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並不是每個在北京打拼的人都是為了能留下來

並不是每個在北京打拼的人都是為了能留下來

並不是離開北京就對不起在北京混這件事

01

北京西站南廣場。

幸爺第一腳落地的地方,那年第一次去北京上大學。

畢業後本想在北京落腳,找一份工作,起碼有安身立命的保證。那一段時間,許多公司的人事部好像統一口徑似的,給的都是“考慮一下”樣式的答覆。

其實,考慮是考慮了一下,別人是考慮如何豁達的拒絕。

被忽悠的次數多了,再加上剛畢業手裡也沒有幾個錢,剛出社會的幸爺就算很在意自尊心,

要是和餓肚子比起來,也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工作沒有找到,被迫到了一家小餐館兒當了個配菜工,當初去餐館兒幫忙就是看中包吃,還可以一邊打工一邊求職。

沒有找到房子那段時間睡過肯德基,還在百貨櫥窗下將就過,後來找到五環開外的房子,房租都是押一付三,裡面就一張床,攏共就十幾平,其它都空空如也。

也算,短暫結束了顛沛流離。

02

當配菜工的工資並不高,一個月也就三千多,這樣說吧,幸爺每次路過商場的時候眼睛都不敢往裡面瞟,腳都不敢邁,受不了導購員尖銳和挑剔的眼光。

不高的一部分原因是經常被罰錢。

菜配多了或是少了要被罰錢,菜品不按照形狀來配不按照步驟來碼放也要罰錢,自己的事做完了不幫師父的忙也要罰錢。

不高的另外一部分原因是經常被欺負。

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老闆分發的獎金全被師傅收入囊中。

很沮喪,但這就是現實。

工作也很晚,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可著收班地鐵回家。

他說,北京的夜很漂亮,聲色迷離、光鮮亮麗,繁華就在咫尺。每天都路過這個地方就像是路過天堂,他最大的幻想就是有錢了也可以沖進店裡進去就買,看上了就包,猶豫的話就全包下來。

越是這樣想,瞬間又恢復了人生的意義,即使腳上的鞋還是大學時候的,

保暖的功效早就過期了,也沒有什麼比北京的夢想更珍貴了。

常常因為想多了,地鐵就坐過了站,於是緊急忙慌地下車倒公交,實在找不到路了就奢侈一把打車回到住宿的地方,北京的的士真貴。

回到家每次都是十二點左右。

推開門撲面而來的一股黴臭味和腳臭味,襪子、衣服、麵包渣和速食麵渣四處橫飛,看見床一倒頭就睡,半夜肚子咕咕了就泡一碗面一對付就完事,

吃完發現沒有洗腳又看天一會兒就亮了,也懶得洗腳洗臉洗漱,又蒙頭而睡。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一年。

03

第二年我去北京看他,也是在北京西站南廣場接的我。

問他有沒有找工作,他說沒有。

問他還想不想找工作,他說當廚師也挺好的。

在北京的那段時間,幸爺天天在廚房研究菜品,說要我當他的舌頭,就他那廚藝,我差點味蕾失去了知覺。

幸爺的舌頭沒當好,倒把自己整住進院,闌尾炎給整犯了,病好了的時候也就是我離開北京的時候。

很遺憾沒去成北京引人注目的風景名勝,幸爺也感到慚愧,沒心沒肺的樣子轉眼又聊到了新菜品上,看他專注的樣子,我心裡特欣慰。

離開北京的時候悄悄在幸爺的枕頭下遞了5000塊錢,我知道,他在北京生活得很辛苦。

瘦啦吧唧,臉色土黃,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都心知肚明。

又過了一年,在朋友圈曬了一張大廚照片,說是在什麼美食節上因為一道菜獲得了第三等獎。

我發現幸爺穿著主廚的外套,左手端著最得意的菜,右手拿著勺子,臉上洋溢著最真的幸福。

我知道,幸爺已經沒有像從前那樣不堪了,從前混得不好的時候,從不發一張朋友圈。

後來打電話過來,果如我想的那樣,日子變好了。憑藉那5000塊和幸爺自己湊的錢,報了個廚師班,廚藝突飛猛進,別的餐館老闆挖了一次又一次,工資漲了一輪又一輪。

可工資再怎麼漲,也不過是給北京的一日三餐和一年四季作陪襯,看看飆升的北京房價,雖然從五環搬到四環,可房子始終是別人的,只有家才是自己的。

今年年初,北京的房價又漲了一輪兒,就連高學歷的人都買不起房了,瞬間安全感沒有了,幸爺打算回家了,感覺在這樣混下去也不會有頭。

於是,帶著北京擁有的積蓄和學到的經驗離開了北京。

北京西站南廣場,最後一腳離開的地方。

幸爺說,北京只能算是絕大多數北漂者匆匆而過的異鄉,並非外地人的故鄉,一不小心就會客死異鄉。

是時候有個了結:

有一種存在,就是一種淩遲。

有一種堅持,就是一種撤退。

04

回到重慶,幸爺在他的回憶日記裡這樣寫道:

你是怎樣的一個北京?

