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投資客轉戰三四線城市致房價上漲:幅度約10%

3月來,包括杭州、南昌、崇禮、北京等地都出臺了有關房地產調控的內容,其中北京出臺了自住房的補充政策,其他城市升級了限購調控。

記者調查發現,投資客在掃蕩一二線後,

又開始轉戰三四線城市。即便在去庫存任務仍然很重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已開始上漲,幅度約10%左右。

“一二線城市樓市火爆,然後誘發三四線城市恐慌性購買,同時一二線限購限貸,也將擠出資金和需求向三四線城市湧入。”某大型房企一位元專案經理告訴記者,

佈局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原本在業界看來將滯銷,但去庫存的政策效果不錯,預計今年銷售額會大增。

去庫存加速

長三角熱點城市在調控後,投資客開始轉移到周邊的三四線城市。

據常州投資者告訴記者,上海南京無錫蘇州合肥的有錢人很多,房價幾萬都敢買,常州5000元/平米左右對他們來說很便宜,都是一人買幾套,不去住就等漲價賣。

“這段時間南京周邊三線城市常有仲介到南京來拉人去看房,

到鎮江,首付5萬能拿一套房。”據一位元南京投資客告訴記者。

廣西柳州的一位元購房者告訴記者,當地的首付比例非常低,杠杆很高,比如購買一套100萬的房子,首付20萬,購房者資金不足的,開發商先墊付16萬,年底還清就行,這就相當於首付只要4萬,就可以買這100萬的房子,杠杆高,投資客買的多。

山東一位元投資者也對記者說,他平常生活在臨沂市,

但準備去蒙陰縣投資一套房子,當地前年房價還只有四千多,現在漲到六千多了,股票不賺錢,貨幣貶值快,房子年年漲,不買房不知道投資什麼。

隨著投資客的進入,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速度,超出預期。記者查詢湖南、江西、四川和廣東的統計資料,去年除了幾個貧困市縣,其它去庫存的效果都很明顯。不過去庫存也存在分化,住宅去庫存速度,明顯高於商業用房。

2016年,廣東商品房待售面積總量有所下降,商品住宅和商業地產去庫存分化明顯,其中住宅待售面積顯著減少,商業地產則明顯增加。全年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比上年減少135萬平方米以上,下降2.4個百分點。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同比下降近12%,而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其他用房的待售面積則同比分別增長19.6%、10.9%和12.8%。

如三線城市粵西湛江,在政策寬鬆下,湛江新盤持續熱銷。截至2月底,

湛江樓市總庫存量為28887套,其中住宅存量為16397套,而去年全年,湛江新建商品房網簽23259套,今年1月湛江商品房網簽2669套,其中住宅2447套,按此速度,去化週期不到1年。

除此之外,以湖南為例,有資料顯示,截止到2016年末,湖南商品房待售面積2901.46萬平米,同比下降12.3%,比2015年末減少408.08萬平方米。

因為每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準、消費能力不同,湖南各市州房地產去化週期差異巨大。其中,去化週期最長的地區為湘西自治州,長達63個月,主要是商業用房銷售緩慢,住宅去化週期是23.9個月。湖南省各市大部分都是十多個月的庫存週期,超過20個月的只有張家界和湘西,但永州市只有2.4個月。

四川省住建廳廳長何健在兩會上表示,四川經過去年一年的“去庫存”,全省房地產消化週期已經由2015年末的12.4個月,下降到2016年末的8.7個月。

據何健介紹,主要通過鼓勵農民購房、棚改貨幣化安置兩種方式推動商品房去庫存。2016年成都以外地區的新增購房者,50%為農民,少數縣市的比例超過80%。

棚改已成為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一條路徑。

以湘潭為例,2016年湘潭市城區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簽約112萬平米,是上年的5倍;徵收集體土地上房屋簽約111萬平米,是上年的3倍;2016年湘潭棚戶區改造所帶來的購房者比例超過了60%。今年仍有大量的棚改,帶來新的需求。

2016年湘潭新建商品房住宅累計銷售17450套,月均成交量達到近1500套,刷新了2010年湘潭樓市創下的16520套。今年1月份湘潭商品房住宅成交1260套,同比上漲超八成;2月份成交1500套,同比上漲超過110%,傳統銷售淡季意外豐收。

房價已先行上漲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有的四線城市庫存週期仍然較長,價格卻已先行。

例如廣東省最落後、去庫存任務較慢的東翼、西翼和山區商品房均價分別增長8.3%、9.0%和4.3%,粵東西北地方中均價前三位分別是汕頭市(7904元/平方米)、湛江市(6056元/平方米)和潮州市(5479元/平方米)。

比如湖南的張家界,商品房去庫存週期32.8個月,住宅也還有29.1個月,但新房價格已從去年8月的3500元/平米,12末就已漲到4200元/平米,上漲20%。據當地購房者稱,庫存還有24個月的湘潭房價,2016年房價漲幅也在12%-15%左右。

