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末代皇帝溥儀的三個弟弟,有的娶了日本妻子,有的投身教育事業!

民國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頒佈清帝退位詔書,

宣統帝溥儀宣告退位。在此之前,溥儀的生父、攝政王載灃已經以醇親王的名義退歸藩邸,結束了他短暫且備受煎熬的三年當國生涯。載灃的一生中,共有四個兒子,其中長子即是宣統帝溥儀,溥儀還有三個弟弟,分別是愛新覺羅·溥傑、愛新覺羅·溥倛和愛新覺羅·溥任。在滿清滅亡後,他們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溥傑與妻子和女兒

愛新覺羅·溥傑,字俊之,號秉藩,醇親王載灃的次子,末代皇帝溥儀的同母弟。溥傑幼年在宮中作溥儀的伴讀,1929年到日本東京學習院、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35年回到東北後,在偽滿洲國任軍職(宮內府侍從武官)。之後迎娶日本侯爵嵯峨實勝的長女嵯峨浩為妻。二人婚姻圓滿,並誕下兩名女兒愛新覺羅·慧生和愛新覺羅·嫮生。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滅亡,溥傑與哥哥溥儀在逃到瀋陽機場時被蘇聯軍隊俘獲。1950年8月溥傑等人被移交給中國政府並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溥傑獲特赦並被安排為文史專員。之後溥傑先後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94年2月愛新覺羅·溥傑因病於北京逝世,
享年87歲。

溥儀與弟妹們的合影

愛新覺羅·溥倛,醇親王載灃的第三子,1915年出生,但天不假年,1918年四歲時即早夭。

愛新覺羅·溥任

愛新覺羅·溥任,醇親王載灃最小的兒子,又名金友之,溥任1918年出生於北京什刹海北岸攝政王府,母親是載灃的側福晉鄧佳氏,自幼學習舊學、書畫。溥儀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後,曾多次要載灃把全家搬去,但載灃一直把最小的兒子溥任,最小的女兒韞娛、韞歡留在身邊。1947年溥任創辦北京競業小學,投身教育事業。之後更是將學校贈於政府,自己僅以一名教書匠的身份繼續為學校服務,

直到1988年方才退職,其大半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退休後的溥任投入研究清史,發表了《晚清皇子生活與讀書習武》、《醇親王府回憶》等文,還整理了其父載灃的《使德日記》等。

載灃與子女們的合影

溥任先生一個訥于言而敏於行的人,一向為人正直、純樸、淡泊名利、甘守清寒,他所居住的幾間舊平房,年久失修,夏天漏雨,本來可以將書畫所得用來修繕,他卻將大量款項捐獻給公益事業,寧願同老伴靠本來不豐的退休金節儉度日。每次出國舉辦畫展,回國後他卻把在國外出售書畫的錢大部捐獻,溥任熱心祖國民族教育事業的高風亮節實為罕見。2015年4月,最後的皇弟愛新覺羅·溥任在北京病逝,時年九十六歲。

他所居住的幾間舊平房,年久失修,夏天漏雨,本來可以將書畫所得用來修繕,他卻將大量款項捐獻給公益事業,寧願同老伴靠本來不豐的退休金節儉度日。每次出國舉辦畫展,回國後他卻把在國外出售書畫的錢大部捐獻,溥任熱心祖國民族教育事業的高風亮節實為罕見。2015年4月,最後的皇弟愛新覺羅·溥任在北京病逝,時年九十六歲。