那年畢業,我也曾給自己立了個期限,以為在北京掙錢很容易,計畫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一房一車一工作,剩下的錢在縣城買一所房子供父母養老。

一日又一日,一年復一年,不斷騙自己。

房是所有房客的,車是軌道集團的,即使這樣我也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以為自己再拼一點,再吃苦一點,再比別人多付出一點,這些東西也能得到,可是到頭呢?

越努力,越平庸;越奮鬥,越碌碌無為。

那些說好的,越努力越幸運呢?難道是前世人品爆發把今世的好運氣都用光了嗎?

也不是。

北京這個地方哪怕一點繁華的殘影,就足以讓一個有理想的人落魄,理想在北京並不高尚,幸運兒就那麼幾個。

在北京有錢,並不能稱作是有錢人。

而我們這代人,錢是我們喜歡的,沒錢亦是我們所討厭的。

北京的理想一旦要接地氣兒,告訴你,少一分錢都不行。

唯一慶倖的是,離開北京總歸有一技之長,人走到哪裡也要有施展拳腳的謀生本領,我也感謝北京磨礪了我。就拿我離開那天來說,也有許多人作出了同我一樣的抉擇,也說明並不是每一個在北京打拼的人都是為了留下來。

你就是這樣一個人來人往的北京,你記不住每一個離開過你的人。

無妨。

你看,我在重慶的樓中樓遙望千里之外的你,現在我依然過得很好,北京,晚安。

注:根據《別為了那個不屬於自己的北京,去演繹不擅長的人生》改編,原著少校十三。

END.

文|少校十三

希望你所在的城市能有個好天氣,你所在的角落能有個好心情。(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因落筆即成。)

本文作者:少校十三,文章來源:簡書

闌尾炎給整犯了,病好了的時候也就是我離開北京的時候。

很遺憾沒去成北京引人注目的風景名勝,幸爺也感到慚愧,沒心沒肺的樣子轉眼又聊到了新菜品上,看他專注的樣子,我心裡特欣慰。

離開北京的時候悄悄在幸爺的枕頭下遞了5000塊錢,我知道,他在北京生活得很辛苦。

瘦啦吧唧,臉色土黃,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都心知肚明。

又過了一年,在朋友圈曬了一張大廚照片,說是在什麼美食節上因為一道菜獲得了第三等獎。

我發現幸爺穿著主廚的外套,左手端著最得意的菜,右手拿著勺子,臉上洋溢著最真的幸福。

我知道,幸爺已經沒有像從前那樣不堪了,從前混得不好的時候,從不發一張朋友圈。

後來打電話過來,果如我想的那樣,日子變好了。憑藉那5000塊和幸爺自己湊的錢,報了個廚師班,廚藝突飛猛進,別的餐館老闆挖了一次又一次,工資漲了一輪又一輪。

可工資再怎麼漲,也不過是給北京的一日三餐和一年四季作陪襯,看看飆升的北京房價,雖然從五環搬到四環,可房子始終是別人的,只有家才是自己的。

今年年初,北京的房價又漲了一輪兒,就連高學歷的人都買不起房了,瞬間安全感沒有了,幸爺打算回家了,感覺在這樣混下去也不會有頭。

於是,帶著北京擁有的積蓄和學到的經驗離開了北京。

北京西站南廣場,最後一腳離開的地方。

幸爺說,北京只能算是絕大多數北漂者匆匆而過的異鄉,並非外地人的故鄉,一不小心就會客死異鄉。

是時候有個了結:

有一種存在,就是一種淩遲。

有一種堅持,就是一種撤退。

04

回到重慶,幸爺在他的回憶日記裡這樣寫道:

你是怎樣的一個北京?

那年畢業,我也曾給自己立了個期限,以為在北京掙錢很容易,計畫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一房一車一工作,剩下的錢在縣城買一所房子供父母養老。

一日又一日,一年復一年,不斷騙自己。

房是所有房客的,車是軌道集團的,即使這樣我也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以為自己再拼一點,再吃苦一點,再比別人多付出一點,這些東西也能得到,可是到頭呢?

越努力,越平庸;越奮鬥,越碌碌無為。

那些說好的,越努力越幸運呢?難道是前世人品爆發把今世的好運氣都用光了嗎?

也不是。

北京這個地方哪怕一點繁華的殘影,就足以讓一個有理想的人落魄,理想在北京並不高尚,幸運兒就那麼幾個。

在北京有錢,並不能稱作是有錢人。

而我們這代人,錢是我們喜歡的,沒錢亦是我們所討厭的。

北京的理想一旦要接地氣兒,告訴你,少一分錢都不行。

唯一慶倖的是,離開北京總歸有一技之長,人走到哪裡也要有施展拳腳的謀生本領,我也感謝北京磨礪了我。就拿我離開那天來說,也有許多人作出了同我一樣的抉擇,也說明並不是每一個在北京打拼的人都是為了留下來。

你就是這樣一個人來人往的北京,你記不住每一個離開過你的人。

無妨。

你看,我在重慶的樓中樓遙望千里之外的你,現在我依然過得很好,北京,晚安。

注:根據《別為了那個不屬於自己的北京,去演繹不擅長的人生》改編,原著少校十三。

END.

文|少校十三

希望你所在的城市能有個好天氣,你所在的角落能有個好心情。(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因落筆即成。)

本文作者:少校十三,文章來源: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