安徽蚌埠的一位元投資客告訴記者,去年9月開始漲,到目前上漲10%左右。等著房價上漲30%就賣掉。

湖北襄陽的一個地產商告訴記者,當地房價去年就開始漲了,最好的位置漲幅大概在2000元/平米,新樓盤從8000多漲到一萬多,6000多的漲到8000多。

“這一波拆遷太厲害了,老城區幾乎要分批拆完,而且都是現金補償,這就給市場帶來一大批需求。”該地產商說,他去年也因為拆遷還租房住了一段時間,另外有些鄉鎮的人,在市內工作,會買在差一點的位置。

但實際上,很多城市房價去年國慶就在回升。在湘潭上班的彭小姐告訴記者,去年購房後,現在升值十多萬,這比他們兩人一年工資加起來還多。

據記者瞭解,原材料的漲價也是推手之一,水泥、鋼筋、磚頭的價格自去年第四季度到現在這段時間,都有不小幅度上漲。比如在廣東湛江,沙子去年11月2000元一車,現在2900元一車。上半年開發商還可以分攤上漲的建築材料成本,但下半年就不願再分攤,建材全是漲價之後進貨,所以房價也會相應漲幾百塊一平米。

不過,政策寬鬆,一二線樓市火爆帶來的上漲預期,以及需求外溢,是三四線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有關人士分析,最近開始逐漸出現調控政策,整體看,房地產市場在2016年9·30以來,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被基本抑制價格過快上漲,很多後起之秀開始面臨政策加碼風險。目前看,這些政策對市場會有一定影響,預計環北京及部分熱點城市的調控政策可能繼續全面升級,這有助於三四線城市加速去庫存。

來源於華夏時報

長達63個月,主要是商業用房銷售緩慢,住宅去化週期是23.9個月。湖南省各市大部分都是十多個月的庫存週期,超過20個月的只有張家界和湘西,但永州市只有2.4個月。

四川省住建廳廳長何健在兩會上表示,四川經過去年一年的“去庫存”,全省房地產消化週期已經由2015年末的12.4個月,下降到2016年末的8.7個月。

據何健介紹,主要通過鼓勵農民購房、棚改貨幣化安置兩種方式推動商品房去庫存。2016年成都以外地區的新增購房者,50%為農民,少數縣市的比例超過80%。

棚改已成為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一條路徑。

以湘潭為例,2016年湘潭市城區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簽約112萬平米,是上年的5倍;徵收集體土地上房屋簽約111萬平米,是上年的3倍;2016年湘潭棚戶區改造所帶來的購房者比例超過了60%。今年仍有大量的棚改,帶來新的需求。

2016年湘潭新建商品房住宅累計銷售17450套,月均成交量達到近1500套,刷新了2010年湘潭樓市創下的16520套。今年1月份湘潭商品房住宅成交1260套,同比上漲超八成;2月份成交1500套,同比上漲超過110%,傳統銷售淡季意外豐收。

房價已先行上漲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有的四線城市庫存週期仍然較長,價格卻已先行。

例如廣東省最落後、去庫存任務較慢的東翼、西翼和山區商品房均價分別增長8.3%、9.0%和4.3%,粵東西北地方中均價前三位分別是汕頭市(7904元/平方米)、湛江市(6056元/平方米)和潮州市(5479元/平方米)。

比如湖南的張家界,商品房去庫存週期32.8個月,住宅也還有29.1個月,但新房價格已從去年8月的3500元/平米,12末就已漲到4200元/平米,上漲20%。據當地購房者稱,庫存還有24個月的湘潭房價,2016年房價漲幅也在12%-15%左右。

安徽蚌埠的一位元投資客告訴記者,去年9月開始漲,到目前上漲10%左右。等著房價上漲30%就賣掉。

湖北襄陽的一個地產商告訴記者,當地房價去年就開始漲了,最好的位置漲幅大概在2000元/平米,新樓盤從8000多漲到一萬多,6000多的漲到8000多。

“這一波拆遷太厲害了,老城區幾乎要分批拆完,而且都是現金補償,這就給市場帶來一大批需求。”該地產商說,他去年也因為拆遷還租房住了一段時間,另外有些鄉鎮的人,在市內工作,會買在差一點的位置。

但實際上,很多城市房價去年國慶就在回升。在湘潭上班的彭小姐告訴記者,去年購房後,現在升值十多萬,這比他們兩人一年工資加起來還多。

據記者瞭解,原材料的漲價也是推手之一,水泥、鋼筋、磚頭的價格自去年第四季度到現在這段時間,都有不小幅度上漲。比如在廣東湛江,沙子去年11月2000元一車,現在2900元一車。上半年開發商還可以分攤上漲的建築材料成本,但下半年就不願再分攤,建材全是漲價之後進貨,所以房價也會相應漲幾百塊一平米。

不過,政策寬鬆,一二線樓市火爆帶來的上漲預期,以及需求外溢,是三四線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有關人士分析,最近開始逐漸出現調控政策,整體看,房地產市場在2016年9·30以來,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被基本抑制價格過快上漲,很多後起之秀開始面臨政策加碼風險。目前看,這些政策對市場會有一定影響,預計環北京及部分熱點城市的調控政策可能繼續全面升級,這有助於三四線城市加速去庫存。

來源於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