清楚地記得最後一次見到塗叔叔的模樣。他是在兒女的陪伴下外出踏青,正坐在山間一小道上休息。塗叔叔巳満頭銀髮,身體還是那樣高大梧。他微笑著與我招呼,一臉慈祥。我與他道別後回望他猶如一尊屹立的雕像。我也許從未與塗叔叔照個像,他走了,但他在我心中永遠是一尊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永不磨滅的雕像。

塗塵野:

1929年生於江西上繞。中共黨員。歷任中共平壩縣委工作隊組長,貴州省文聯秘書、編輯,貴州省《山花》雜誌編輯、編輯部副主任,《貴州文藝》編輯組副組長,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貴州省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貴州省藝術專科學校校長。貴州省文聯第二、三、四屆委員,貴州省作家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兩個女性》,中篇小說《潘阿令》、《蟬》、《通過老蘇區》等。

王六一:

國際多媒體文化協會秘書長、亞太動漫協會秘書長、中國荔波國際兒童動漫節組委會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客座教授、三辰出版社總編輯,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國際版權業務及動畫產業與會展的策劃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